|
怒氣沖沖進門來,高高興興回家去。在今年6月成立的侯馬市首個志愿者“愛家調解工作室”內,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生。近日,山西晚報記者走進侯馬市的“愛家調解工作室”,了解發(fā)生在這里的故事。 從愛心志愿者到人民調解員 借助志愿者力量,化解社會矛盾,是“愛家調解工作室”志愿者隊伍的目標。現(xiàn)年65歲的席晉峰,曾是侯馬市曲藝家協(xié)會主席。他退休后,便自學法律知識,經常參加侯馬市組織的普法志愿者活動,為居民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在參加各種志愿活動的過程中,席晉峰感覺到了社區(qū)居民對法律咨詢的需求?!拔覀冸m然有各種普法活動,但對于老百姓來說,只有這些還不夠,因為他們更加希望能夠在具體的案例上得到幫助。”得知侯馬市志愿者聯(lián)合會要組建一支人民調解員志愿者隊伍,席晉峰立刻積極響應?!拔揖蛦査麄?,我夠不夠條件?如果夠條件,那就讓我參加?!彼貞浀?。 一個問題一個調解方案 山西晚報記者在侯馬市“愛家調解工作室”看到,一間70平方米的調解室,整齊放置著調解桌、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施。調解室的墻上,展示著工作室調解員公示牌、人民調解原則、任務、紀律要求和當事人權利義務統(tǒng)一規(guī)范等內容,調解流程清晰明了。工作室內還配備著法律咨詢、糾紛受理統(tǒng)一登記簿冊,實行跟蹤式處理。溫馨的辦公環(huán)境,吸引了眾多群眾慕名而來。 把公益調解打造成侯馬的一張名片 “鄰里糾紛雖然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若不把這些家長里短的小事調停好,就可能釀成大案件或大事件?!睏畲髴c告訴山西晚報記者,“愛家調解工作室”的15名志愿者調解員均來自基層,他們具有親和力,同時他們具備豐富的調解經驗,讓當事人更易理解和接受,調解效果顯著。 來源:山西晚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