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Jacky 導讀:2019年1月,我國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癥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5年登記數(shù)據(jù))。2015年惡性腫瘤發(fā)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 膀胱癌領域,我國男性發(fā)病率/死亡率要明顯高于女性。2015年,國內男性發(fā)病率占全部惡性腫瘤的2.88%(略高于2014年的2.87%),位列男性全部惡性腫瘤第7位。 有30多年的時間,膀胱癌幾乎沒有治療方法的發(fā)展,局部和轉移性疾病也是如此。但現(xiàn)在,膀胱癌的治療選擇正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 自2016年4月起,美國FDA先后批準了Atezolizumab、Nivolumab、Durvalumab、Avelumab及Keytruda等5種PD-1/PD-L1單抗用于晚期膀胱癌的二線治療。另外,K藥被批準用于不能耐受順鉑化療患者的一線治療,使晚期膀胱癌治療進入了免疫治療時代。近期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可以說使膀胱癌的精準診斷、精準治療進入了新階段。 世界首次!中國科學家利用尿液實現(xiàn)“膀胱癌精準治療” DOI: 10.1007/s13238-019-0649-5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郭劍明教授團隊、復旦大學上海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代謝與分子醫(y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黨永軍教授研究團隊,以及美國喬治城大學劉學鋒教授團隊共同協(xié)作完成了一項針對“膀胱癌經(jīng)尿液無創(chuàng)腫瘤細胞培養(yǎng)與藥敏預測”的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本研究為國際首次通過患者尿液無創(chuàng)獲取膀胱癌腫瘤原代細胞,并建立大規(guī)模的自動化藥篩平臺,可以在短時間內了解膀胱癌患者對海量抗腫瘤藥物的敏感性,真正實現(xiàn)了抗腫瘤治療的個體化預測。
FGFR靶向藥 厄達替尼(erdafitinib) 在II期BLC2001試驗,厄達替尼(erdafitinib)在患有FGFR2 / FGFR3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膀胱癌的患者中有效率為32.2%,完全響應率為2.3%,部分響應率為29.9%。包括對抗PD-1 / PD-L1治療無反應的患者。 厄達替尼是一種口服泛FGFR抑制劑。FGFRs是一個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在不同腫瘤中出現(xiàn)的基因突變可以導致它們被激活,從而促進腫瘤細胞的生存和增殖。厄達替尼Balversa已于四月份在美國獲批用于治療患有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膀胱癌的并且已經(jīng)耐藥的成人患者,其中存在FGFR3或FGFR2突變。這是首個被批準用于轉移性膀胱癌的靶向治療。 Vofatamab聯(lián)合K藥治療FGFR3野生型患者 今年的ASCO報告了vofatamab聯(lián)合K藥的研究,發(fā)現(xiàn)FGFR3野生型的患者也能獲益。 該研究共入組28例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其中FGFR3野生型20例,F(xiàn)GFG mut/fus 8例,入組患者先接受vofatamab(25mg/kg)lead-in 治療,2周后接受vofatamab(25mg/kg)+K藥(200mg),Q3W治療。 研究發(fā)現(xiàn),總人群中,客觀緩解率達到36%(8/22),在FGFR3野生型患者中,客觀緩解率為33%(5/15),而FGFG mut/fus患者為43%(3/7),并且總體不良反應可控。 vofatamab(即B-701)是一種針對FGFR3突變的單克隆抗體,約15%-20的晚期疾病患者攜帶FGFR3基因突變或融合基因。FDA已授予vofatamab快速通道資格,用于治療攜帶FGFR3突變的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一線治療,PD-L1免疫組合療法表現(xiàn)優(yōu)于化療 Roche’s Tecentriq plus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reduced the risk of disease worsening or death in people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advanced bladder cancer. Retrieved 2019-08-05, from https://www./media/releases/med-cor-2019-08-05.htm 在IMvigor130研究中,招募了1213名患者,隨機接受以下療法:Tecentriq加鉑類化療(吉西他濱與順鉑或卡鉑)、Tecentriq、或鉑類化療(吉西他濱與順鉑或卡鉑)加安慰劑(對照組)。評估Tecentriq(atezolizumab)單藥或聯(lián)合化療,與化療相比,治療未接受過全身治療的轉移性mU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顯示,Tecentriq加鉑類化療的組合療法與單純化療相比,顯著降低了初治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mUC)患者的疾病惡化或死亡的風險。同時,在中期分析中也觀察到積極的總生存期(OS)結果,達到了研究者評估的無進展生存期(PFS)的共同主要終點。 癌癥疫苗與檢查點抑制劑聯(lián)用延長患者PFS Personalized Cancer Vaccines in Clinical Trials. Retrieved August 9, 2019, from https://www./features/personalized-cancer-vaccines-in-clinical-trials-66075 癌癥疫苗被人譽為繼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CAR-T療法之后,癌癥免疫領域將會出現(xiàn)的第三大突破。在名為NT-001的多中心1b期臨床試驗中,晚期或轉移性黑色素瘤、吸煙相關的NSCLC、和膀胱癌患者,接受了NEO-PV-01(癌癥疫苗)和Opdivo(nivolumab)構成的組合療法的治療。Opdivo是一款PD-1單克隆抗體。 試驗結果表明,與Opdivo單藥治療的歷史數(shù)據(jù)相比,組合療法在這三種癌癥患者中都延長了患者的PFS。在中位隨訪期達到13.4個月時,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PFS尚未達到;NSCLC患者和膀胱癌患者的中位PFS均達到5.6個月。歷史數(shù)據(jù)表明,Opdivo單藥治療,在黑色素瘤患者中達到的PFS為3-7個月,NSCLC患者為2-4個月,膀胱癌患者為2-3個月。組合療法同時表現(xiàn)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因為這是一項早期臨床試驗,試驗中沒有設置單獨使用Opdivo的對照組。目前觀察到的療效還有待接受2期臨床試驗的驗證。 NEO-PV-01是一種“量身定制”的個體化新抗原疫苗。腫瘤細胞由于不斷產(chǎn)生基因突變,在它們的表面會生成與健康細胞不同的抗原,這些抗原稱之為新抗原(neoantigen)。這些新抗原理論上可以刺激免疫系統(tǒng)生成更多靶向新抗原的T細胞,從而殺傷表達新抗原的腫瘤。然而,很多新抗原由于表達水平或免疫原性較低,不足以激發(fā)足夠的免疫反應。在本次臨床試驗中,癌癥疫苗與檢查點抑制劑聯(lián)用延長患者PFS。 抗體偶聯(lián)藥物,潛力巨大 enfortumab vedotin ASCO上報告了一種抗體偶聯(lián)藥物(ADC)enfortumab vedotin的2期臨床初步數(shù)據(jù)。在這項2期臨床試驗中,這款抗體偶聯(lián)藥物的治療潛力再次得到了驗證。研究的隊列1中納入了既往接受免疫治療和含鉑化療后出現(xiàn)進展的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入組后接受enfortumab vedotin治療。研究發(fā)現(xiàn),在125名患者中,患者的客觀緩解率為44%,其中完全緩解率為12%;而中位PFS也達到5.8個月,中位OS達到11.7個月;目前,這一療法正處于3期臨床試驗中。 這款抗體偶聯(lián)藥物能靶向尿路上皮癌中高度表達的Nectin-4蛋白,并將微管干擾藥物MMAE遞送到癌細胞中,起到殺傷作用。 RC48 RC48是一種靶向HER2的新抗體偶聯(lián)藥物(ADC),ASCO報道了其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研究數(shù)據(jù)。這是一項二期的研究,共入組43例既往接受過治療的HER2陽性(IHC2+或3+)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入組后接受RC48治療,研究發(fā)現(xiàn)總體客觀緩解率達到51.2%,而在IHC2+FISH+或者IHC3+患者中,緩解率達到58%,在IHC2+FISH-患者中,緩解率達到50%;總疾病控制率為90.7%;中位PFS為7個月,總OS未達到。 在既往30年里,針對轉移性膀胱癌并沒有特殊的治療藥物。近兩年來,出現(xiàn)了5項 PD-1或PD-L1抑制劑以及今年4月獲批的FGFR抑制劑。因此,對轉移性膀胱癌的治療,我們有越來越多的選擇。經(jīng)尿液無創(chuàng)腫瘤細胞培養(yǎng)與藥敏預測平臺和癌癥疫苗的研究也將使膀胱癌精準診斷和預防更上一層樓。 |
|
|
來自: 生物_醫(yī)藥_科研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