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聯趣聞](122) 鄭板橋的幾副對聯 鄭板橋,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早年家貧,卻聰穎過人,多才多藝,詩文皆佳,書法尤奇,擅畫竹蘭,每多題詠,是有名的“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年輕時曾應科舉,中進士,出任過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后因助人勝訟及辦理賑濟,得罪豪紳而罷官,做官前后家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1:文如其人,嗜書愛竹 鄭板橋一生清正剛直,不肯與腐朽勢力同流合污,所以,滿懷抱負,無法施展,但他絲毫不改初衷。下面這副對聯,可謂鄭板橋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理想的追求: 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充飲食 養(yǎng)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鄭板橋以“有用書”為“飲食”,其情懷志趣,可見一斑。被譽為“歲寒三友”之一的竹子,歷來被有氣節(jié)之人作為自我寫照。鄭板橋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能象翠竹一樣挺撥正直,足見其品德操守之高尚。此聯不僅意深旨遠,而且構思新巧。 2:為文之道,見解精妙 正如鄭板橋在為人處世方面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一樣,他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也有我們可資借鑒之處。這從他如下的兩副對聯中即可看出: 刪繁就簡三秋樹 領異標新二月花 此聯是說文藝創(chuàng)作要精練簡明,立意新穎。他主張批判地學習古人,“十分學七要拋三”,不拘泥于古法,要有獨創(chuàng)性,風格要多樣化。上聯用“三秋樹”比喻寫文章要不蕪不蔓,枝挺干直,清新了然。下聯以“二月花”狀文創(chuàng)作的風格和形式。另一聯是: 抓癢不著贊何益 入木三分罵也精 此聯是對文藝批評而言,意思是說:評論一篇文章時,贊揚不到點子上,沒有什么意義。非難和指責,只要鞭辟入理,擊中要害,那也是很有價值的。一九三一年,魯迅先生曾將此聯書贈一位準備寫《魯迅論》的日本學者,其用意就在于:不使對方對他褒揚過分。 3:繪景寓情,意趣盎然 鄭板橋被罷官后,曾作了這樣一副對聯: 山光撲面因新雨 江水回頭為晚潮 此聯為我們畫出了一幅色彩明麗的山水風光圖:雨后初晴,山色蒼翠,如在眼前。綠水回環(huán),汐潮聲喧,猶在耳畔。從中可以看得出作者安居故里的閑情逸致。 4:“墨蘭一枝”與“苕茗一杯” 鄭板橋晚年寓居揚州,以吟詩作畫自娛,并時常將墨跡贈人,有一次,他題了這樣一副對聯送給朋友: 墨蘭數枝宣德紙 苕茗一杯成化窯 此聯可說是他閑適安逸心情的寫照,盡興揮毫之后,喝上一杯香茶,日子雖清淡,卻也十分愜意。聯中的“宣德”,是明宣宗年號,當時造的紙很有名?!俺苫笔敲鲬椬谀晏枺敃r燒的瓷器很有名。       |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