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紅柿長時間保存方法番茄原產南美熱帶,性喜溫暖,屬典型呼吸躍變型果實,具有明顯的后熟作用。成熟轉紅的番茄,不耐貯藏,在0℃~-2℃溫度下,可貯10~15天。較長時間貯藏番茄,應采用呼吸躍變前綠熟期至微熟期的果實。此期果實生長發(fā)育比較充分,物質積累過程已完成,耐藏性、抗病性都強。其果實可以在貯藏期完成后熟過程。可以獲得接近在植株上自然成熟的品質,所以要設法創(chuàng)造條件使其從綠熟期到紅熟期時間盡量長些。即要控制其后熟過程,又要保持其后熟能力。綠熟番茄適宜貯藏溫度是10℃~13℃,低于8℃會出現冷害;其癥狀是番茄局部或全部出現水燙狀軟腐或蒂部開裂,果面產生褐色凹陷圓斑,果實不能正常后熟,易染病腐爛。貯藏適宜相對濕度是85%~90%。綠熟番茄可以通過氣調來控制,適宜貯藏氣體成分是氧和二氧化碳均為2%~5%。在上述條件下,綠熟番茄可貯藏2個月左右時間,再轉入常溫下,可進一步后熟轉紅,上市供應。 番茄不能放進冰箱里,挑選果實完整、品質好、六分熟左右的西紅柿,放入塑料食品袋內,扎緊口,置于陰涼處,每天打開袋口一次通風換氣。如塑料袋內附有水蒸氣,應用干凈的毛巾擦干,然后再扎緊口。袋中的西紅柿會逐漸成熟,一般可保存一個月左右. 茄子的表面有一層蠟能夠起到保護作用,所以茄子買回家先不急著洗,可以套一層保鮮膜,然后放在陰涼處儲存.貯藏特性:茄子是熱帶產喜溫蔬菜,耐熱不耐寒,對低溫很敏感。茄子沒有后熟過程,茄子易感病腐爛,可貯期短。貯藏茄子一是果梗及萼片易干腐或濕腐,并能蔓延到果實。二是茄子果實易染褐腐病、綿疫病、均是田間侵染潛伏的,可致全果腐爛。三是在5℃~7℃較低溫度下易受冷害;癥狀是果實表面水漬狀,有褪色凹陷斑,種子和胎座組織褐變,進一步便腐爛。茄子貯藏因產地、品種和采收季節(jié)不同而有差異,貯藏適溫在10℃12℃,相對濕度90%~95%。低二氧化碳氣調貯藏對防止果梗脫落和保鮮有一定效果。一般認為夏收茄子,冷害溫度為9℃,秋收茄子貯藏適溫在8℃。茄子種類較多:有圓茄類、長茄類、卵茄類。每類又有早、中、晚品種。茄子又分夏收茄子和秋收茄子。貯藏茄子應選皮厚、果肉細、種子少、水分含量少、抗病的優(yōu)良晚熟品種。應適時采收:采收早,茄子嫩,抗性差。采收晚,種子已近成熟,食用品質也差,耐藏性也差。 貯藏特性:青椒為喜溫蔬菜,主要以鮮嫩果實供食用。另有紅辣椒,專供晾干成紅干椒和制成辣椒粉調味用。青椒采后有后熟過程,可由青綠色逐漸轉紅色,由硬變軟,呼吸高峰不明顯。貯藏中主要問題是失水萎蔫和腐爛,同時也要注意控制轉紅。青椒貯藏適溫因產地品種和采收季節(jié)不同而差異較大。一般認為貯藏夏收的青椒適溫10℃~12℃,冷害溫度9℃;秋收的貯藏適溫為8-10℃,冷害溫度為7℃。貯藏相對濕度90%~95%。2%~5%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氣體成分同樣適宜延緩青椒后熟過程。 冬瓜一般分粉皮冬瓜和青皮冬瓜,貯藏用冬瓜最好采九成熟的。采收過早,瓜嫩、皮薄,易受傷損,染病腐爛。過晚采收,瓜老瓤松,受震易脫瓤。選瓜形大而端正,質地致密,瓜粉布滿或青皮發(fā)亮的熟瓜,在天氣涼爽進用剪刀剪下瓜柄,裝筐或網袋,輕裝穩(wěn)運。常溫堆藏:在庫房、空屋地上墊草,將瓜堆在草上,按照田間生長狀態(tài)碼放,即田間臥放則照原樣臥放,若田間直立則照樣直立放。因瓜身重,不宜堆的太多,減少互相擠壓損傷。貯期注意通風,避免潮濕,若無傷損,在不超過30℃的常溫下,可貯放3~4個月。 貯藏南瓜要在九成熟采收適宜。采摘過早,瓜皮嫩,皮薄含水多,易碰傷腐爛。太老的瓜,瓜肉松軟,易與皮脫開。采摘瓜常留2~3厘米瓜柄砍下,輕拿輕放,運到陰涼處存放。常溫堆貯:在庫房、空屋地面鋪草,將南瓜按田間生長狀態(tài),輕輕臥放堆碼成品字形。田間直立長的,庫里就直立放,也可架放,不要堆的太高,太擠,以免相互擠壓損傷。保持庫內經常通風,溫濕度要求不嚴,經常檢查。南瓜只要無損傷,一般可貯3~4個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