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谷子》開篇即為捭闔第一,那么作為鬼谷子理論體系的根基,所謂的捭闔之術(shù)到底是什么呢?? ? 捭闔之術(shù)鬼谷子所謂捭闔,被很多官方人士譯為開合有道,張弛有度,認(rèn)為鬼谷子捭闔之術(shù)其實是對事物普遍規(guī)律的一種認(rèn)識,在某種意義上暗盒陰陽學(xué)說和后來的辯證法。 我們要注意到鬼谷子的理論體系究竟是應(yīng)用在什么地方的,我個人認(rèn)為鬼谷子之志絕對不在于什么事物的普遍規(guī)律,鬼谷子一生所追求的理論在《鬼谷子》一書中由充分體現(xiàn)。鬼谷子所追求的往褒義上說是御人之道、帝王之術(shù);從貶義上講就是不擇手段達到目的的方法。對鬼谷子的理論來說方式什么都無所謂,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達到目的。 捭闔之術(shù)是鬼谷子整個思想的基礎(chǔ),這是因為捭闔之術(shù)是用人的方法,用君子用小人都是用人,沒有捭闔之術(shù)的支撐整個鬼谷子理論就是空中樓閣。 為何說捭闔是用人之道《鬼谷子·捭闔第一》中寫過:“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jié)陽,施以力也”。對于這句話的解釋很多翻譯都寫作“用陽的方面去追求陰的方面,要以道德包容;反之...”之類。這樣的翻譯其實有很大的漏洞,既然用陽的方面去追求陰的方面,為什么還需要用道德去包容?這是講不通的。 我個人認(rèn)為這句話的真實含義非常的簡單直白:所謂陰陽并非指的是世間萬物,而是人;人的陰陽這里值得也不是男女,因為在鬼谷子的時代御人之道是不用考慮女子的,所以這里的陰陽應(yīng)該指的是君子和小人。這樣的話可以直白的翻譯: 如要讓君子行小人之事,就要包上道德的外衣;如劉備取益州,就要打上不得不取得旗號;反之,要讓小人行君子之事就要靠力了,這里的力可以是強迫也可以是誘惑。 再者,《鬼谷子·捭闔第一》中寫到“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很多譯者將這里的道譯為陰陽之道,這顯然與之后的“說之變也”難以并列。我個人認(rèn)為這里的道應(yīng)該譯為用人之道,那么這句話的翻譯就通了“捭闔之術(shù),是用人之道的關(guān)鍵所在,是游說之法中的關(guān)鍵變化”。 《鬼谷子·捭闔第一》的文末寫到“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很多翻譯認(rèn)為這里的天地陰陽和說人之法是并列關(guān)系,我則認(rèn)為其實是一種互文。古人講究天地人,天地即使陰陽(鬼谷子所在的時代應(yīng)該還沒有所謂陰陽兩界的說法),因此天地陰陽之道,說人之法其實講的是天地之間游說君子與小人的方法(這里陰陽和之前一樣指的是君子和小人,或者說通過這兩類極端代指所有人) 再說“說人之法”這里的說翻譯為游說,這顯然太淺了,游說的目的不外乎是借助對方的力量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所謂游說直白的說就是一種利用或者說不等價交換,也就是用人,捭闔之道是游說之法,因此必然是用人之道。 為何說鬼谷子的陰陽指的是君子和小人《鬼谷子·捭闔第一》中將長生、安樂、富貴、尊榮等正義面歸為陽,而將與之對立的死亡,憂患,貧賤,刑戮等歸為陰。所用詞都與人相關(guān),因此可以判斷鬼谷子的陰陽并不代表世界,而是人。 既然鬼谷子的陰陽觀指的是人,那么自然需要將人分為兩類,按照古人的定義,所以君子追逐的高尚的事物,小人反之;從人的期望來看,大家都希望君子得到“陽”類的美好事物;小人受到“陰”類的懲罰。因此陰陽之說代指君子、小人之說更為恰當(dāng)。 《鬼谷子·捭闔第一》中有“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與什么樣的人說話時要崇高,而與什么人說話時要卑小呢?自然是君子與小人了。 為何說鬼谷子的思想是不擇手段達到目的《鬼谷子·捭闔第一》中極力闡述了捭闔之術(shù)的作用“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梢哉f人,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為小無內(nèi),為大無外。”。 無所不出,無所不如,無所不可。即任何人都可以游說,任何事都可以做。 可以說人,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這里的人應(yīng)該指的是出仕的人;國,大夫的領(lǐng)地;天下,天子的領(lǐng)地。即從天子開始人人都可以游說,人人都可以應(yīng)用捭闔之道。 為小無內(nèi),為大無外。同上所述,就是普天之下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游說。 可見,鬼谷子之術(shù)百無禁忌,無論對錯,目的是關(guān)鍵,手段都是無所謂的。這也與“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jié)陽,施以力也”一句相呼應(yī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