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在前一篇文章介紹了日本歷史第六位女天皇孝謙天皇,她是日本歷史名聲最差的女天皇,不僅養(yǎng)了一批男寵,當中包括得道高僧,而且沒有多少文治武功可言,與前面的推古天皇、皇極天皇、持統(tǒng)天皇、元明天皇、元正天皇五位女天皇,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孝謙天皇所處的時代,是經(jīng)過前面多代天皇共同努力而開創(chuàng)的盛世“奈良時代”,擁有實權(quán)的孝謙天皇沒有多少文治武功可言,確實是日本歷史最失敗的女天皇。 孝謙天皇死后,日本在此后的八百多年歷史沒有女天皇,直到17世紀初才出現(xiàn)第七位女天皇,她是第109代的明正天皇。 日本影視劇中的明正天皇 明正天皇所處的年代,是德川幕府統(tǒng)治日本的“江戶時代”,這時候菊花王朝天皇已經(jīng)完全淪為德川幕府的傀儡,沒有半點實權(quán),所以明正天皇沒有任何文治武功可言,跟擁有實權(quán)的孝謙天皇情況有所不同。 明正天皇生于公元1624年,真名叫興子,沒做天皇之前叫興子皇女,或興子內(nèi)親王(天皇的女兒封內(nèi)親王,兒子封親王),父親是菊花王朝第108代后水尾天皇,母親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女兒德川和子。換言之,明正天皇是幕府將軍德川秀忠的外孫女。 后水尾天皇在位期間,德川幕府剛建立不過十多年,還是需要天皇的權(quán)威支持,而朝廷因為財政困難的問題,所以后水尾天皇在公元1620年,迎娶了已經(jīng)繼承將軍之位的德川秀忠的女兒德川和子,并立為皇后,公元1624年生下了第一個孩子興子皇女。 日本影視劇中的明正天皇 后水尾天皇與皇后德川和子生了興子皇女之后的幾年內(nèi),又生了兩個皇子,但兩個皇子出生不久就夭折,因此興子皇女繼承皇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要知道德川幕府是不允許后水尾天皇與其他妃嬪生的庶子有繼承權(quán)。 但是后面發(fā)生了兩件事情,讓后水尾天皇提前退位,興子皇女提前繼承皇位,這兩件事情是紫衣事件、春日局事件。 紫衣事件發(fā)生在公元1627年,后水尾天皇為了解決朝廷財政困難,允許數(shù)十名僧侶穿紫衣,從而獲得財政收入,但這件事事先沒有跟幕府商量,幕府得知后非常憤怒,宣布紫衣無效,導(dǎo)致后水尾天皇顏面盡失。 后來在公元1629年,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為了羞辱后水尾天皇,派了自己的乳母春日局前往京都朝廷面見后水尾天皇。按照規(guī)定,從五位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面見天皇,但春日局沒有官位卻在幕府授權(quán)下面見天皇,因此后水尾天皇感到莫大的恥辱。 日本影視劇中的德川家光、乳母春日局 后水尾天皇無法忍受幕府給他的奇恥大辱,于是在春日局事件發(fā)生后的同年,把皇位讓給年僅5歲的長女興子皇女,興子皇女因此成為菊花王朝第109代明正天皇,日本歷史第七位女天皇。 德川幕府比起前面的鐮倉幕府、室町幕府都要完善和強勢,制定了《禁中并公家諸法度》徹底剝奪天皇的一切權(quán)力,天皇在德川幕府時期才真正淪為沒有半點實權(quán)的傀儡,唯一一條保留給天皇的權(quán)力是制定年號。 由于后水尾天皇對德川幕府不滿,所以他退位后沒有為女兒明正天皇更改年號,而是延續(xù)自己的年號“寬永”,以此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明正天皇繼承皇位后,在母親皇太后德川和子的養(yǎng)育下成長,雖然沒有半點實權(quán),但她跟母親與德川幕府有血濃于水的血緣關(guān)系,所以得到了德川幕府的優(yōu)待,總算是衣食無憂。 日本影視劇中的明正天皇 到了公元1643年,明正天皇的異母弟紹仁皇子已經(jīng)長到10歲,她跟幕府商議后,把皇位讓給紹仁皇子,紹仁皇子因此成為菊花王朝第110代后光明天皇。 年僅19歲的明正天皇退位當太上天皇后,終日在后宮過著孤獨寂寞的生活,由于她是身份“高貴”的天皇,所以沒有人敢迎娶她,她也不允許嫁人,她就靠著櫻花、琴弦、和歌等沒有生命的死物陪伴,孤獨寂寞地過了五十多年太上天皇的生活,從一個19歲的年輕女子,變成了滄桑的70歲老年婦人。 直到公元1696年,已經(jīng)72歲的明正天皇病逝,朝廷取了元明天皇和元正天皇的謚號“明”和“正”兩個字,給明正天皇上漢風謚號“明正天皇”,沒有和風謚號(平安時代第55代文德天皇廢除和風謚號,只保留漢風謚號)。 明正天皇孤獨寂寞的五十多年太上天皇生活,天皇都已經(jīng)從后光明天皇、后西天皇、靈元天皇、一直到東山天皇,一共換了四代,也許只有明正天皇自己才知道這孤獨寂寞的五十多年生活是何等痛苦。 日本影視劇中的明正天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