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惜十人九不知,待客之道你了解多少? 中國人的熱情在全世界出了名的,我們遵從“來者是客”的道理,只要有朋友到家里,我們都會熱情地進行接待。盡管我們一直在提倡不要浪費食物,但是很多人為了顯示自己的熱情,就算客人吃不完,還是會擺滿一整桌的菜來招待他們。 不過我們也知道,中國是一個講究禮儀的國家,所以我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專門的規(guī)矩,就好比在請別人吃飯的時候,菜的數(shù)量也是有講究的。 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基本沒有人會在桌上擺3盤菜,就算吃飯的人數(shù)比較少,主人也不會給客人上三盤菜,這是出于對客人的尊重,也是對習俗的遵守。 其實擺三盤菜是祭祀的一種文化,當我們去掃墓或者祭祀祖先的時候都會擺上三盤菜,就像香爐上永遠插著三根香一樣。雖然這個祭祀的習俗是很早之前制定的,但是數(shù)千年過去了,這個規(guī)矩大家還是一代代延續(xù)下來。 這也間接反映出我們對死者的尊重,說白了也就是死者為大的道理。祖先們這么多年都是這樣做的,也沒有發(fā)生過任何差錯,所以后人就遵從了下來。不過祭祀和禮儀是截然相反的,我們不能將祭祀的習慣用在禮儀上,招待活著的人和祭祀逝去的人要是采用同樣的禮數(shù),那么會讓活著的人覺得晦氣,認為對方不尊重自己,甚至是在詛咒自己。 若是你待客的時候擺了三盤菜,對方當場可能不會做出什么表示,但是事后就會責怪你,甚至將你列入黑名單之中,這些不必要的誤會都源于不懂得祭祀的習俗。 雖然我們現(xiàn)在經常提倡不要迷信,不過祭拜自己的祖先不能將其認為是迷信的做法,他體現(xiàn)了后輩的孝順,也是在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逢年過節(jié)或者遇到祖先的壽誕的時候,大家都會帶上祭祀品去祭拜,如果你是一個比較細心且善于觀察的人,那么你就會發(fā)現(xiàn)大家比較喜歡用的祭祀品是“魚肉 豬肉 雞鴨”其中的三種,所以后面人們就將這些祭祀品直接統(tǒng)稱為“三盤菜”。 若是按照我們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的話,擺多少盤菜并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影響,人少我們的菜就準備得少一些,人多我們的菜就準備得多一點,這都是很隨性很靈活的事情,特別是對于很多大城市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壓根就不懂得這些習俗,所以不知者無罪。 不過老吳認為這些傳統(tǒng)的禮數(shù)多學習一些總是好的,當我們在面對長輩的時候,若是能按照他們喜歡的方式以禮相待,何嘗不是一件讓雙方都開心的事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