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閑事雜題 一 閑翻繡譜與睡相①, 空閑時翻閱繡花與睡覺圖樣, 深纈葡萄淺瑞香②。 深紅色的葡萄與淺淡的瑞香。 阿母慣嗔頸交鳥③, 阿母老是生氣我畫交頸鴛鴦, 只描雙蝶過秋棠④。 只好描畫一雙蝴蝶飛過海棠。 【注】 ① 繡譜,繡花的圖樣。清代女刺繡工藝家丁佩就撰寫了《繡譜》一書。睡相,大約也有此類的圖譜。 ② 深纈,深紅色。唐白居易《喜山石榴花開去年自廬山移來》:“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瑞香,植物名。也稱睡香。常綠灌木,春季開花,花集生頂端,有紅紫色或白色等,有濃香。宋陶谷《清異錄·睡香》:“廬山瑞香花,始緣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烈酷不可名,既覺,尋香求之,因名睡香。四方奇之,謂乃花中祥瑞,遂以‘瑞’易‘睡’。” ③ 頸交鳥,指鴛鴦鳥,所謂交頸鴛鴦。 ④ 秋棠,秋海棠,觀賞花木。 二 水沉薰徹藕絲衫①, 沉水香熏透了藕絲色的衣衫, 寒映蝤蠐碧玉緘。 清光彩映照頸項的是碧玉簪。 行向中庭風日好, 走向那風光美麗的中庭庭院, 髻叢花片蝶飛銜。 蝴蝶飛來把發(fā)髻的花片叼銜。 【注】 ① 此首與前《即事戲書閑話》重出,不注。 三 掠鬢初齊側(cè)眼看, 剛把鬢發(fā)掠得整齊就側(cè)眼細看, 紅錦新拭鏡光寒①。 紅棉粉撲把鏡子擦得晶亮耀眼。 斜回雪頸些些兒, 斜著側(cè)過雪白的脖頸一點點兒, 貝齒畏痕恰惱歡②。 正埋怨情郎的牙印怕給人看見。 【注】 ① 紅棉,紅絲棉的粉撲。婦女化妝用品。清 納蘭性德 《菩薩蠻》詞之四:“?;ㄊ萦褫p妝來,粉融輕汗紅緜撲。” ② 貝齒,像編貝一樣潔白整齊的牙齒。唐黃滔《漢宮人誦〈洞簫賦〉賦》:“風流無比,吟哦於貝齒朱脣。”痕,指頸上牙咬痕。 四 拾得殘箋有幾行, 撿起殘破的信紙還殘留幾行, 瘦斜書勢似蕭郎。 瘦硬斜行的書體好似是蕭郎。 莫教漏泄關(guān)心事, 不要泄露了相互關(guān)懷的情思, 貯向裙前瑟瑟囊①。 藏進了裙子前碧綠色的錦囊。 【注】 ① 瑟瑟,碧綠色。唐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五 愛染朱絲約髻心①, 喜愛朱紅的頭繩札在發(fā)髻中心, 退紅嫌淺絳嫌深②。 粉紅色稍嫌淺淡絳紅色又嫌深。 通犀插久銷光彩③, 通心白色的犀角插久了沒光彩, 更遣尋求蜜蠟金④。 更派人去尋覓金黃色的蜜蠟金。 【注】 ① 約,《說文》:“約,纏束也?!彼卫钚隆堵楣谩罚骸笆旨足^長玉芽薄,不墜髻鬟愁綰約?!?/span> ② 退紅,粉紅色。唐王建《題所賃宅牡丹花》詩:“粉光深紫膩,肉色退紅嬌。” ③ 絳,火紅色。 ④ 通犀,犀角的一種。《漢書·西域傳贊》:“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於后宮。”顏師古注引如淳曰:“通犀,中央色白,通兩頭。”此指通犀做的頭飾。 ⑤ 蜜蠟,礦物名,與琥珀同類而色淡。也稱金珀。清劉鑾《五石瓠·冠佩》:“巾上繫珠玉、琥珀、蜜蠟之屬,非古也?!币蚱潼S色,故稱蜜蠟金。 六 無端屑麝襯鞋池①, 無知無識帶些犀角碎屑襯在鞋里, 問道攜來與阿誰。 問道你帶這些是要贈給那個女子。 笑殺冶城游冶客②, 真可笑你這曾在冶城風流的游客, 平生不見十香詞③。 平生不曾見過描寫體香的十香詞。 【注】 ① 作者自注:“南都有此?!敝感槛?,麝香的碎屑,有香味,可去邪味。南都,指南京。無端,此處指無知。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八:“我年少無端,致其父子死生永隔。” ② 冶城,古冶城,在福州一帶。 ③ 作者自注:“《十香詞》,載《焚椒錄》中。有‘誰將援白玉,雕出軟鉤香?!旁~九章,皆言體自香也?!?/span>《十香詞》系遼代佞臣南院樞密使趙王耶律乙辛為了陷害正直的蕭皇后而命人作的亂情詩。作品共十首五言絕句,每首描寫身體的一個方面,按照十首的次序是:發(fā)、乳、頰、頸、舌、口、手、足、陰部,及一般肌膚。王次回所引為第八首,寫女子之足的句子。 七 莫愁擎著鳳凰雛①, 莫愁舉著的小孩像鳳凰雛, 秀發(fā)明眸粉玉搓②。 秀發(fā)明眸如粉玉搓成一坨。 低笑喚卿親切看③, 低聲笑喚情郎靠近些細看, 阿侯姿貌似誰多④。 阿侯的顏面相貌是像誰多。 【注】 ① 莫愁,見本詩注③。鳳凰雛,小鳳凰,常比喻杰出人物。此處指小女孩。唐杜甫《別蘇徯》詩:“豈知臺閣舊,先拂鳳凰雛?!?/span> ② 粉玉,形容膚色粉白。 ③ 親近,此處指靠近,貼近。《北史·齊蘭陵王長恭傳》:“芒山之捷,后主謂長恭曰:‘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對曰:‘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④ 阿侯,相傳為古代美女莫愁的女兒。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 八 偶向燈前制錦鞋, 偶然向燈前縫制錦鞋, 半窗梅影下瑤階①。 像半窗梅影落在玉階。 良宵不厭熏香坐, 良宵不厭倦熏香夜坐, 為聽蕭郎讀紫釵②。 就為聽蕭郎夜讀紫釵。 【注】 ① 瑤階,玉砌的臺階。亦用為石階的美稱。唐杜牧《秋夕》詩:“瑤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② 紫釵,明湯顯祖《臨川四夢》之一《紫釵記》。戲?qū)懱拼钜媾c霍小玉的愛情故事。 九 豐神宜笑韻宜嗔, 神態(tài)宜笑風韻又宜薄怒輕嗔, 隨意梳頭態(tài)更真①。 隨意地梳發(fā)更見固有的風神。 流品自知應(yīng)第五②, 地位自己也知道應(yīng)在第五品, 不勞尋見 尹夫人③。 不辛勞求見尹夫人那樣的人。 【注】 ① 真,此指固有的、本來的風致。 ② 流品,品類;等級。本指官階,后亦泛指門第或社會地位。第五,指流品較低。 ③ 尹夫人,《史記·外戚世家》:“尹夫人與邢夫人同時并幸,有詔不得相見。尹夫人自請武帝,愿望見邢夫人,帝許之。即令他夫人飾,從御者數(shù)十人,為邢夫人來前。尹夫人前見之,曰:‘此非邢夫人身也。’帝曰:“何以言之?’對曰:‘視其身貌形狀,不足以當人主矣。’于是帝乃詔使邢夫人衣故衣,獨身來前。尹夫人望見之,曰:‘此真是也。’于是乃低頭俛而泣,自痛其不如也?!焙蠖嘤脼椴辉敢姳茸约簭姷娜?。 友人招集不赴 為感蘼蕪曲①, 因為感動于蘼蕪古樂府, 無心賦錦鞋②。 無心作閑情賦愿作錦鞋。 憐香留故枕③, 喜愛留在枕上的那馀香, 祝夢掩空齋④。 但愿有好夢關(guān)上空書齋。 酒畔紅酥手⑤, 酒尊邊紅潤柔軟的雙手, 纓邊翠羽釵⑥。 珠纓旁翠鳥羽毛的頭釵。 暫堪同一醉⑦, 暫時只能相聚同歸沉醉, 幽恨幾時排。 幽幽遺恨幾時能排解開。 【注】 ① 蘼蕪曲,指《古詩八首》其一:“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fù)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殊。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椏V一日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span> ② 錦鞋,晉陶淵明《閑情賦》:“愿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jié)。空委棄于床前?!?/span>唐段成式《嘲飛卿》七首之二:“知君欲作閑情賦,應(yīng)愿將身作錦鞋?!?/span> ③ 留枕,即宓妃留枕,《昭明文選》卷十九《洛神賦》之《紀》:“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與五官中郎將,植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忘食。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甄后已為郭后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飲,仍以枕赍植。植還,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席,歡情交集,豈常情能具。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發(fā),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爾!言迄,遂不復(fù)見所在。遣人獻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后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 ④ 祝夢,祝愿做個好夢。宋王禹稱《七夕應(yīng)制》:“華封禱祝華胥夢,誰道神仙不可求?!?/span> ⑤ 紅酥,形容紅潤柔膩。唐元稹 《離思》詩之一:“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宋陸游《釵頭鳳》詞:“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⑥ 纓,指串珠的纓絡(luò),常作冠紐,頭飾。晉石崇 《王明君詞》:“哀郁傷五內(nèi),泣淚濕珠纓。”翠羽釵,翠鳥的羽毛裝飾的頭釵。《文選·曹植〈七啟〉》:“戴金搖之熠燿,揚翠羽之雙翹。”劉良注:“金搖,釵也;熠爍,光色也;又飾以翡翠之羽於上也。 ⑦ 揣摩此句,友人招集,可能為賦詩,而王次回百無聊賴,只堪沉醉,所以不赴也。 京口不寐作① 行役暮江邊②, 跋涉來到暮色的江邊, 寒袍未貯綿③。 寒冷的衣袍未添冬綿。 燈殘聊假寐④, 燈滅了暫且和衣打盹 酒薄不成眠。 酒微醉怎么也不成眠。 霜氣嚴侵被, 霜氣寒冷侵透了床被, 冰聲勁刺船⑤。 流冰尖銳擊打著江船。 平生惆悵事, 平生令人惆悵的事情, 俱到四更前。 都聚攏到這四更之前。 【注】 ① 京口,地在今鎮(zhèn)江市。地處長江下游﹐北臨大江﹐為江南運河北口。 ② 行役,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wù)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 ③ 貯綿,絮棉花。 ④ 假寐,和衣打盹。《詩·小雅·小弁》:“假寐永嘆,維憂用老。” 鄭玄 箋:“不脫冠衣而寐曰假寐。” ⑤ 刺船,撐船。《莊子·漁父》:“乃刺船而去,延緣葦間。” 寓夜 擊柝江城夜①, 打更擊梆聲響遍江城寒夜, 登床倦卸衣。 上床睡覺懶得脫下這秋衣。 鼠翻書葉響, 聽見老鼠翻動書頁的聲響, 蟲逗燭花飛。 看著秋蟲逗弄著燭光亂飛。 匣劍陪孤憤②, 匣中劍陪伴著孤獨的憤懣, 歌弦雜怨詩。 琴弦聲混雜著哀怨的歌詩。 橋南新貴客, 橋南那些新貴那些個嬌客, 嘶馬夜深歸。 乘騎嘶鳴直鬧到深夜才歸。 【注】 ① 擊柝,敲梆子巡夜。唐杜甫《暮歸》詩:“霜黃碧梧白鶴棲,城上擊柝復(fù)烏啼。” ② 孤憤,韓非所著的書篇名。《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韓非﹞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做《孤憤》。”司馬貞索隱:“孤憤,憤孤直不容於時也。”后以“孤憤”謂因孤高嫉俗而產(chǎn)生的憤慨之情。 妓有幽怨抱疴強對客者悲而賦之 臥客朝醒正未醒, 躺著的客人醒來卻還未睡醒, 寒妝先罷影伶俜。 冰冷的梳妝卸下了孤影伶仃。 香侵病肺常嗔見, 香霧侵襲肺病常常怨怒見客, 歌會愁心暫喜聽。 歌聲打動愁心暫且喜歡傾聽。 愛把遠書看亹亹①, 愛把遠來的書信一遍遍地看, 記將幽夢說惺惺②。 記住這幽夢說給慧心的卿卿。 分明蠟燭身相似, 分明這身世遭際與蠟燭相似, 才上歡筵淚已零。 才擺上歡樂宴席蠟淚已飄零。 【注】 ① 亹亹,勤勉不倦貌。《詩·大雅·崧高》:“亹亹申伯,王纘之事。” ② 惺惺,聰明機靈。此處指聰明人。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聰明的試相度,惺惺的試窨付。” 即席代妓贈友赴試春官① 一 不解為歡未是才, 不懂得風流快樂不是真才, 情交總自慧心開。 真情交往總是慧心人打開。 憑君曾寫蛾眉手②, 就憑你曾畫蛾眉的一雙手, 穩(wěn)奪南宮第一來③。 穩(wěn)定把進士的第一名奪來。 【注】 ① 春官,禮部稱春官,此處治理不考試。五代王周《自喻》詩:“乞薦鄉(xiāng)老書,幸會春官試。” ② 寫蛾眉,畫眉。 ③ 南宮,指禮部會試,即進士考試。明葉憲祖《碧蓮繡符》第一折:“去年鄉(xiāng)闈領(lǐng)解,南宮未利。” 二 祝愿郎腰玉帶圍①, 祝愿我郎腰把玉帶來圍, 臨歧誤問幾時歸②。 分別時忘了問幾時來歸。 男兒意氣宜豪舉, 男兒的意氣應(yīng)豪氣高舉, 也似儂愁淚滿衣。 也像我愁淚淋漓灑滿衣。 【注】 ① 玉帶,古代貴官所用的飾玉的腰帶。唐韓愈《示兒》詩:“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不知官高低,玉帶懸金魚。” ② 臨歧,本為面臨歧路,后亦用為贈別之辭。唐杜甫《送李校書》詩:“臨岐意頗切,對酒不能喫。” 京口雪 征衫愁點雪霏霏, 憂愁如旅途衣衫上雪點霏霏, 兩換歸期又未歸。 兩次改變歸期還是沒有回歸。 卻羨身輕如柳絮, 卻來羨慕那雪花如柳絮輕揚, 因風還近謝娘飛①。 乘風兒還能向著謝娘近處飛。 【注】 ① 末二句,用謝道韞事。東晉謝道韞曾以“柳絮因風起”的詩句比擬雪花飛舞,其叔父謝安大為贊賞。見《晉書·列女傳·謝道韞》。 雪后郡樓曉望 棲禽迷路卻飛還, 樹上的鳥兒迷路終歸還能飛還, 翳水連云一望間①。 大雪蓋水連云四望是鋪地塞天。 更上郡樓西北望, 更登上郡樓向西北家鄉(xiāng)處望去, 查山今日是雪山②。 家鄉(xiāng)的查山今天也會成了雪山。 【注】 ① 翳水,遮蓋流水。宋王安石《和劉貢甫燕集之作》空堂無塵小雨定,濃綠翳水浮秋曦?!?/span> ② 查山,位于金山縣朱涇鎮(zhèn)東南。山名來于清光緒《金山縣志》卷五稱:“昔查玉成煉丹海上小山中,即此。今山有浴丹井、煉丹室,山下鄉(xiāng)曰仙人鄉(xiāng),皆其遺跡,因據(jù)此定為查山。” 歲除日即事 一 浮塵擾擾一身閑①, 塵世如浮塵喧囂只我一身清閑, 獨看城南雪后山。 獨自來看城南那大雪后的山巒。 卻笑孤鴻也辛苦, 卻笑那孤獨的飛鴻也是太辛苦, 曉云飛出暮云還。 伴著朝云飛去又乘著暮色飛還。 【注】 ① 浮塵,空中飛揚或物面附著的灰塵。宋林逋《寺居》詩:“不壓浮塵擬何了,片心難舍此緣中。” 二 典衣沽得看山杯①, 典衣?lián)Q酒博得個手持酒杯, 一醉聊為避債臺②。 一場大醉暫作避債的高臺。 慚愧青楓根下客③, 慚愧我不如青楓樹下的鬼, 爺娘猶送紙錢來。 爺娘還能給他送些紙錢來。 【注】 ① 典衣,唐杜甫《曲江》詩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看山杯,指飲酒看山。 ② 避債臺,周景王所筑。后因周赧王避債于此,故稱。 ③ 青楓,舊時墓地多種青楓樹。唐舊傳巴陵館鬼《柱下》詩:“爺娘送我青楓根,不記青楓幾回落。當時手刺衣上花,今日為灰不堪著。” 分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