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說《挪威的森林》中,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描述了女主人公綠子的愛情夢想。可以代表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女生的戀愛觀。 我追求的是一種單純的真情,一種完美的真情。比方說,現(xiàn)在我跟你說我想吃草莓蛋糕,你就丟下一切,跑去為我買!然后喘著氣回來對我說:“阿綠,你看,草莓蛋糕!”放在我面前。但是我會說:“哼,我現(xiàn)在不想吃!”,然后就把蛋糕從窗子丟出去。我要的愛情是這樣的。 “但是我覺得這和愛情完全沒有關(guān)系嘛!”我稍稍愕然的說道。 “有??!只是你不知道罷了?!本G子說道,“對女人來說,這其中有很重要的意義!” “你是說把草莓蛋糕丟出窗外這件事?” “是啊!我希望對方會說:我知道了!阿綠,我知道啦。我應(yīng)該早就曉得你不會想吃草莓蛋糕,我真是笨的像驢,真是不用大腦。對不起,我再去給你買別的,你喜歡什么,巧克力泡芙,還是芝士蛋糕?” “然后呢?”“如果他這樣對我,那我一定死心塌地的愛他啰!” 這是女生的戀愛觀,而男生對待戀愛的看法,可以用小說家卡夫卡的經(jīng)歷來說明。 卡夫卡和自己的女朋友菲利斯兩次訂婚,兩次毀約,在最后決定第三次訂婚的時候,卡夫卡死去了。 為什么卡夫卡會兩次訂婚兩次毀約?因為在他的心里,一旦結(jié)婚,他就有法律義務(wù)滿足菲利斯作為妻子的需要,但是,這樣一來,他就無法投入的寫小說了,他自己本身覺得自己就是為寫小說而生的,所以,因為有了寫小說這個事情存在,他就會阻礙他寫小說的婚姻產(chǎn)生恐懼。 如果真的可以只為寫小說而生的話,那就專心寫小說吧,但是卡夫卡自己知道,他又同時害怕孤獨,他也離不開女人的陪伴,那就選擇菲利斯吧,菲利斯并不漂亮,卡夫卡要的正好也不是太深的愛,他需要的只是陪伴。 但是訂婚后,他才發(fā)現(xiàn),即使他已經(jīng)如此謹(jǐn)慎的選擇了,婚姻對于他來說,仍然是一個沉重的負(fù)擔(dān),他恐懼,所以悔婚,如是兩次。 這是男女兩種特別典型的戀愛觀,明顯的,幾乎每一對分手了向我咨詢的人都是類似于綠子遇到了卡夫卡,他們兩個人對待戀愛的態(tài)度和方式產(chǎn)生了巨大的分歧,讓兩個人的相處,女方變的越來越?jīng)]有安全感,男方變的越來越喘不過氣 男女對待戀愛的態(tài)度和方式都有哪些不同呢? 戀愛觀念的不同,導(dǎo)致男女爭吵頻發(fā) 1、女人強調(diào)親密,男人強調(diào)獨立 正如例子中的綠子所說,她們女人的戀愛觀是男人可以容忍自己的矜持,任性,無條件的對女人好,就算已經(jīng)知道女人是故作試探,男人也要佯裝不知,繼續(xù)努力討女人歡心,她們看重的是“為她的情緒負(fù)責(zé)”的親密感。 為她的情緒負(fù)責(zé),就意味著,高興,難過,悲傷,哭泣,好的情緒,壞的情緒起因是男人,造成的結(jié)果也是因為男人,男人要為這些情緒的變化擔(dān)起責(zé)任,這本身就是沒法承受之重。 但是卡夫卡可不這么想,我本來就是一個有自己的追求,為了自己的追求我甚至可以犧牲掉所有的人,我怎么可能花費時間去討好你,女人的戀愛觀不僅荒唐至極,而且蠻橫無理。他們更看重的是“只為我自己負(fù)責(zé)”的獨立。 只為我自己負(fù)責(zé),就意味著,我有我的目標(biāo)和追逐,如果你和我同路,我們一起追逐,如果不同路,我們只做陪伴,我喜我悲,我生我死,都是我愿意承擔(dān)的結(jié)果,而不需要你負(fù)責(zé)。 這兩種戀愛觀的湊到一起,結(jié)果很悲催。 這種悲催,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也深有體會,他遭遇暗殺,身負(fù)重傷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的時候,最后一個請求就是不許妻子來看他。 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在一個飄雪的夜晚,因為再也無法容忍自己的妻子,逃離了家,最后在一個火車站上死于肺炎,而他臨終前最后的請求是:不許妻子來到他的跟前。 相比于托爾斯泰對妻子的絕情,他的妻子卻很委屈:我以他為命,為他而活,我要求他也像我對他一樣對待我,有錯嗎? 真的有錯,對于男人來說,女人給予的親密感就像一條纏住了脖子的毒蛇,讓人窒息,卻只能一動不動,因為你不知道這條毒蛇什么時候突然就張開大口,咬傷你。 更要命的是,這些已經(jīng)讓男人覺得難以接受了,女人還要求男人“像我對他一樣對待我”。難怪尼采都說:見女人,要帶上鞭子。 于是,很多男人在這種窒息的“愛情關(guān)系”中,學(xué)會了撒謊:今天我加班,實際上是去和朋友聚會,享受難得的獨立時光。更糟糕的,男人為了躲避女人,逃到了另外一個女人那里,在這些出軌或者婚外戀的男人那里,他們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追逐夢想和享受獨立。 2、女人是關(guān)系動物,男人是自由動物 有一個史學(xué)家,國外的,他說:女人,是一個相對的人。他的意思是,女人是沒有辦法定義自身的,女人要通過男人來定義自身。女人也通過和男人的關(guān)聯(lián)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 戀愛觀念的不同,導(dǎo)致男女爭吵頻發(fā) 給大家列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會有更深的體悟了。 漢朝時期,漢武帝有一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生前被稱為李夫人,死后被追封為孝武皇后,除了“傾國傾城”和“絕世佳人”這樣的形容詞可以用來形容她之外,成語“姍姍來遲”也是漢武帝所創(chuàng)以表示對李夫人的懷念的,她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美女之一。 李夫人之所以獲得漢武帝的寵愛,不僅是因為絕世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因為她很有智慧。在李夫人進宮數(shù)年后,一次病重,漢武帝來探望,李夫人把自己蒙在被子里,不肯出來,并請求漢武帝在自己死后好好照顧她的家人。漢武帝許諾道:只要卿肯見我一面,我會賞千金,封你兄弟為官。李夫人卻說:賞賜與封官都取決于帝王您,但不取決于見我一面,所以還是不見。漢武帝怒,想掀開被子,李夫人哭泣,漢武帝只好作罷,悻悻離去。漢武帝走后,李夫人的兄弟們感到很驚恐,問李夫人為什么惹皇帝生氣,李夫人說,她是以美貌而得到寵幸的,“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而恩絕”,所以假如皇帝看到她生病而不再像以前那么美麗,對她的愛必然減少,甚至可能會討厭她,而一旦皇帝對自己“恩絕”,他們的家族,兄弟還能得到皇帝的恩寵嗎? 不久后,李夫人病逝,漢武帝果然對她朝思暮想,甚至幾次找道士為她招魂,一次有了恍惚的幻覺以為是真見到李夫人了,還發(fā)出了佳人為何“姍姍來遲”的感慨。 和李夫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漢武帝的另一個妃子,后世稱為鉤弋夫人的女人。鉤弋夫人也是得到了漢武帝的專寵,還為他生下了兒子,也就是后來的漢昭帝。 但是在鉤弋自己的兒子被漢武帝立為太子時,也被漢武帝下令殺死,而殺死鉤弋夫人的理由,漢武帝是這么說的:蠢人哪里知道我的顧慮,歷史上很多的禍亂都是因為“主少母壯”,并且年輕的太后還會驕奢淫亂,就像呂后一樣。 其后,狂風(fēng)大作三天,好像是鉤弋夫人不滿自己的待遇,控訴漢武帝一樣。在鉤弋夫人死后一年,漢武帝也病逝了。 對于男人來說,女人是什么?李夫人和鉤弋夫人的故事可以給出兩個最具代表性的答案。最具色相的李夫人是漢武帝寵幸的性對象,而鉤弋夫人則是漢武帝傳宗接代的生育工具,唯獨不是她們自己,她們只有在和自己的男人產(chǎn)生關(guān)系時,才具備價值。 而做皇帝,是全天下所有男人的終極夢想。 現(xiàn)代,雖然“男尊女卑”“重男輕女”這樣的思想已經(jīng)漸漸被遺忘,但是還是沒有消失。例如,夫妻一同出現(xiàn)活動,很少有人關(guān)心這個女人叫什么名字,大家只會記得這個女人是“張?zhí)薄袄罘蛉恕薄摆w小姐”,極少提到她們真實的全名。例如,幾乎形容女人的所有形容詞都是和男人有關(guān)聯(lián)的,“小鳥依人”“善解人意”“溫柔體貼”了 而男人就不一樣了,男人,我們給的定義很多,和女人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在形容男人的形容詞中,很少有用來形容和女人關(guān)系的。 含義的不同,導(dǎo)致在愛情觀上,男女之間的看法也很大,感受愛情的方式也不同。女人因?qū)Ψ綄ψ约汉枚惺艿綈?,男人因和對方相處舒服而感受到愛。?dǎo)致的結(jié)果是,女人對愛情的理解讓男人痛苦,而男人想逃離這種痛苦時,就會被女人理解成男人不愛自己,于是男人會陷入更大的痛苦中。 沒有比在大學(xué)戀愛,等到男人步入社會,兩個人因為感受愛情的方式不同而分手這樣的例如更能說明上面的這句話的了。 兩個人在大學(xué)認(rèn)識,相戀,剛開始和所有的愛情故事一樣,都是甜蜜而且形影不離的,這個時候的女人感受到自己時時被關(guān)注,被呵護,這個時候的男人也沒有更多的事情分心,除了學(xué)業(yè)外,就是陪自己的女朋友了,最重要的一個點是,兩個人同在一個校園里,就算睡覺距離都不會太遠(yuǎn),男人就算覺得有時女人對自己的要求過分,他們也不會覺得有什么,反正有大把時間,男人也有更多的精力顧及女人的感受。 但是男人步入社會,開始雄性競爭可就不一樣了,工作的壓力,社交的壓力,周圍同性的壓力,讓他們沒有更多時間照顧女方的感受,微信漸漸的變的消息少了,回復(fù)也不及時了,女人因為覺得男人對自己怠慢,不像以前那么對自己好了,而感受不到男人的愛,女人就會反復(fù)向男人確認(rèn):你到底還愛不愛我?男人覺得自己太委屈了,試圖解釋,女人不信,痛苦,再次向男人確認(rèn),男人不耐煩,痛苦,想逃離,女人說原來你早就不愛我了,男人更痛苦 就好像男女之間有這樣的對話,女人說:你就不能對我好一點?只有和你有關(guān)系時,我才感到自己被愛。男人說:你就不能讓我清凈點,只有我覺得自由了,才能給你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