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有故事 VOL.004 今日講述者:小夜Cassia 前臨床獸醫(yī) / 自然科普講師 艷陽高照的晌午,空地上的一輛小卡車車斗里躺了一頭捆得結結實實的豬,這頭豬顯然還處于豬生茫然的狀態(tài),安安靜靜地躺在那里。 就是這樣豬生迷茫的小眼神。圖片:Pexel 一群“壯漢”七手八腳地把它抬上了一個不銹鋼臺子,一盆涼水兜頭潑下,瞬間,凄厲的嚎叫響徹云霄,讓還沉浸在午睡甜夢中的人們紛紛訝異地瞪大了雙眼。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旁邊一位精神矍鑠的中年男子,手持一柄明晃晃的尖刀,斷喝一聲:“都閃開了!”便一個箭步上前,抬手便向這頭豬刺去。 你以為這是什么場景? 屠宰廠培訓?錯!這是我們動物醫(yī)學專業(yè)解剖課的現(xiàn)場。 在生活中,動物醫(yī)學專業(yè)遠不如“獸醫(yī)”這個稱呼來的熟絡。而在很多人眼里,獸醫(yī)專業(yè)同人醫(yī)一樣神秘,總是與尸體解剖、福爾馬林浸泡標本、活體生理實驗等等緊密相關。讓人感覺毛骨悚然的同時又十分想一探究竟。 “別誤會,我們不搞弗蘭肯斯坦。”圖片:Public Domain 今天,作為一個正兒八經(jīng)動物醫(yī)學專業(yè)畢業(yè)的人,一個練就一手快手割蛋神功的前動物臨床醫(yī)生,我來給大家講講一個獸醫(yī)是怎么煉成的。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樣,動物解剖學是動物醫(yī)學專業(yè)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不過獸醫(yī)專業(yè)其實并不只針對貓、狗等寵物,我們也要學習各種家畜、家禽的生理構造。因此,解剖課基本上就是一個迷你“屠宰場”,殺雞宰牛樣樣全,醫(yī)生一秒變屠夫。(霧) 很多大家畜的解剖需要將近一天的時間,解剖樓離食堂又不近,一開始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在血泊旁吃東西,干脆就放棄午飯。但解剖實在是個體力活,沒幾天大家就都都一臉習以為常地坐在標本旁邊吃開了,吃到跟當天實驗動物相同的肉的時候,還會跟同學一本正經(jīng)地討論是哪個部位。 如果說解剖課對我們吃飯的胃口只是一個挑戰(zhàn)的話,寄生蟲課的安排簡直就是一種活生生的折磨了。 我們的寄生蟲學老師講課風格風趣幽默,對學生耐心又溫柔。然而,她有一個令我們深惡痛絕的習慣——喜歡把一切寄生蟲找到對應外形相似的食物來打比方。 比如她會指著一條蛔蟲標本,開心地跟我們講:“同學們快看!這蛔蟲像不像咱們食堂的拉面?” 我們:“像……”(滿臉都寫著開心) 我覺得這是一瓶土豆粉,D區(qū)。圖片:Wikipedia 又或者看著顯微鏡下的蟲卵,教我們怎么通過卵的外觀區(qū)別寄生蟲的種類:“你們看這兩種蟲卵是不是都很像芝麻粒兒?大家要記住,白芝麻是A寄生蟲的卵,黑芝麻是B寄生蟲的卵,大家不要搞混了哈?!?/p> 放輕松,這是真的芝麻。圖片:Pixabay 講到碩大的豬帶絳蟲或者牛帶絳蟲時,她會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一直覺得絳蟲長得特別像褲帶面,真的!”(現(xiàn)在再講這節(jié)課怕是要把絳蟲比喻成大碗寬面了……) 我們:面無表情麻木的看著老師,“呵?!保▋刃牟龥坝?,胃里翻江倒海)。 啊,這不就是灑在桌上的寬面條!圖片:Wikipedia 每次講臺下面的同學們露出被惡心到懷疑人生的表情,老師就會綻放出花兒一樣的笑靨。 拜老師特別的教學方式所賜,加之所有的寄生蟲理論課和實驗課一律被安排在午飯前的最后一節(jié),班上的每個人都保持了苗條的身形(X)。 其實惡趣味的授課方式只是老師的外表,她其實是一位對自己專業(yè)非常認真敬業(yè)的老師,有一顆為了科研不畏艱難的學者初心。研究寄生蟲學有大量的樣本需要通過各種動物的糞便來采集,我曾經(jīng)親眼見過這位嬌小可愛的老師頂著酷暑淘騰糞便,連眉頭都不皺一下,只專心在做采集工作。 無論是人醫(yī)還是獸醫(yī),外科手術總是不能繞過的關鍵項目。 凡是上過我系外科課的學生都知道,永遠不要坐在老師很容易夠得到你的地方,除非你想在課上化身各種身患疾病的動物,或者某個有病變的器官。 我們外科老師有這樣一個習慣,在講解手術術式的時候喜歡隨手薅一個離他最近的學生來充當“模特”: “假如說這是一個豬的膀胱…”一手充滿愛意地撫摸某個同學的后腦勺,“里面長了結石,我們做手術的時候要從這個方向劃開,取出結石”,另一手充當手術刀快準狠地劃拉下去,“然后要用什么縫合方法?對了,荷包縫合,縫合以后是怎么個形態(tài)呢?”雙手細致地用同學的頭發(fā)擺出縫合的樣子…… 幾乎每堂課都會有這么一個幸運兒喜提老師的VIP式講課服務,滿臉驚恐,一動不敢動。好在這么講下來記憶倒是十分深刻,想必以后實操的時候只要摸一摸差點禿掉的腦袋,就能想起這個知識點。 外科手術學還有一個難點,就是要熟練掌握各種手術中縫合的打結方法。不光是結的種類多,還分雙手打結、單手打結和器械打結等很多種操作。一開始我們會拿一根繩子充當手術縫線,拴在宿舍的床架子上反復練習,經(jīng)常有人打著打著就嗷地一聲慘叫,“救命,我手拔不出來啦!” 在所有手術課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感同身受的一定是學習如何給動物絕育/去勢,真可謂是女生酸、男生疼的課,同理心太強的同學怕是會留下終身陰影吧(x)。順便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雄性動物去勢之前蛋蛋上的毛是需要獸醫(yī)親~手~薅干凈的喔,因為睪丸皮膚嬌嫩,隨意剃毛很容易引起過敏之類的不良反應,怎么樣,聽起來是不是十分酸爽…… ![]() 小貓絕育回家意志消沉,多半是蛋蛋被薅了毛。圖片:雪梨 學動物醫(yī)學的五年,快樂多,艱苦更多,但只要一想到能夠為可愛的小動物、大動物們提供幫助,便又能雞血滿滿地學下去了。 ![]() ![]() @涼sir: 這是一個苦中作樂、讓人又愛又“恨”的專業(yè)。上大學時,班上絕大部分同學都是調劑過來的,只有兩個同學自愿選擇了這個專業(yè),我就是其中之一。從頂著烈日上完解剖課吃不下飯,到能給其他專業(yè)的朋友安利好玩的動物知識,甚至是解決相對簡單的寵物疾病,許多人在這一過程中愛上了動物和動物醫(yī)學。對了,畢業(yè)時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同學從事了與專業(yè)相關的工作或繼續(xù)深造,這對人才流失率比較高的本專業(yè)來說,已經(jīng)是非常不錯的表現(xiàn)了。 @真高興: 班主任授課的動物福利和實驗動物學兩門課讓我印象很深。最初我對“小白鼠”只有很模糊的概念,只知道按照助教的講解去處理小鼠、進行實驗,當我接觸到更多專業(yè)內容以及生命科學更廣領域的知識時,才對動物實驗和醫(yī)學有了更深的了解?!?strong>醫(yī)學是仁術,更是科學”,在遵照動物福利的前提下做好實驗,不僅是對手中的實驗動物負責,也是為了更好地對其他動物負責。 @老譚酸菜: 作為社恐,一想到工作是和貓貓狗狗打交道就很興奮,但真正工作后發(fā)現(xiàn),給寵物看病實際上還是在和人交流。配合度高、對寵物真正在乎的主人,比較龜毛、對醫(yī)生不信任的主人……在動物醫(yī)院每天你都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治好動物和主人的贊揚能讓我充滿成就感,病例回天乏術、主人的哭泣甚至是無奈的糾紛也能讓我抑郁到懷疑人生。當寵物醫(yī)生,是智力、體力、心理以及財力的多重考驗,寵物臨床醫(yī)生的待遇真的不高_(:з)∠)_ @丁辰: 當獸醫(yī)很苦惱的一點是,總有人把醫(yī)院當做動物的救濟所。我遇到過一只斯塔福梗犬,因為肝臟血管的問題,不能吃肉,只能吃處方糧,當時的情況不致死,但姑息療法和手術的費用不低,主人還是把她拋棄在醫(yī)院了。當然最后我們治好了她,由于大家又都很喜歡她,所以留在了醫(yī)院。怎么說呢,這樣的主人再少一些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