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八佾篇》 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span> 今天我們來跟各位談,孔子講的一個非常有名、有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話。他說"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關(guān)雎詩是詩經(jīng)的第一首,第一首是在寫什么呢?在寫戀愛。為什么孔子三千首詩,選了三百首,第一首詩選戀愛呢?因為孔子的弟子,三千弟子大部分都是男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輕的男人,那這些男孩子對什么有興趣呢?當(dāng)然是對戀愛有興趣。那孔子是最偉大的教育家,他當(dāng)然懂得人的心理,所以他知道,那些讀書的男孩最喜歡什么呢?最喜歡戀愛的題目,所以第一首詩就選了關(guān)雎詩。
我們先來念一遍,"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個淑女的"淑",如果造字來講,淑這個字什么意思呢?叔叔的"叔"怎么寫?先寫一個"上",再寫一個"小",再寫一個"又"。又是什么呢?又就是"手"。我們兄弟如手足,就是上一輩的手足里面,最小的叫叔叔。 那叔這個字呢,第一個意思是比較小的意思,第二個意思,是比較善的意思,"叔"就是好的意思。所以淑女的"淑"呢,就三點水、一個叔;三點水是形容女人,所以女人如水,因此柔情似水,因此淑女呢,就是又很柔情,又很善良,又很美麗,又很幽靜,就是有安靜的意思。 我們下面講這首詩,里面有兩個字,我們叫窈窕淑女的"窈窕"。"窈窕"造字的時候是什么意思呢?一個洞穴的"穴",然后里面一個幼兒的"幼",一個一兆兩兆的"兆",這個字念'窈窕"。什么叫窈窕呢?造字的意思是,洞穴里的小動物,"幼"就是很小很小的動物,很多"兆",就是很多。那因為洞很黑,你從外面看很深遠(yuǎn),所以窈窕有深邃的意思。所以有的人的美呢,一望而知,可是有的人的美呢,有一種無限的味道,就叫"窈窕"。
那這首詩在講什么呢?第一段是說一個貴族的男子,他經(jīng)過一個河流,剛好有一群女孩子在這里洗菜。過去的農(nóng)業(yè)社會,很多的菜是可以吃的野菜,那么長在水里的有一種菜,叫"荇菜"。這個河里面呢,有很多的女孩子在采荇菜,采了以后,就用水洗了。那他經(jīng)過這里的時候,顯然站在那里,從旁邊看,看著看著呢,他看上一個女孩,那大概這個女孩子姿色很出眾、很漂亮,而且眉宇之間,神情之間讓他覺得很耐看,他就動心了。 那他動了心以后,他就開始追求。這個關(guān)關(guān)雎鳩的"關(guān)關(guān)",是雎鳩鳥叫的聲音。為什么這個鳥叫的聲音,會變成后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呢?因為我們知道,水鳥也是成雙成對,成雙成對的時候,牠不僅是叫,而且水鳥一公一母在水邊的時候,在這個沙洲上的時候,不僅叫而且互相依偎著,很甜蜜的樣子,就像男生女生戀愛時候的樣子。也許就因為這個鳴叫的聲音,引起他的注意,因為他看到鳥,才看到旁邊有很多的女孩子在洗菜、在采菜。所以他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說當(dāng)我經(jīng)過沙洲的時候,聽到鳥叫,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女孩子在這里采菜。其中有一個特別的美、特別的漂亮,我對她動心了,我很想追求她。
那么第二段,他在寫"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他說追求,經(jīng)過追求,發(fā)現(xiàn)追求不到,"求之不得",就是我追求不到。"寤寐思服"那就更想、更加的思念她,晚上睡覺更睡不著,躺在床上,醒睡之間還在思念她,還在想念她。 后來這個男孩子想出一種方法,他說"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意思是說,這個女孩子懂得琴,所以他想出一個辦法,什么呢?彈琴唱歌。所以他就開始展開追求,怎么追求呢?每一次這個女孩子去采荇菜的時候,他就在附近彈琴唱歌,慢慢跟她變成了朋友;"友之",就慢慢的拉近關(guān)系,變成朋友,然后呢,偶爾聊幾句,經(jīng)常在這里出現(xiàn),所以叫"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最后一段叫"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我們看這三段里面,都有一個"參差荇菜",但是一個是左右"流"之,一個是左右"采"之,一個是左右"芼"之,這三段有什么意義呢?"流之"就是還沒有采荇菜,荇菜在水里飄;左右"采之"呢,就是采荇菜;左右"芼之"呢,就是采過了荇菜,荇菜有些地方已經(jīng)采了,有些地方空了,那個已經(jīng)采過的地方,剩下比較少了,就叫"芼之"。 這表示一個戀愛的過程,用"荇菜"形容,所以這里面有兩個畫面,一個畫面是"關(guān)雎鳥",一個畫面是"荇菜",那當(dāng)然主角就是"窈窕淑女"。按照周禮,如果你是貴族,貴族迎娶的時候,要有鐘、要有鼓,所以這個可能就是這個貴族的男子,跟她談戀愛成功了,最后把她迎娶回家,因此就用鼓樂來迎接她,迎親的意思,所以叫鐘鼓樂之。
我們看到孔子所講,詩經(jīng)里面叫"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那個男子在沒有追求到的時候,是不是有一點哀呢?的確會有哀,但是"哀而不傷"。那么追到了手,這個女孩子接受了他,他會不會快樂呢?快樂,但是"樂而不淫"。那這個就是好的詩,好的生命的特質(zhì),這個就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道理。 主講人簡介:
馬叔禮,臺灣知名作家、文化學(xué)者,主張詮釋經(jīng)典以純凈之心,格物之法,直接面對,靜觀自然,感悟哲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