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邀請! 卦是由爻(音搖)組成的。在圖中可見,八卦符號就是三道橫線,每一道橫線稱為一個“爻”,三爻組成一卦。爻只有兩類,一類的圖象為“—”,稱“陽爻”;另一類的圖象為“––”,稱“陰爻”。三道陰陽爻,總共可以有八種排列方式,是為八卦?!吨芤住纷畛醯男螒B(tài),就是這兩種爻和八個卦。 陰陽爻兩兩相疊,共有四種組合,是為四象如圖所示,分別稱為太陽(也稱老陽)、少陰、少陽、太陰(也稱老陰)。 學(xué)過初中代數(shù)的朋友一定還記得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x、y兩個坐標(biāo)軸將平面平均分成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稱為一個“象限”,這便來源于周易中世界可以劃分為四象的道理。同理,高中開始學(xué)立體幾何,三維直角坐標(biāo)系將空間分成八部分(不知諸位的記憶是緊張還是痛苦呢,呵呵),每一部分稱為一個“卦限”,這也是因?yàn)樵谥芤字惺澜缈梢詣澐譃榘素浴?/p> 四象之上再加一爻,大名鼎鼎的八卦就出來了。太陽之上再加一爻,加陽爻就生成乾卦?,加陰爻就生成兌卦?,故而乾兌同源,排序乾一兌二。 少陰之上再加一爻,加陽爻就生成離卦?,加陰爻就生成震卦?,故而離震同源,排序離三震四。 少陽之上再加一爻,加陽爻就生成巽卦?,加陰爻就生成坎卦?,故而巽坎同源,排序巽五坎六。 太陰之上再加一爻,加陽爻就生成艮卦?,加陰爻就生成坤卦?,故而艮坤同源,排序艮七坤八。 這里所謂的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說的是伏羲先天八卦的卦序同時也是卦數(shù),它們在易學(xué)中應(yīng)用廣泛。 這其中,大概除了乾卦?和坤卦?之外,其他卦象都不太好認(rèn),于是朱熹編了一個八卦歌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看了這個歌口訣如果還是記不住,沒關(guān)系,還有一種記法,是來源于《易傳》中的《說卦》,將八卦比作一個八口之家,筆者認(rèn)為很是好用。在一家之中,乾為父、坤為母,震為長子、坎為二兒子、艮為小兒子,巽為長女、離為二女兒、兌為小女兒。 伏羲創(chuàng)卦,本義就是指代萬物,將世界一分為八,劃分出八種基本事物并引申出八種根本屬性,據(jù)此,萬事萬物就都可以對號入座。從此,即使事物不斷發(fā)展“變易”,八卦卻固定“不易”,可以說是萬物類象,盡在其中。這部分的易理闡述,集中記載在《易傳》的《說卦》里,下面整理其中的主要部分,見表 六十四卦是八經(jīng)卦自疊加而成的卦,每卦六爻。如圖所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