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傳統(tǒng)文人,往往都會有一種悲春傷秋之感,而這樣的一種情緒也使得很多作品充滿了一種感傷之懷,可能對于現(xiàn)在的人來說,很難理解古人的那種悲春傷秋的情緒,但是對于古人來說,可能只要一到了春天,看到萬物復(fù)蘇,處處繁花似錦,但是這個時候會認(rèn)為,這種繁花,也只不過是一種短暫的美好,很快就會消逝。然而到了秋天,整個世界又開始一片肅殺,這時又要生出更多的悲傷來。這樣的一種情緒也使得文學(xué)作品里,處處能夠感受到那一份悲痛之情。 盡管大部分的文人可能都會有悲春傷秋的情緒,不過也少數(shù)的詩人,他們不走尋常路,并不直接去描寫這種感傷的情緒,更多的還是表達(dá)了自己對于春天的一種喜愛,尤其是那些充滿智慧的詩人,可能他們看問題時,往往會更加的全面,也更加的深刻。例如宋代詩僧志南的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便是一首不同其他文人的作品,通篇并沒有悲春之感,更多的還是對于春天的贊美。  而且這首詩更是把春天描繪的如詩如畫,而且詩人以一種極為細(xì)膩的筆觸,不僅描寫了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同時也把春天的那種唯美,描繪的猶如一位少女,通篇更是充滿了無限溫情,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樣的一首作品,那也最值得我們一讀。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詩僧作為那一個時代,比較特殊的一群人,其中也是誕生了很多的名家,他們的作品不僅描寫的很是抒情,有的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他們對于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rèn)識,從而也使得他們筆下的作品,顯得更加的真實,也更加的唯美。那志南作為宋代有名的詩僧,他也是寫過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他的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也正是詩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其實這首詩并沒有高超的表現(xiàn)手法,也沒有使用典故,完全只是描寫了自己當(dāng)時內(nèi)心的一種感受,但僅僅只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令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讀來更是朗朗上口,讓人立馬能夠感受到詩人筆下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唯美,只要細(xì)細(xì)去品讀,則是會發(fā)現(xiàn)這首詩描寫的極為生動,也無比的唯美,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第一二句描寫的就很是生動,詩人把自己的形象刻畫的可謂是入木三分,“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小船全部都??吭诹税哆叺墓拍緲涫a之下,我一個人拄著拐杖,獨自走過橋,來到這東邊的小路上,慢慢地欣賞這春天的美色。短短的兩句詩,卻是描寫得極為細(xì)膩,也無比的唯美,更是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第三四句詩人則是進(jìn)一步地描寫到了自己內(nèi)心的一種感受,從而也令這首詩顯得更加的生動,也更加的唯美,“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保禾斓搅酥?,那杏花便是開始綻放,然而那綿綿細(xì)雨又像是故意要弄濕我的衣服,一直下個不停,可是雨又不大,還有陣陣輕風(fēng),吹拂著我的臉頰,而這空氣中還夾雜著楊柳的清香。最后這兩句,應(yīng)當(dāng)說描寫的更為抒情,也更加的優(yōu)美。 志南雖然所流傳下來的詩作不多,但每一首都是精品,特別是他的這首《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更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的可謂是如詩如畫,同時又無比的唯美,猶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充滿了無限的溫情。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沒有悲春之感,有的只是對于春天的贊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