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法院,有一個訴訟服務機器人,他外形清新可愛,能夠快速回答提問者的問題,他的名字叫“法寶”。去年5月28日,“法寶”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正式對外亮相。 今年6月,“法寶”的核心系統(tǒng)——“法寶智查”系統(tǒng)榮獲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chuàng)新案例,這一消息很快刷爆了法律人的朋友圈。那么,“法寶智查”系統(tǒng)緣何獲獎?其獲獎的背后又有些什么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上海法院了解一下。 “法寶”的“前世今生” 說起“法寶”,不得不提的是上海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臺。 2014年1月,全國法院第一家綜合性訴訟服務平臺——上海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臺正式運行。該平臺集訴訟服務熱線、網(wǎng)絡、短信、微信、APP等多種方式于一體,整合了聯(lián)系法官、案件查詢、訴訟咨詢、心理疏導、投訴信訪、意見建議、網(wǎng)上立案、預約立案等十大便民功能。2017年5月,上海高院創(chuàng)新性地在12368平臺內植入了人工智能技術,依托語音識別、語義分析、機器人等技術,引入智能問答和智能引導等服務,與訴訟服務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上海法院12368訴訟服務智能平臺”(以下簡稱12368智能平臺),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零距離、無障礙的智能訴訟服務。同時,上海高院還在微信公眾號上增加了智能檢索功能,并在7家基層法院試點配備了訴訟服務機器人1.0版,提供訴訟引導、聯(lián)系法官等訴訟服務。 隨著12368智能平臺的開通,上海高院逐漸發(fā)現(xiàn),群眾選擇智能服務的次數(shù)不斷攀升,甚至超過了傳統(tǒng)的12368電話熱線人工服務次數(shù),不到半年的功夫,智能服務已占到12368熱線服務總量的四分之一。 為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司法需求,方便群眾訴訟,節(jié)約訴訟成本,提升訴訟體驗,上海法院12368團隊對多年來收集的近萬個高頻出現(xiàn)的程序類問題進行梳理歸納,整理出了2300個問題,與此同時,上海高院信息技術處對訴訟服務機器人1.0版不斷優(yōu)化升級,將2300個核心問答植入了機器人、微信公眾號等,滿足立體檢索、法律咨詢、聯(lián)系法官等功能,分流普通訴訟服務人群。 “‘法寶’是我們的機器人實體,只是一個載體,”上海高院信息技術處處長曹紅星說道,“真正關鍵的是他體內的‘智能化系統(tǒng)’,它可以被嵌入任何載體內,我們叫它‘法寶智查’。” 據(jù)上海高院立案庭副庭長陳佳玉介紹,為了給升級后的訴訟服務機器人取一個大家都心儀的好名字,去年,上海高院立案庭特地委托高院團委在全市法院青年中征集并投票,最終上海市長寧區(qū)人民法院一名青年法官助理起的名字“法寶”人氣最高,寓意法院人的寶貝、法律人的寶貝,最終以高票獲選,“法寶”得以命名。 “法寶智查”系統(tǒng)將案件分為審判流程、執(zhí)行辦案兩大部分,貫穿了法院案件全流程,可以為當事人提供“全方位、立體式、全了解”的智能服務。從立案開始到執(zhí)行完畢,當事人可通過PC端、移動端查詢案件各節(jié)點。在每個訴訟階段,系統(tǒng)會根據(jù)該階段所涉及到的業(yè)務操作智能推薦網(wǎng)上辦理入口,方便當事人進行下一步操作或查詢。 據(jù)有效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上海法院“法寶智查”系統(tǒng)用戶點擊量達61393次,真正意義上方便群眾訴訟,節(jié)約訴訟成本,提升訴訟體驗,讓人民群眾在智慧法院建設和司法體制改革過程中有更多的獲得感。 法院人的智慧結晶 對于“法寶智查”此次獲得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chuàng)新案例,上海高院信息技術處應用管理科科長陸誠也感到非常欣喜,“我們的‘法寶智查’與一般的智能問答機器最根本的一個區(qū)別,就在于我們有‘2300問’,這也是我們得獎的關鍵。”她介紹道。 陸誠所說的知識庫主要由上海高院立案庭整理編寫。據(jù)了解,上海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臺的重點服務功能之一,就是為人民群眾提供常見的程序性法律問題咨詢,在此實踐中,這一功能廣受群眾歡迎。四年多以來,上海高院12368團隊不斷提高訴訟服務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水平,注重對窗口、來電和網(wǎng)絡留言中最頻繁出現(xiàn)的程序性問題的積累,并參照三大訴訟法進行梳理,從近萬個高頻出現(xiàn)的程序類問題進行梳理歸納后整理出的2300個問題,編寫形成了《人民法院訴訟程序2300問》(以下簡稱《2300問》),囊括了各大訴訟類問題。 陳佳玉自始至終參與了《2300問》的編寫工作,“2014年12368平臺成立以來,我們就開始逐步積累熱門問題及相應的答案,從最早的100問到400問到1000問,再到現(xiàn)在的2300問,真的是嘔心瀝血,”提起這項工作,陳佳玉如數(shù)家珍,“最早的時候是內部使用,用以提升平臺問答的統(tǒng)一性規(guī)范性,我們還編寫了一本《訴訟程序咨詢——千問千答》,作為12368平臺座席的操作指南,后來隨著問答越積越多,我們發(fā)現(xiàn)可以匯集成一本書,既可以作為法律人的工具書,也能讓當事人更了解法院訴訟流程。”據(jù)悉,當時還編寫了一本《上海法院12368訴訟服務平臺座席操作指南:訴訟程序咨詢——千問千答》,《2300問》編寫的過程中,編撰團隊歷經新的司法解釋出臺,有些內容反復修改。同時,為了確保答復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上海高院刑庭、民庭、商事庭、知產庭、行政庭、執(zhí)行局等相關業(yè)務部門都指定了專人參與《2300問》各章節(jié)內容的審定。 不出意料的是,《2300問》一經發(fā)行便在業(yè)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和反響,有律師事務所踴躍購買,有立案庭法官購買兩本,一本自留,一本擺放在立案窗口方便當事人查閱。“然而,書的傳播范圍畢竟有限,如何讓凝結了法院人智慧結晶的《2300問》更廣泛地傳播出去,惠及更多的群眾,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平臺來承載《2300問》,將這一人工智慧轉化為人工智能,‘法寶智查’的開發(fā)就填補了這樣一個空缺。”陳佳玉如是說。 作者:陳鳳 |
|
|
來自: 朱偉杰圖書館 > 《法務機秘 速記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