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一項研究顯示,那些走路的速度在每秒0.8米的或更快的人,他的實際壽命往往要比預期壽命要長,大概是在10分鐘左右走完500米。但是我們平時走路的步伐,一般都是比較恒定的,身體也會自動的進行調(diào)節(jié),這也并不是說達到了這個速度就一定會長壽,反之就容易短壽,走路的快慢與否不會直接的決定你的壽命,
走路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雖然可能減肥的效果不明顯,但只要堅持下來,相信身材是會有變化的;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高強度的運動反而不適合他們,走路就比較適合,既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也不會加重身體的負擔,或還能很好的保護好關(guān)節(jié)。
走路不是走的越多、步數(shù)越多越好。對于年輕人來說,日行萬步甚至幾萬步,都不成問題,但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由于各項身體機能都在衰退,體內(nèi)的骨質(zhì)和鈣質(zhì)也在不斷的流失,走路太多可能反而容易傷身,增加患骨質(zhì)疏松的風險,而且走路不要玩手機。
走路的時間也需要注意。有人認為清晨散步有利健康,有人認為晚上散步有利健康,其實這兩個時間都是適合的,不適合的時間卻常被大家忽略了——飯后。剛吃完飯不宜立即外出走路,這時候胃部在緊張的進行吸收和消化,立刻就走路容易腹脹、消化不良。
所以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并不能直接從走路就能夠知曉,只能說走路是會影響到健康的,至于到底是好的影響還是壞的影響,關(guān)鍵就在于你走路的方式是否正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