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8點,文化早餐 ? 點擊 拾文化 關(guān)注/ 置頂公眾號 |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文:蘇索 “能為古文,不喜偶對”的他,大概10歲那年,父親病故。 大約16歲時,便出了兩篇優(yōu)秀的文章——《才論》《圣論》名滿洛陽,獲得一些士大夫的贊賞,其中包括時任天平軍節(jié)度使令狐大人賞識,招他入幕府。后來,李商隱第一次進京考試落選后,被華州刺史崔戎聘為幕僚。直到崔戎離世,返回洛陽。而此時的他,并不知道,一段擦肩而過的愛情已悄然來臨。 父親離世后,李商隱就在洛陽長大。作為長子的他,曾在東甸舂谷賣米、替人抄書勉強度日。后在外漂泊多年,幾入幕府,見識了一些達官貴人,也結(jié)識了一些知交友人。所以盡管才20出頭,卻顯得成熟堅定。自古以來,帶著點滴滄桑、才華出眾的英俊男子,最讓女子芳心暗許。鄰家女孩柳枝,偶然聽到有人吟出一首撲朔迷離,令人幽怨魂斷的一首詩便無法自拔。 “風(fēng)光冉冉東西陌,幾日嬌魂尋不得。......今日東風(fēng)自不勝,化作幽光入西海。”這首詩正是李商隱的《燕臺詩》中的《春》,而念這首詩的人是他的哥哥李正山。柳枝聽罷,急切地問:“誰人有此?誰人為是?”正山頗為得意,據(jù)實相告。柳枝綰起衣,徒手撕下裙羅帶,將斷帶綰成結(jié),交給讓山說:“請?zhí)媾肄D(zhuǎn)贈李商隱,就說奴家向他乞詩,請他將詩稿題在裙帶上。”李商隱聽堂兄如此到來,驚之贊嘆的語氣,喜之果敢的舉動。連忙追問該女子的來歷。柳枝暗藏內(nèi)心亂撞的小鹿,笑盈盈得對著少年說:“若叔是?后三日,鄰當(dāng)去濺裙水上,以博山香待,與郎俱過。”這是一段難得的艷遇,面對柳枝的熱烈,李商隱早已淪陷,可偏偏無果而終。就在約期的前一天,李商隱的行李被一同前往長安的朋友偷走,提前離開了洛陽。轉(zhuǎn)眼到了冬季,李商隱從堂兄口中得知,柳枝已經(jīng)嫁給了關(guān)東諸侯為妾。在那一瞬間,李商隱的心拔涼拔涼的,一股巨大的失落感襲擊過他的心。于是,寫下《柳枝五首》給柳枝,表達他悵悵的懷念,深深的不甘。過去,許她以“博山相待”的柳枝,是他未曾珍惜的惆帳。這時的晚唐,連空氣都彌漫著腐朽的氣息,洛陽的景況十分緊張,唯有離開才是。所以,在母親的主張下,李商隱一家遷居濟源。到了濟源后,在培養(yǎng)的引薦下,到王陽山研習(xí)道教。他們邂逅于王陽山,開始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女子姓宋,來自宮內(nèi),在華陽觀靜修,所以他稱她為宋華陽。自此宋華陽的名字就嵌入了李商隱的胸口,成為一顆肉痣,柔軟,隱痛。都說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卷風(fēng),盡管是在清修之地,兩人的情感也緊緊地纏繞在一起。當(dāng)一個男人回想一個女子的神態(tài)時,醉意盎然,幸福感從心底里溢了出來。“笑倚墻邊梅樹花”。這句詩中的宋華陽,在李商隱心中就像一座春天的城,暖烘烘地浸潤著他。他是深深地愛著宋華陽。但這份愛也讓他悵悵地痛著,輾轉(zhuǎn)嘆息。李商隱在《嫦娥》一詩中寫道:“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夜夜守著燭光,夜夜與寂寞相伴。與其說是嫦娥,不如說是女冠宋華陽。一個“悔”字,痛快也痛苦。但盡管他把腸子悔青也沒有用,永遠改變不了宋華陽生在宮門的事實。該來的還是來了,宋華陽跟隨公主回宮,兩人就此分開。算是對這段感情的總結(jié),宋華陽這一頁美麗的回憶就此翻過。 過去的兩段感情,是遺憾,也是無法改變的結(jié)局。經(jīng)歷貶離和除名,他似乎看透了冷漠的人世,而后到?jīng)苤萑胪趺桓?/span>王茂元請他入幕府,看似是看中他的青年才俊才華,實則有意將他許配給自己的小女兒。所以他跟王氏的感情,不是一見鐘情的熾熱,也不是情竇初開的纏綿。是不會輕易丟失的真實,是收獲努力后的幸運,但最終也讓他抱憾終身。關(guān)于他大婚的心情,沒有詩文記載,也許被真實的幸福占滿的他,已經(jīng)無心寫詩。“照梁初有情,出水舊知名。裙衩芙蓉小,釵茸翡翠輕。......”在李商隱筆下王氏是嫻靜美麗的,純粹動人,喜愛之情躍然紙上。可這首詩是王氏在世時,唯一一首與之有關(guān)的詩。他的詩中再現(xiàn)王氏身影,已是她離世后,對她的悼念。王氏在他在外漂泊,力求安穩(wěn)的時候,不幸病故。哀痛中,他寫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詩,懷念那個為他付出了一生的女子。王氏病故后,再無人在他遠游的日子里給他寄衣,再沒有人寒冷的日子里前牽掛著他的冷暖。此外,最具爭議的這首《錦瑟》: 也有人說,這是一首評悼妻子王氏的詩;還有人說,這是李商隱晚年對自己一生的緬懷。 李商隱的情詩,真實又撲朔迷離,傷感又細膩嚴(yán)謹(jǐn),千百年來備受后人的喜愛。大中七年(853年),七夕這天,李商隱寫下悼妻之作《七夕》:他在后兩句詩中發(fā)出沉重的感嘆,像個孩子一樣,祈求自己也能想牛郎織女那樣一年相會一次。 他跟我們一樣,真城地愛一個人,渴望真實的愛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