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概率論角度出發(fā)來說,地球是全銀河系或全宇宙中唯一的智慧文明的概率有多大? 在這個問題中會遇到持有極端觀點的兩種人,一種是認為只有地球上有文明,而另一種則認為到處都有文明,比如說月球背面有外星人,還有火星人,金星人甚至木星人,當然隨著時代進步木星人已經沒有人說了,但金星和和火星相信的朋友仍然不少,我們不向任何一方靠攏,科學的討論下宇宙中存在文明的可能!
太陽系附近的銀河系地圖 一、我們宇宙中有多少恒星? 這是一個可大可小的話題,假如我們簡單的估算一下,按銀河系大約有1000億-4000億顆恒星,而整個宇宙大約有2萬億個星系,那么簡單的按下限計算下,大約有2×10^23顆恒星,當然可能有很多星系沒有銀河系大,但也有很多星系比銀河系更大,因此這個數(shù)量多個零與少個零都存在可能,不過這似乎無傷大雅,因為這數(shù)字實在太龐大了!
從太陽系到可觀測宇宙,我們探測器所能觸及到的范圍可能只是太平洋中的一顆水分子而已,外面有多大,甚至難以估計! 二、有多少恒星是宜居的? 當然這個問題似乎有些毛病,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恒星太大輻射太強,還短命,太小宜居帶太近,恒星活動太劇烈又會毀滅生命,而且搞不好還會潮汐鎖定,因此一顆不大不小的恒星是有必要的!那么哪些恒星比較適合生命演化呢?最佳的恒星光譜范圍是在K5-F0之間,那么這些恒星大約有多少呢?
由上圖可知,K類型為8%,G類型為3%,F(xiàn)類型為2%,合計總共約13%的恒星比較適合生命發(fā)展 那么還有2.6×10^22顆恒星存在宜居環(huán)境的可能! 三、星系的宜居帶 對于一個星系來說,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是宜居的,比如在銀河系核球處,恒星密度太高,輻射太強,因此生命在這樣的區(qū)域不太可能誕生的!
銀河系的核球處聚集了大量的恒星,其總質量大約占到了整個銀河系的5%,加上外圍恒星重元素比較少,不太容易形成宜居行星,綜合估計銀河系大約可能剩下60%-70%的恒星可能是宜居,那么這個數(shù)量會下降到:1.56×10^22顆恒星存在宜居環(huán)境的可能 四、這些恒星中有多少存在行星? 其實這是一個難以估計的數(shù)字,比如距離太陽系的比鄰星有一顆行星,巴納德星也有一顆星星,但天狼星沒有行星,天倉五有數(shù)顆行星,瓦肯星也有數(shù)顆行星,按20%-30%的恒星擁有自己的行星算,那么大約有3.2×10^21顆恒星擁有自己的行星!
天倉五的宜居帶,比太陽系宜居帶稍小,但也差得非常有限,而且天倉五還是一顆活動非常穩(wěn)定的恒星,比太陽都要安穩(wěn),簡直就是五好家長! 五、那么有多少比例的行星可能宜居呢? 準確的說我們是在沒有相關資料證明其宜居,但不妨采納開普勒望遠鏡搜索到的比例來計算下潛在的宜居行星!
開普了在最初的一年中搜索到了大約1200顆系外行星,其中有54顆位于母星的宜居帶內,從理論上來看,這些行星都是潛在的生命行星,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火星也在太陽系宜居帶內,而金星則在熱邊緣,極端條件下評估也可能是宜居的!那么按這個4.5%的比例計算,整個宇宙大約有:2.6×10^19顆行星處在母星的宜居帶內! 六、有多少顆行星會擁有像地球那樣的條件? 太陽系2.5顆宜居帶內的行星有一顆地球,25%?我們不妨將這個條件定在嚴苛一些,不如1%%,那么將會有1.6×10^15顆像地球那樣的行星!大約是一百六十萬億顆行星擁有像地球一樣的條件!每個星系大約能分到80顆,也就是說銀河系內至少有80個和地球一樣條件的行星
七、有多少行星上誕生出來了生命 這個沒有任何數(shù)據(jù)可供參考,但仔細考慮下有一百六十萬億顆宜居行星,難道就只有一顆地球上誕生出了生命?這個比例是在有些不可思議,在概率中這樣的可能是要被忽略的!我們相信,只要假以時日,這些行星都可能誕生出生命,但卻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前提,即可我們發(fā)展道路上碰到的障礙!
可能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誕生生命并不難,但發(fā)展到高度智慧階段可能會有比較多的障礙,但生命總是很頑強的,比如地質史上的五次生命大滅絕,但生命最終挺過來了,而且還發(fā)展到了行星際文明,或者0.75級行星文明,能以多快的速度往前走是一個問題,但我們相信宇宙中與我們類似或者比我們更高級的文明多如牛毛,唯一的障礙是如何去發(fā)現(xià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