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亭:一種開敞式的小型建筑物, 有頂無墻, 多設(shè)在路旁或園林里,供休息或觀賞、眺望的一種藝術(shù)性很高的建筑物。 臺:一種高出地面而建的平面的開放性的建筑物,一般上面設(shè)有其他建筑物,供眺望等不同用途使用。
樓:兩層以上的大型建筑物.通常是綜合使用的.如寫字樓別墅酒樓等. 閣:一種傳統(tǒng)的名勝建筑,其特點是通常四周設(shè)隔扇或欄桿回廊,供遠(yuǎn)眺、游憩、藏書和供佛之用。
榭:臨水或局部或全部建筑于水上的建筑,用以休憩和觀賞水景。 廳:聚會或招待客人的大房間。 堂:正房,舊時官府舉行儀式、審訊案件的地方。 軒: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 館:小型規(guī)模的休息與會客的廳堂,供招待賓客居住的房屋。 廊:通常布置在兩個建筑物或觀賞點之間,起著遮風(fēng)避雨、聯(lián)系交通等實用功能,而且對園林中風(fēng)景的展開和層次的組織有重要作用。從橫剖面的形狀看,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雙面空廊(兩邊通透)、單面空廊、復(fù)廊(在雙面空廊的中間加一道墻)、雙層廊(上下兩層).從整體造型及所處位置來看,又可以分直廊、曲廊、回廊、爬山廊和橋廊等.屋檐下的過道或獨立的有棚頂?shù)倪^道。 舫: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園林的水面上建造起來的一種船型建筑物,供人們游玩設(shè)宴、觀賞水景。 橋:橋是園林水景構(gòu)成中的重要組成要素,按橋的形狀分,有拱橋、平橋、亭橋和廊橋等。建橋的材料多為石、竹、木等。我國北方的皇家園林多為壯觀的大橋,而南方園林則多為小巧精致的拱橋。
(歲寒齋主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