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色鹿本生圖》故事畫,是一幅表現“舍己為人”題材的作品,在壁畫中占有重要地位?!毒派贡旧鷪D》是莫高窟第 257 窟壁畫的主要題材。九色鹿本生指的是釋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他曾救了一個落水將被淹死的人,后來卻反被此人出賣的故事。
據《佛說九色鹿經》所記載:恒水邊有一只美麗、善良的九色鹿王,有一天看見一人落水,不顧自身的性命安危,跳入河中,把落水人救了上來,鹿王囑咐落水人不要告訴別人見過它。有一天,王后夢見九色鹿,想得到它,并以死威脅國王;于是,國王懸賞捕捉九色鹿。落水人得知此消息后見利忘義,向國王告密。當國王率兵捕捉到九色鹿時,鹿王跳到國王面前,講述了拯救落水人的經過,指責落水人忘恩負義,國王被他英勇救人的精神深深打動,不僅釋放了它,并且下令全國,允許它任意行走,任何人不得捕捉。王后得知后,又羞又恨,竟然心碎而死。落水人也得到報應,面上頓生癩瘡,口中惡臭,從此永遠受到人們的鄙棄和唾罵。這個故事具有非常濃厚的宗教色彩,贊揚了九色鹿王的忘我精神,宣揚了善惡報應的思想,體現了對負義與貪心的道德譴責。
以這個故事為題材的壁畫亦常見于佛教壁畫中,現存于莫高窟 257窟的這幅壁畫就是以此故事為創(chuàng)作題材的。整幅壁畫呈橫構圖,顯示出早期繪畫以人物為主、山水為輔的經營特點。無論是在構圖還是在色彩的處理上,這幅壁畫都非常巧妙地宣揚了善惡報應的主題,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九色鹿王富有人格化的形態(tài)。
《九色鹿本生圖》壁畫,以長方形的構圖,分段描繪了故事情節(jié),嚴謹而生動,突出了鹿王見義勇為的高尚情操。表現手法上以“凹凸法”渲染,設色濃重,多用土紅、粉紅、藍色等,給人以莊重深沉的感受。勾畫形象的線,是用明屈如鐵絲的線條表現出來的,線條簡挺硬朗,明顯地承襲了漢代繪畫的傳統(tǒng),也說明了傳統(tǒng)繪畫在新形成的佛教美術中的重要影響。畫中的山水是用土紅或藍綠等色平涂而成的,裝飾性較強,樹干用土紅繪成,而樹葉用綠色涂染。這種手法說明了此時的壁畫,既繼承了民族傳統(tǒng)風格,又吸收了外來藝術的特點。 |
|
|
來自: 泊木沐 > 《漫連壁版剪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