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小說里看出倆字來——人性! 正是因為哪吒逆天改命的決心,擊中了人性的痛點,這才掀起一波又一波熱議。就連紀委的同志都來點評一二。 經(jīng)典之所以為經(jīng)典,就是因為他們的作者,在面對現(xiàn)實世界的不公時,有感于心,發(fā)憤而作,使得作品擁有不隨時間湮滅的質(zhì)地。而只有對當下的世道人心有所洞察,讓塵封已久的故事綻放出人性的光芒,才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經(jīng)典。 你比如楊戩 神域里ID號是二郎神,在《西游記》里,二郎神是玉皇大帝的外甥,心高氣傲,不愿攀附家族力量,平時也不跟天庭往來,聽調(diào)不聽宣。 楊戩有多牛逼,就有多傲氣。 同樣,在《封神演義》里,在姜子牙金臺拜將后,楊戩問師父玉鼎真人自己的去留問題,玉鼎真人如此回答:修成八九玄中妙,任爾縱橫在世間。 潛臺詞就是,你背景深,底子厚,有資本離開烏煙瘴氣的體制和人群,瀟灑遨游于天地。 想當初,姜子牙對抗魔家四將時,因為對方個個身懷絕技,且有萬夫莫敵的寶物,因此,西岐這邊傾巢出動,折騰了一年,都沒有攻克,只得掛上了免戰(zhàn)牌。 這天,姜子牙跟西岐干部正在開會,忽然傳報,有一道者前來助戰(zhàn)。這個道人就是楊戩。楊戩剛來,便讓姜子牙把免戰(zhàn)牌摘了,在他眼里,不可一世的魔家四將,不過是插標賣首之輩。 在戰(zhàn)場上,魔家四將之一的魔禮壽,取出妖獸花狐貂,祭在空中,化作一只白象,牙如利刃,口似血盆,一口將楊戩咬下半截,吞進肚子里。前來掠陣的哪吒,見勢頭不好,一溜煙跑回營里,向姜子牙報告,楊戩被花狐貂吃了。 魔家四將得勝回營,喝酒慶祝,大放狂言,魔禮壽說,待俺把花狐貂放進西岐城中,吃了姜尚,吞了武王,大事定了!就在這個當口,楊戩現(xiàn)出真身,將花狐貂一撐兩段,嚇得魔家四將屁滾尿流。 楊戩回到相府門前,正好碰見哪吒。哪吒大驚,問道,楊道兄,你已經(jīng)死了,怎么又活了?楊戩風輕云淡地說,你我道門徒弟,玄妙不同。 如果哪吒沒了乾坤圈、混天綾、火尖槍和風火輪,實力必然大打折扣,如果姜子牙沒了打神鞭,大概也很難神氣得起來。楊戩卻不同,他練過九轉(zhuǎn)元功,會七十二變,肉身成圣,無需依靠外在的法寶。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戰(zhàn)神級別的人物,在西岐的官僚體制中,擔任的職務(wù)卻只是個小小的催糧官。這種大材小用的安排,讓人想到楊戩的CP,另一個會七十二變的神話人物——孫悟空。 在《西游記》里,自視甚高的孫悟空去天庭做官,卻被封了個弼馬溫,受到小人的排擠,這成為他大鬧天宮的導(dǎo)火線。 在歷史上,許仲琳《封神演義》的成書,在吳承恩的《西游記》之后,《封神演義》里關(guān)于楊戩的情節(jié),有許多借鑒《西游記》的地方。 尤其是在《封神演義》中,給楊戩安排了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白猿精袁洪。此二人的斗法,與《西游記》中,二郎神和孫悟空的PK如出一轍。 毋庸諱言,無法無天的孫悟空和心高氣傲的楊戩其實是一類人,都是古代黑暗體制中懷有不平之氣的狂狷之士的代言人。 具體而言: 孫悟空是狂人,狂者進?。?/strong> 楊戩是狷人,狷者有所不為。 無論是楊戩,還是孫悟空,那些真正打動人的好的故事,好的角色,往往會有一種不平則鳴的慷慨浩然之氣。 中國歷史悠久,最好的影視劇,往往從歷史和名著中取材,包括《西游記》《封神演義》在內(nèi)的經(jīng)典,就是我們本土的真正IP。 而《封神演義》是一個寶庫,如果那些火眼金睛的電影奇才,能從這本蒙著灰塵的古典典籍中,提煉出新鮮的“人性”,那么,封神宇宙的建立,必將指日可待! 洗洗睡吧,晚安。 你在緊張怎么開始一段告白? 你在苦惱送什么禮物TA才會喜歡? 你在糾結(jié)要怎樣的驚喜才能維持愛情? ▼ 1 2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