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頭寸調(diào)整引論

 書山有路he 2019-08-06
金融悖論: 頭寸調(diào)整引論 Introduction to Position Sizing: The Secrets of the Masters Trading Game(金融悖論 譯)Van K. Tharp, Ph.D. Author of《通往金融王國的自由》 人們總是在尋找成功交易的真正秘密, 但其心理偏差總使他們關(guān)注錯誤的地方和 錯誤的事情。 結(jié)果, 他們尋找那些準確度等于或好于 75%的不可思議的交易系統(tǒng), 或者是尋找許多被認為可以幫助最佳選股的入市(entry)系統(tǒng)。最佳選股和交易成 功并無關(guān)系,而且也沒有人做到以那樣的準確度選股。 你也許會質(zhì)疑, “你怎么能這么說?” 。實際上,所有市場奇才們都會認同,使交 (2)調(diào) 易成功的關(guān)鍵因素是: (1)黃金交易規(guī)則——“減小虧損并使盈利擴大”; 整頭寸(position sizing,或持倉調(diào)整)或者按你交易系統(tǒng)的頭寸調(diào)整功能的指令 去做; (3)把遵守前兩條作為交易紀律。你何時可曾想過,上述黃金交易規(guī)則基 本就是講述離市――如何放棄虧損和駕馭盈利增長。你何時可曾想過,頭寸調(diào)整 基本就是控制指定交易中的風險金。 我已設計好了 《頭寸調(diào)整》 游戲――在你入市之前幫助你學會成功交易秘密的 “大 師交易秘訣”游戲。這個游戲完全不強調(diào)入市點或選股,而是要求你關(guān)注交易最 重要的方面—頭寸調(diào)整和使盈利擴大。我們的游戲共分 10 級,難度逐級增大而 難于掌控。然而,一旦你掌握了這些原則,你將知道你已經(jīng)掌握了某些成功交易 的關(guān)鍵技巧。為了完成這個游戲,你必須掌握四項關(guān)鍵原則。這包括: (1)理解 風險倍量(R-multiples)的重要性; (2)理解數(shù)學期望與概率的差別; (3)學會 《頭 如何使盈利擴大而不流失; (4)利用頭寸調(diào)整,確保你進行低風險金交易。 寸調(diào)整》游戲(即 “大師交易秘訣”游戲)被設計成使你在游戲環(huán)境里運用上 述原則做交易,在家里就體驗贏錢或輸錢。 風險倍量(R-multiples) :首先,你必須理解什么是風險倍量。R 代表風險,你 入市交易所承擔的風險。它反映了你為了保全資本打算退出的點位。例如,如果 你在 50 美元買了一只股票并且計劃在股票降至 47 美元或更低時止損出局, 這時 你這筆交易中的風險倍量 R 值是 3 美元(50-47=3)(為了便于理解,作為特例, 。 如果虧損量是 1R(后文中常做此約定) ,則盈利的風險倍量(R-multiples)就是 收益風險率----譯注) 你想使虧損減?。匆粋€風險倍量或更小)并且使盈利為大風險倍量(兩個或更 多) 。當市場背你而跳空或越過你的離市點位時,虧損可能會大于一個風險倍量 (1R) 。當你犯了心理上的錯誤并沒有在離市點位出局時,虧損也可能會大于一 個風險倍量(1R) 。過度的費用(傭金和折價)也會導致大風險倍量的虧損。 這個游戲不必像市場里各種股票一樣來回波動。相反,它像是運行一個具有某些 特性的交易系統(tǒng)。 當你使盈利增加的時候,你希望盈利遠大于一個風險倍量。例如,如果 R 是 3 美元(像前例中所述) ,那么 15 美元的盈利將是 5 個風險倍量的盈利,現(xiàn)在假設 你的交易系統(tǒng)中有 25%的交易時間是正確的。如果你贏利,那么你將獲得價值 5 個風險倍量(5R)的盈利。如果你虧損,你只要付出 1 個風險倍量(1R)即 3 美元的代價。在我們這個例子里,你的系統(tǒng)每贏 1 次(獲利 15 美元)就對應輸 3 次(每次輸 3 美元,三次共輸 9 美元) ,你仍獲利 6 美元。想象一下,你只有 25%的交易時間是正確的,而你仍能賺錢!這就是為什么減小虧損(即小風險倍 量的虧損)和擴大盈利(即大風險倍量的盈利)的原則如此重要。甚至在你只有 25%的交易賺錢時,你仍然盈利。 第一級《頭寸調(diào)整》游戲(即 “大師交易秘訣”游戲)教你調(diào)整頭寸和大風險

倍量的重要性。你的輸贏用風險倍量來表示,這些數(shù)值在每一級的指令里描述, 并可以在模擬游戲的統(tǒng)計窗口里看到。這樣,一次 1 倍風險金的虧損是一個風險 倍量(1R)的虧損,一次 5 倍風險金的虧損是 5 個風險倍量(5R)的虧損。類 似地,一次 1 倍風險金的贏利是一個風險倍量(1R)的盈利,一次 10 倍風險金 的贏利是 10 個風險倍量(1R)的盈利。 例如,在游戲第一級里,你的交易(平均來講)有 60%獲贏,其中大多數(shù)(平均 來講全部交易的 55%) 1R 的盈利。 是 這樣, 55%的機會你將贏得你的風險金。 有 如果你的風險金是 1000 美元,根據(jù) 1R 的盈利,你將獲利 1000 美元。在第一級 里,所有交易中的 5%將獲 10R 的盈利,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風險金是 1000 美 元,當這種交易出現(xiàn)時,你將獲利 10 倍于風險金亦即 10000 美元。這既簡單又 輕松。然而,在第一級里 35%的交易有 1R 的虧損, 5%的交易有 5R 的虧損。 你在在第一級游戲里,將有機會學習 5 個風險倍量(5R)的交易虧損所帶來的 心理苦惱。 請注意,在第一級游戲里,具有怎樣的 60%獲贏概率和大風險倍量的贏家。也就 是說,你有潛力成為 10-R 盈利的幸運兒。在以后的游戲等級里將不會是這樣。 結(jié)果,這產(chǎn)生了下一個話題——數(shù)學期望。數(shù)學期望 vs 概率:數(shù)學期望是個數(shù) 學計算式,它表明單位美元風險金的平均獲利數(shù)量。數(shù)學期望綜合考慮了輸贏概 率和收益風險率的大小。娛樂場賭博游戲(Casino gambling games)都是負的數(shù) 學期望游戲----除非你能做些什么改變勝算,否則你不可能一直玩下去還贏錢。 在交易中,你必須玩不同于賭博的游戲。為了長期能賺錢,你必須使游戲具有正 的數(shù)學期望。 大多數(shù)人常犯尋找最佳游戲策略(或交易系統(tǒng))的錯誤。然而,如果輸了會產(chǎn)生 大風險倍量,這類策略則可能是負數(shù)學期望(這意味著最終你會輸錢) 。更重要 的是,有些最好的交易計劃有利于你獲得大收益風險率,但它往往只在 25-40% 的時間里賺錢。 (這算什么鳥東西!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心理對正面和負面撞 擊所響應的力度之比為 1: 2.5, 此等系統(tǒng)給人的心理正負撞擊比率是 1: 3.75~10, 還玩得下去嗎?騙人吧,老 Tharp !!同理,只有交易系統(tǒng)的成功率大于 71% ! (2.5/3.5)時,交易者的心理才會真正趨于自然平衡。這也是多數(shù)情況下心理控 制力弱者必輸?shù)脑?。之所以人類心理對正面和負面撞擊所響應的力度比?1: 2.5,大概是由于遠古人類都是從小給嚇大的,恰如古人所說,人生不如意之事 乃十之七八也。其實,事情好壞更可能是摻半,只是人類對負面心理打擊的本能 夸張,才形成了那樣的古訓。----譯注)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假設你買了一只股票并打算在它跌去一美元之后止損。例 如,你是在 50 美元買了這只股票,你將在 49 美元止損。然而,當你走運時則期 望這只股票可以上漲 30%。這在我們這個例子中上漲 30%就是上漲 15 美元?,F(xiàn) 在我們設想一下這種情形:如果你錯了,你會每股虧損 1 美元;如果你對了,那 么你每股將贏利 15 美元。假如你有 30%的交易時間獲利——十次交易中會有三 次贏利。那樣在十次交易中,其中有三次交易你每股平均可以掙得 15 美元。你 總共就是每股贏利了 45 美元。同樣的十次交易中,七次交易你將會平均虧損 1 美元, 也就是你總共會虧損 7 美元。 那樣, 十次交易后你每股就賺了 38 美元—— 雖然在交易中你只正確了 30%。請牢記,在市場里賺錢的公式里,有利于你的大 收益風險率遠比“交易正確”更意義重大。 你能夠賺到如此多的錢的原因是由于你的離市。 你的離市產(chǎn)生了很高正數(shù)學期望 值的交易方法。所以讓我們稍微徹底的探究一下數(shù)學期望的概念。

基本上,計算數(shù)學期望時,要把每一個(不論正負)風險倍量乘以其發(fā)生概率, 并求和。所有發(fā)生概率之和必須為 100%,否則,就是你漏掉了什么。在我們的 股票例子里,數(shù)學期望值=30% x 15 + 70% x (-1)=3.8。這意味著,經(jīng)過許多交易 ,平均每次交易的盈利是風險金的 之后(根據(jù)大數(shù)定理,大約 30 次以上—譯注) 3.8 倍。你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計算數(shù)學期望值,把全部交易的風險倍量加到一 起(贏利的為正數(shù),虧損的為負數(shù)) ,再將累加和除以交易次數(shù)。 計算數(shù)學期望值似乎有些復雜,可我們有好消息給你。 《頭寸調(diào)整》游戲會為你 計算數(shù)學期望值。 數(shù)學期望的一個重大含義必須理解,數(shù)學期望和概率并不需要都對你有利,如前 所述,你必須使交易具有正的數(shù)學期望,而并不需要獲贏概率大于失敗概率。在 前面那個股票例子里,你只有在 30%的時間里獲利,勝算不對你有利,但游戲有 正的數(shù)學期望----使你每次交易有平均 3.8 倍于風險金的贏利。 在第二級之后的每一個等級都把概率和數(shù)學期望分別設置。 這是一個你要掌握的 更高級的交易概念。從第五級起,你將有設置概率以及設置數(shù)學期望的選項。你 將會知道盡管你經(jīng)常贏,但數(shù)學期望不利于你的時候會有多危險。 讓你的利潤擴大:在前面的六級游戲里,容易得到一個大的贏利風險倍量。假如 你擊中了它,你將大贏。如果你擊中了一個 10R 贏利風險倍量,你將贏得 10 倍 于風險金的贏利。 在最后四級游戲里,你將必須通過讓利潤擴大來掙得大的贏利風險倍量,就像進 行真實交易那樣。虧損交易會很快發(fā)生,但盈利交易則要花時間開拓。當一個盈 利交易開始時,它可能僅僅是 1R 贏利,你必須等待另一天(即游戲中的另一天 交易)以決定交易是否繼續(xù),你打算用投入的風險金去賺多少錢。 ………………………………………………………………………………………… ………………………………………… johnyj : 下面引用由金融悖論在 2004/01/30 12:28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你能夠賺到如此多的錢的原因是由于你的離市。 你的離市給了你一個有很高的正 數(shù)學期望值的交易方法。所以讓我們稍微徹底的探究一下數(shù)學期望的概念。 基本上,計算數(shù)學期望時,要把每一個(不論正負)風險倍量乘以其發(fā)生概率, 并求和。所有發(fā)生概率之和必須為 100%,否則,就是你漏掉了什么。在我們的 股票例子里,數(shù)學期望值=30% x 15 + 70% x (-1)=3.8。這意味著,經(jīng)過許多交易 之后(根據(jù)大數(shù)定理,大約 30 次以上—譯注) ,平均每次交易的盈利是風險金的 3.8 倍。你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計算數(shù)學期望值,把全部交易的風險倍量加到一 起(贏利的為正數(shù),虧損的為負數(shù)) ,再將累加和除以交易次數(shù)。

這個正的數(shù)學期望是從哪里來的呢? 再次提到這個話題我又想起了以前對于完 全隨機市場也就是數(shù)學期望等于 0 的分析:在完全隨機的游戲中,如果虧損只有 1R 就出場,而贏利 10R 才出場,那么虧損交易和贏利交易之比從理論上來說就 是 10:1,從而保持結(jié)果的平衡性。 擲硬幣的游戲,如果猜對了贏一元,猜錯 了輸一元,假設某人每天只去賭場一次,如果他輸了一元就結(jié)束當天游戲。而贏

了則繼續(xù)玩下去,只要輸了一元就走人,而一旦贏到 10 元也走人,結(jié)束當天游 戲。那么數(shù)學期望說明他永遠不可能獲利,因此不用具體計算就可以推斷如果他 有一次贏到 10 元的游戲,平均來說就要伴隨著 10 次 1 元的損失,從而保證他基 本上不賺不賠。 但實際上,股票市場決不是完全隨機的,個中規(guī)律細心人一定 能發(fā)現(xiàn),也就使得上述的風險控制方法有了用武之地,正如 Tharp 所說,一定要 找到正的數(shù)學期望。但這只能來源于其他方面,和具體的數(shù)學技巧就沒有太大的 關(guān)系了。金融市場上,如果能夠?qū)ふ业降恼臄?shù)學期望能夠超過傭金和差價,那 么應該是可以獲利的。 ………………………………………………………………………………………… ……………………………………………………………… 金融悖論: 老 Tharp 真正是量力而行,避難從易(但的確是先放小抓大) ,緊緊鎖定“Position Sizing”問題。 在這個資金風險管理的主要問題(或稱為 矛盾)基本解決之后,次要矛盾將上 升為主要矛盾。未來的市場較量將圍繞“正確的選擇入市/離市時機”展開,這個 將來如果在這方面不能 問題在難度和復雜度上要超出“Position Sizing”問題許多。 勝出,那也是必敗無疑。因為,市場不可能讓大部分人勝出。 實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的人都知道,判斷一個短期投資(投機)方向的有利與否,要比判 斷市場朝這個方向走多遠要容易的多。 前者, 以大概率正確判斷一個短期投資 (投 機) 方向本身, 就是一個極富競爭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 其難度 (提高正確率>>71%) 怎么判斷都不過分。除了不確定性之原因外,使這個問題難度增加的加倍器,就 是金融市場里非常凸現(xiàn)的自我否定的“真理認識的相對性”,我稱之為“金融悖 論”。 以前我評論老 Tharp 的有關(guān)書籍的時候,我覺得老 Tharp 確實是幫助投資者解決 一個十分重要的風險問題,讓讀者似乎看到了《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 ,但 他卻把更大更深的“陷阱”輕描淡寫的掩飾了起來。 這是我讀老 Tharp 的有關(guān)書籍和資料后,對其最不滿意的地方。----“讓自己的屁 股(所在利益)指揮了腦袋”,其實你可以不講,或“點到為止”----如果認為講了 有諸多不利----但你不應自欺欺人,為了多招幾個人來“培訓”。 老 Tharp 的理論,既是一副清醒劑,也是一副鎮(zhèn)痛劑,就像杜冷丁一樣,也是一 副金融精神鴉片。對于這些“大師”、前輩們的高論,最好是真正搞懂(知其分寸) 之后,若即若離,而游刃有余,有意無意,而如履平地。 ………………………………………………………………………………………… ……………………………………………………… tt: 前天在讀到了金融兄的這篇譯文, 也讀到了金融兄所做的譯注 (這算什么鳥東西!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心理對正面和負面撞擊所響應的力度之比為 1:2.5,此等 系統(tǒng)給人的心理正負撞擊比率是 1:3.75~10,還玩得下去嗎?騙人吧,老 Tharp !!同理,只有交易系統(tǒng)的成功率大于 71%(2.5/3.5)時,交易者的心理 ! 才會真正趨于自然平衡。這也是多數(shù)情況下心理控制力弱者必輸?shù)脑颉V?人類心理對正面和負面撞擊所響應的力度比為 1:2.5,大概是由于遠古人類都是

從小給嚇大的,恰如古人所說,人生不如意之事乃十之七八也。其實,事情好壞 更可能是摻半, 只是人類對負面心理打擊的本能夸張, 才形成了那樣的古訓。 ---譯注) 金融兄的文章皆以批判為主,我是很欣賞的,在此亦想做個反批判,Tharp 先生 的自由之路是我認為對交易原理闡述最為透徹的一本書, 而恰巧我本人的系統(tǒng)正 是 Tharp 先生所提到的這種類型,成功率在 25%-40%之間,當然對系統(tǒng)究竟會 遇到什么樣的風險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當然也就包括了兄所提到的由于太高的失 敗率所帶來的心理因素的影響,系統(tǒng)的交易成功率與報酬風險直接相關(guān),越高的 成功率則意味著越低的報酬風險比,想來金融兄的系統(tǒng)應該是這種類型了。 金融兄所說沒錯,通常當連續(xù)虧損達到 3 次時,執(zhí)行系統(tǒng)指令時就會受到心理因 素的影響,這通常源于人性當中的恐懼和猜忌,這也就成為堅持執(zhí)行系統(tǒng)指令的 最大障礙, 但你的這個心理學理論恰恰沒有將 Tharp 先生的頭寸調(diào)整因素考慮進 去,我只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明觀點,如果你持有一筆資金,那么一個 1%的頭 寸調(diào)整模型與一個 10%的頭寸調(diào)整模型在產(chǎn)生連續(xù)損失時你認為由于虧損對心 理因素的沖擊會相同嗎?在 25%的交易成功率下,連續(xù) 10 次的虧損并不鮮見, 對于 10%的模型來說, 在這樣的虧損幾率下每一次執(zhí)行指令都將非常艱難, 但對 于 1%的模型來說,連續(xù) 10 筆交易虧損不過意味著總資金 10%的虧損,在這樣 的對比下,由于連續(xù)虧損所造成的心理沖擊怎能以次數(shù)簡單來衡量。 其次金融兄似乎沒有把組合投資考慮進去, 在這種情況下心理因素在連續(xù)虧損下 所受到的沖擊會更微乎其微。當然在此就不做詳述了,有機會完整的寫篇文章發(fā) 上來: ) 實際上如果控制了人性當中的貪婪也就將恐懼一起控制了, 這也就是強調(diào)低風險 兄對于 Tharp 先生的 下交易的投資思路。 Tharp 先生的觀點非常的全面而精辟, 種種批評盡管言辭激烈但都站不住腳,每個人的經(jīng)歷和視角都是有限的,自身的 理解能力亦是有限的,不同的人對相同的觀點理解也會產(chǎn)生偏差,保持批判的同 時更應該有一個開放的態(tài)度接納不同的觀點和思路。 本人無意抬杠,對金融兄對其他經(jīng)典著作研究之深入亦感欽佩,僅提出不同的觀 點,言語不當之處,見諒 ………………………………………………………………………………………… ………………………………………………………… 金融悖論:

“金融兄的文章皆以批判為主,......”,呵呵,一是不敢當,二是并非如此,比如 你看不出我是多么欣賞老漢其他的許多觀點。 那些貼子只是批判性閱讀之后的反 思而已,若不如此,是很難對作者的思想“心領(lǐng)神會”的,我相信您一定有同感。 您在貼中談及“一個 1%的頭寸調(diào)整模型,......”,我完全贊同。實戰(zhàn)中,我的策 略就是從“1%的頭寸”起步交易。如果您看了我的另一個貼子, 您大概就會理解 我的觀點。我在嬉笑怒罵之中“質(zhì)疑”老漢的觀點只有一個,老漢把一個非常關(guān) 鍵的戰(zhàn)略問題(投資輸贏概率) ,用一個很邊緣的例子(實際可操作性很低)解 釋成不太重要的“戰(zhàn)術(shù)問題” ,除開老漢為了“培訓辦班”的商業(yè)利益,還有什 么理由讓老漢睜眼說瞎話? 如果您認真分析計算過,您一定會知道, “1%的頭寸”起步交易非常安全,增益

也很可觀。但是,如果投資獲贏概率很高,頭寸增加 1%,增益會以幾何數(shù)量級 增長。這點老漢沒告訴我們,如果您沒計算,我也不多說了。老漢敢拿 38%的正 確率這么按 1%遞增頭寸玩嗎?不敢!那樣非破產(chǎn)不可。 明明是一個重大的、涉及到絕對優(yōu)勢的戰(zhàn)略問題,被老漢輕描淡寫得無足輕重, 這決非出于無知,僅僅是因為自身能力和商業(yè)利益,在這樣的好書里扯謊,是我 不屑之處。人無完人啊,畢竟免不了“屁股指揮腦袋” 。

………………………………………………………………………………………… ……………………………………………………………… tt : 我其實是在炒客看到了金融兄的譯文轉(zhuǎn)帖,知道是同路人才追尋至此的。我特地 看了兄的其他文章才發(fā)此帖, 亦是想知道你我對同樣認同的一本書理解差異究竟 在哪里。 我有幾個疑問還望與兄做個談討:1)“您大概就會理解我的觀點。我在嬉笑怒罵 之中“質(zhì)疑”老漢的觀點只有一個,老漢把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戰(zhàn)略問題(投資輸贏概 率) ,用一個很邊緣的例子解釋成不太重要的“戰(zhàn)術(shù)問題”,除開老漢為了“培訓辦 班”的商業(yè)利益,還有什么理由讓老漢睜眼說瞎話? 這一條是在說 Tharp 先生將交易成功率放在一個很次要的位置是錯誤的嗎?如 果我的理解正確,我是贊同這個觀點的,如果兄對于這個觀點的錯誤有比較深刻 的認識,我很希望聽到您的詳細見解。另外金融兄所提“邊緣的例子”是指哪個例 子。 2) 如果您認真分析計算過,您一定會知道, “1%的頭寸”起步交易非常安 全,增益也很可觀。但是,如果投資獲贏概率很高,頭寸增加 1%,增益會以幾 何數(shù)量級增長。這點老漢沒告訴我們,如果您沒計算,我也不想多說了。老漢敢 拿 38%的正確率這么玩嗎?不敢!那樣非玩死不可。 我想兄應該有過研究,就是一套正期望收益的系統(tǒng)交易成功率越高,則相應的報 酬風險比會越低, 自然不會出現(xiàn)由于頭寸調(diào)整模型的放大而使收益呈現(xiàn)幾何倍數(shù) 的增長,兄的觀點是建立在交易成功率上升而平均單筆利潤并未下降的情況,事 實上這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交易成功率的上升必然伴隨著平均單筆利潤的下降,這 是此消彼長的矛盾關(guān)系,無法通過技巧去解決的。 Tharp 先生在書中對這一關(guān)系也有所涉及,只是 Tharp 先生更強調(diào)了趨勢跟蹤這 種交易模式,我本人也正是這種交易類型,甚至交易成功率還不足 38%, (但報 酬風險比在 6:1 以上,因此期望收益為正)現(xiàn)在一直運行良好,而且如果想透 了成功率與報酬風險比之間的辨證關(guān)系,那么一個低的成功率是完全可以接受 的。由于低的成功率所產(chǎn)生的巨大的連續(xù)虧損也是可以通過組合投資去化解的。 我不知道“明明是一個重大的、涉及到絕對優(yōu)勢的戰(zhàn)略問題,被老漢輕描淡寫得 無足輕重” 是否就是指 Tharp 先生所強調(diào)的趨勢跟蹤系統(tǒng) 38%的成功率是不可以 被應用于交易的,或可以這樣來理解金融兄的意思,那就是系統(tǒng)的收益是隨系統(tǒng) 的成功率上升而上升,隨成功率的下降而下降(拋開機會因素) ,如果是這樣, 那么我們的觀點就有明顯的差異了,兄看重了系統(tǒng)的成功率,而我認為這是個次 要問題,亦完全認同 Tharp 先生的觀點。

…………………………………………………………………………………………

…………………………………………………………………… 金融悖論: 請您試著用博奕論(Game Theory)的思路并結(jié)合我另一個貼子的觀點去理解這 個問題。其實,也是用毛主席《矛盾論》的觀點,動態(tài)地理解這個問題。 對一個生存問題還沒有保障的交易者來說,頭寸管理是第一要領(lǐng)。這個要領(lǐng)是可 學習的、可訓練的,就像我們讀了老漢的書后嚴以律行反復實踐,就可達至相當 水平。大多數(shù)交易者都學會此招數(shù)之后,那眾多交易者角力的焦點會轉(zhuǎn)化為什么 呢?畢竟市場只會讓 10%的交易者勝出,那交易者可依靠的長久優(yōu)勢會是什么 呢?如果您能推斷出其他觀點,我愿洗耳恭聽。 老漢的“將交易成功率放在一個很次要的位置”這個觀點,保持正確的前提條件 非常弱,僅僅對對一個生存問題還沒有保障的交易者來說,是萬分正確的。如果 按老漢的觀點,以低正確率交易 100 次贏利,并不能保證如此交易 1000 次也贏 利----恕我直言,我在前面已講到,判斷一個價格波動的趨勢方向,已是一個難 度極大的問題, 進而判斷一個趨勢的收益風險率談何容易?! 這僅從低正確率 (條 件概率) 再與上正確判斷收益風險率的概率, 結(jié)果是更低的概率便可得知。 所以, 我說 Tharp 老漢是“避重就輕,避難從易”,只是拿大 R 說事兒罷了。而且,運用 此法交易, 多數(shù)情況是要么不豐厚, 而要想豐厚就得冒不合適的破產(chǎn)風險, 兩難。 頭寸管理是第一要領(lǐng);交易正確率是第二要領(lǐng)。后者解決起來更難,更具有挑戰(zhàn) 性,因而最終也將構(gòu)成長久的重大優(yōu)勢,如果善加利用的話。 正確率高是指系統(tǒng)干傻事、賠錢的次數(shù)少,次數(shù)少了就是少了,與其他的業(yè)績評 價指標并不一定相干。正確率高就在數(shù)學上支持交易者安全適度地擴大頭寸,進 而使增益以復利呈幾何方式增長。

………………………………………………………………………………………… …………………………………………………………………… tt: 我想我至少明白了金融兄所提到的“避重就輕”是什么意思了,頭寸調(diào)整是風險 控制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交易的第一關(guān)鍵要素,但我想人性中的貪婪和對市場的有 限理解會讓大多數(shù)交易者無法理解為何要使用一個 3%甚至 1%的頭寸調(diào)整模型, 這樣的風險等級與獲利水平同樣低的讓人無法接受,Tharp 先生說的不錯,對成 功交易之路的尋找是對自我的尋找, 最終是否可以找到低風險觀念決定了一個交 易者的成功與否。 有時候?qū)W習和訓練未必會對存在錯誤理念和存在心理缺陷的人 起到作用,沒有那么容易的。更何況,頭寸調(diào)整只是成功交易的必要條件而非充 分必要條件,沒有一套正期望收益的系統(tǒng),頭寸調(diào)整只是減緩了虧損的速度,從 這個觀點來看,我完全認同金融兄之觀點。 金融兄對于 Tharp 先生最大的不滿是認為 Tharp 先生避開了如何設計正期望收益 系統(tǒng)這個重要的話題,我倒是不這么認為,Tharp 先生已經(jīng)提供了設計系統(tǒng)的完 整思路和方法, 只是 Tharp 先生只提供了工具而沒有提供最終成功的正期望收益 系統(tǒng),但我對如何設計系統(tǒng)反而沒什么興趣,自由之路處處都是一針見血,直接 命中要害的原理闡述, 如圣杯部分, 偏向部分, 打雪仗比喻部分, 頭寸調(diào)整部分。 所以我只是認為金融兄對于 Tharp 先生的批評和指責理由并不充分,我以為 Tharp 先生已經(jīng)做到很好了,事實上也不可能有誰會把一套成功的系統(tǒng)設計思路 展現(xiàn)出來,再者又有誰能學習的來,還是那句讓你我非常熟悉的話:成功是對自

我的尋找。并不是學習和訓練所能做到的。這也是成功之所以艱難的原因吧。 關(guān)于金融兄的第三段文字,我有不同觀點,交易當中到處都是辨證關(guān)系,成功率 越高,盈利 R 倍數(shù)越小,成功率越低盈利 R 倍數(shù)越大,這是兩個極端,偏向哪 一個極端都會使系統(tǒng)產(chǎn)生缺陷,最好是在兩者之間取其中庸,而偏向哪一端就要 看投資人的性格了,比如你我就分別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我偏向了高的報酬風險 比而你偏向了高的交易成功率。 我以為金融兄最后一段對正確率高及可以適度擴 大頭寸的觀點是偏頗的,不過討論起來可能太費勁了,我反復提到成功率和報酬 風險比之間的辨證關(guān)系,金融兄似乎對這個重要的關(guān)系沒什么興趣,相互間的不 同思路溝通起來還是太困難了: ) 我可能由于側(cè)重大的 R 倍數(shù)盈利, 所以也曾經(jīng)在外匯市場檢測過如同 Tharp 先生 所提到的那種巨大 R 倍數(shù)贏利而非常低成功率的交易模式,至少我 認為這種模 式在組合投資的情況下是完全可行的,只是走了極端,對交易者的心理因素提出 了更高的挑戰(zhàn),所以我沒有采用,我感覺金融兄對組合投資不太看重而著重于挖 掘單一市場的利潤, 如果兄對組合投資有深入的研究可能會對如何擴展利潤有另 一種認識,我倒有心寫個關(guān)于資金管理的系列文章,其中肯定會有組合投資的內(nèi) 容,如果發(fā)了帖一定拿來給兄研究。

………………………………………………………………………………………… ………………………………………………………… 金融悖論 : 您還是沒理解我對 Tharp 的不滿。他的問題是邏輯倒置。拋出個大 R,并用一個 極端的例子來說明其意義。其實,如果找不到較高正確率,那就更找不到什么大 R。兩者就是這樣的前提關(guān)系。力吹結(jié)果,卻把結(jié)果依賴存在的前提貶抑得無足 輕重。 ------這不能不讓人懷疑老 Tharp 的動機。呵呵,也難怪。在他的著作里, 其他的觀點雖然令人贊同,但都不是他首次提出的。唯獨大 R 觀點。 我可以再 一次說明,對于投資業(yè)績的評估,大 R 觀點并不恰當,如果與 Schwage 提出的 回報回撤率的觀點相比,就足以見其優(yōu)劣。如果說,一種 30%低正確率的投資方 法有某種大 R (我以為是想象中的) 而另一種更好的投資方法把其中犯錯的 70% , 的信號大部分規(guī)避掉, 虧錢大幅減少, 怎就見得好的投資方法的 R 值就低了呢? 實在無法理解您的正確率的提高必然會損害其他良性指標的觀點。 如果真是因此 R 值低了或者說是不好了,那么大 R 觀點也就是荒謬的。不是嗎? 抱歉,直至 目前學院派的組合投資α-β 理論, 我是不大信的, 不論是其理論基礎還是操作方 法。在低正確率的情形下,又不得不作投資(比如一些機構(gòu)) ,那組合投資方法 是一種精神安慰。 如果在較高正確率的情形下,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 背著抱著都是肉,我就不信右腿割一塊肉,就從左胳膊找回來,如此反復最后還 增長可觀。 如果 TT 兄的大作能讓我洗腦,那就感謝不盡了。 下面引用由 sos 在 2004/03/21 09:27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悖論" 老師追求的是一致獲利的擴大 化 ... 呵呵,沒留神,sos 兄給我定性了。說起來,我與 TT 兄的差異有兩點,其一是

對大 R 觀點的理解和實際運用。TT 兄的觀點是對 Tharp 先生十分贊同。我的觀 點是大 R 觀點理論上不錯,實際運用時,是要靠尋找大 R 的前提-----正確率來保 證。問題是,不在于誰說過什么,你認為如何,而在于一種觀點是否可以正確的 反映市場客觀實際。如果與市場客觀實際沖突,那就無用。 第二個差異,是對 投資組合α-β 理論的看法。 下面引用由 tt 在 2004/03/21 08:38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Tharp 先生說的不錯,對成 功交易之路的尋找是對自我的尋找, 最終是否可以找到低風險觀念決定了一個交 易者的成功與否。 sos 兄,這就是我接受 Tharp 老漢的觀點后,不太喜歡 V.N.的原因,覺得 VN 等 人是草莽英雄。 ============================================================= ======= 下面引用由 tt 在 2004/03/21 08:38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有時候?qū)W習和訓練未必會對 存在錯誤理念和存在心理缺陷的人起到作用,沒有那么容易的。更何況,頭寸調(diào) 整只是成功交易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必要條 ... TT 兄,這個問題是可以通過后天努力和訓練解決的,既然是這樣,我們就不能 寄希望于市場參與者由于個體原因解決不了。相反,必須假定,既然這些是透明 的,所有的人都會解決這個問題。一句話,不能把勝算壓在其他市場參與者比我 們“毛病多”上。

………………………………………………………………………………………… …………………………………………………… yoyo2000: 從風險的角度來看,我更加傾向于悖論兄的觀點,畢竟,在收益相同的前提下, 沒有人愿意讓自己的風險變化劇烈。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方法能保 證一定的風險波動范圍,那么即使初始收益不是那么理想,也可以通過頭寸調(diào)整 來增加收益。簡言之,從收益的角度來看,悖論兄的觀點和 tt 兄的觀點都沒有什 么錯誤,畢竟少林和武當雖然風格各異,但是都不影響他們成為武林的代表。但 是從風險的角度來看,悖論兄的觀點,尤其從操作者的心理壓力來說,是要好一 些的。 但是,悖論兄完全否定多樣化的觀點,我卻持保留態(tài)度。采用多樣化有前提,就 是方法的期望和資金在某值之上。 首先要強調(diào)的是, 如果一個方法的期望是負的, 那么任何資金管理辦法都不能把它變成正的來賺錢,而任何一個正期望的方法, 都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最小資金額度供其回旋游刃, 否則即使是真的圣杯都有可 能讓人破產(chǎn):想像一下,一個 98%正確率,數(shù)學期望為 15 的系統(tǒng),卻因為資金 只夠承擔一次虧損,而首次交易就不幸發(fā)生了那 2%里邊的事情。。。 。。。多樣化 的前提也一樣。

而這個也是大多數(shù)人所忽略的。 一點淺見,供討論 ………………………………………………………………………………………… …………………………………………………………………………

金融悖論: 下面引用由 yoyo2000 在 2004/03/21 10:40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但是,悖論兄完全否定多樣化的觀點,我卻持保留態(tài)度。采用多樣化有前提,就 是方法的期望和資金在某值之上。 首先要強調(diào)的是, 如果一個方法的期望是負的, 那么任何資金管理辦法都不能把它變成正的來賺錢,而任何一個正期望的方法, 都必須有一個相對應的最小資金額度供其回旋游刃, 否則即使是真的圣杯都有可 能讓人破產(chǎn):想像一下,一個 98%正確率,數(shù)學期望為 15 的系統(tǒng),卻因為資金 只夠承擔一次虧損,而首次交易就不幸發(fā)生了那 2%里邊的事情。。。 。。。多樣化 的前提也一樣。 而這個也是大多數(shù)人所忽略的。

學院派的組合投資α-β 理論!=投資多樣化。 對投資多樣化的理解,我與您上述完全相同。

………………………………………………………………………………………… ………………………………………………………………………… yoyo2000: 想我有點理解悖論兄的意思了。tharp 的最大問題,我的理解是,沒有把各個因 素的前提條件解釋清楚, 而我們知道, 任何定律, 都有適用的前提條件或者假設, 不分場合的使用,是很多有用的東西卻導致失敗的直接原因??墒呛孟癫还苁谴?眾還是 tharp,都沒有把這方面的重要性進行必要的強調(diào)。至于 tharp 這樣做的動 機,呵呵,那就不好說了。在這一點上,我也覺得 tharp 的做法有點不是很負責。 但是他并沒有義務要那樣做。所以我們也不必過于指摘,或者在這個問題上過于 糾纏,關(guān)鍵是,讀者能從他愿意發(fā)表的東西里邊得到了多少東西,從而少走了多 少彎路?我想這個才是大家買他的書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這個角度來說,那本書我讀了不下四遍,每遍都有新的體會,因此,我覺得 書的價值還可以繼續(xù)發(fā)掘,而對它的指摘,還是就事論事,把問題的焦點放在挖 掘他不愿意發(fā)表的東西上比較好。 ………………………………………………………………………………………… …………………………………………………………………………

金融悖論: 對于有長期科研經(jīng)驗的人來講,像老 Tharp 還有國內(nèi)發(fā)表系列著作的一些人,無 論是為了一己虛名刻意混淆概念或剽竊他人的小把戲, 一眼就可看透實際上背后 是什么內(nèi)容,順手點出來罷了。這與書中的其他內(nèi)容是否有價值,并無關(guān)系。如 果因為老 Tharp 書中有可取之處,連老漢的“蒙汗藥”都看不透,那就等著被老漢 “蒙汗藥”翻倒吧。 ………………………………………………………………………………………… ………………………………………………………… tt : 今天到挺熱鬧的,我今天突然想或許我和兄是在持倉周期上有些差異,我個人的 操作習慣是基于日 K 線的長線趨勢跟蹤交易策略,而我一直認為金融兄也是基 于日線圖的交易策略,我想我可能有些先入為主了,或許金融兄是短線或波段類 的投資者,那么所以的分歧則很容易被解釋了,長線和短線的不同交易模式會對 投資理念產(chǎn)生非常大的差異,我們這點差異更算不了什么了,而如果金融兄也是 持倉周期可以達到 2-6 個月, 而且還有 70%以上的成功率, 那么就非常有意思了, 我當會向兄進行更深入的討教。 我想如果我的假設成立,那么你我對自由之路的認識差異則非常順理成章了,想 要讓看法一致亦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更接近于 Tharp 先生所倡導的投資模式,自 然理解起來也更容易,亦非常贊同 Tharp 先生的觀點,而兄與 Tharp 先生的投資 模式差異較大,自然對于 Tharp 先生的觀點有很大的疑問。但我仍然認為兄對于 Tharp 先生的指責理由并不充分,你我的理解必然會受自身思路的局限而理解能 力有限,如果因此而去批評作者本人,如果我是作者會感覺很是冤枉的: ) 關(guān)于組合投資或許我們的觀點仍然不同, 我個人對組合投資的理解與一般意義上 的組合投資理論亦有區(qū)別,我早想寫個關(guān)于資金管理的系列文章,只是由于組合 投資的幾個問題未被解決, 所以一直拖延下來, 現(xiàn)在問題基本解決, 思路也通了, 本來還在猶豫是寫還是不寫,就沖金融兄的真誠之處,文章一定盡快寫出來,我 偶爾在易發(fā)發(fā)帖,筆名 SUHUI,還希望與兄在帖子中共同探討。 ………………………………………………………………………………………… ………………………………………………………………………… 金融悖論: 老漢的“理論新奇之點”----大 R 概念,是出在邏輯上的錯誤,給學生們畫餅充 饑。與我們操作的時機因素關(guān)系不大。 市場本無長線, 短線獲利等慢慢捋長了也就變成了長線。 短線把握不好的 “長線” , 是一種生存很困難的風雨飄搖的“長線”方式。 市場上流行的“不做短線,只作長線”的觀點,背后的潛臺詞所反映的事實,也

有類似老漢所犯的邏輯錯誤。我就不多講了。 等待 TT 兄的大作。

………………………………………………………………………………………… ………………………………………………………………………… tt: 看來我的猜測是對的,而金融兄對于長線交易亦是非常陌生的,很多時候理論上 的探討和推斷所得出的結(jié)論是片面的, 看來我與金融兄在操作周期的認識上有本 質(zhì)上的差異,我自然也是長線交易的積極倡導者,金融兄是否注意到,我對短線 交易并不排斥,對高成功率低風險報酬比的交易模式亦完全認可,而金融兄對于 長線交易方式和低成功率高風險報酬比的態(tài)度是陌生的, 且在言語中帶出了否定 的觀點,我這么說并非想說我如何如何而金融兄如何如何,只是恕我直言,金融 兄并不缺乏聰明和才智卻欠缺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 對與己不同的觀點不應在理論上 的推斷后就斷然否定, 這對于追求市場真理的過程中應具備的態(tài)度而言是缺乏嚴 謹?shù)摹?很湊巧的是我正是金融兄所懷疑并否定的這種交易模式的倡導者和實踐者, 至少 到現(xiàn)在為止,這個實踐是成功的,思路也是清晰的,我自然與金融兄在這個問題 上產(chǎn)生了針鋒相對的觀點,如果我們的交易思路完全相反的話,我想金融兄對于 我的文章更多的可能是懷疑和否定,但不管怎樣,我既然承諾了就一定去寫,究 竟金融兄如何來理解我的文章還是看了再說吧。 ………………………………………………………………………………………… …………………………………………………………………… yoyo2000 : 呵呵,悖論兄不愧是吃腦子飯的,用詞比較犀利啊。 對于不同觀點,我的態(tài)度一向是“矯枉必須過正” ,沒有如聽炸雷的震撼,一般 人是不會那么快認識到新觀點的。起碼我覺得我還沒有那么 smart。 所以看 tharp 的書,對于他過分強調(diào) position sizing,我反而不是那么反感。 而你說的他對也是對系統(tǒng)非常重要的 timing 避而不談,而是一進來就直接假設 了一個好的 timing 的存在,我本來是不想說什么的,因為我還好能理解它的重 要程度,所以也不是很放在心上,或者說,在這個方面我并不能得到什么啟發(fā), 所以我早已經(jīng)把它忽略掉了。 而且,我還是那個觀點:只要不違法,書寫什么是作者的事情,他沒有義務把什 么都說得明明白白。別人怎么理解是別人的事情。書中的觀點,最多也都只能是 “有啟發(fā)” ,因此,對同一個觀點,不同層次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的。 不過,老哥熱心指出書的不足之處,這一點還是很不錯的,起碼我原來就不怎么 喜歡說,當然其中還有比較懶得發(fā)帖子的原因。。。 。。。 另外現(xiàn)在才知道 tt 兄的另外一個名字是 suhui,老哥的那幾篇有關(guān)交易的文章,

曾經(jīng)風靡一時啊,呵呵,也給我了不少啟發(fā)和印證,希望能繼續(xù)看到 tt 老哥的新 作。

………………………………………………………………………………………… ……………………………………………………………… 金融悖論:

TT 兄您又沒說準,我對長線一點不陌生。常言道“放長線,釣大魚”,但對金融 交易來講,當你甩下鉤時,根本就無法斷定你是否釣得上魚(成功率) ,更將無 法斷定您能釣上多大的魚(大 R) 。 上面存在兩個問題。一是,Tharp 的大 R 概念是否有上面我提到的邏輯錯誤。這 是一個數(shù)學和學術(shù)問題,也伴隨著可行性問題。即使在您的投資實踐里,發(fā)現(xiàn)過 大 R,十之八九是在事后發(fā)現(xiàn)的。因為,所謂大 R 不可能比成功的投資信號更容 易發(fā)現(xiàn)和判斷。 第二個問題是,我從沒認為投資時對于 R 值保持清醒判斷是不必要的,相反我 認為保持這種警醒的判斷是十分明智的。 我只是覺得,老 Tharp 把高成功率的難題(也能使回報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的重要因 素) ,說得無足輕重,把更難的后續(xù)課題(準確判斷 R 值)說得如探囊取物,是 犯了自欺欺人的邏輯錯誤。僅為標新立異這么做,非??尚?。 我沒有懷疑并否定 Tharp 這種大 R 交易模式,但對其倡導者(指 Tharp)刻意混 淆概念的做法,大加嘲笑。 (這里與 TT 兄倡導的“長線交易”無關(guān)) 我不懷疑您用此法賺到了錢, 我只想強調(diào), 如果您重視高成功率并把它落到實處, 您的回報會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不信的話,您自己仔細分析去。 如果說, 我對這種交易模式的負面感受的話, 就是這種方法的某種無奈。 應該說, 在所有有些無奈的方法中,它是最好的。 從短線中發(fā)現(xiàn)長線(獲利隨時間不斷增長的“短線”,并不斷用新的利潤擴大頭 ) 寸,能拿多長就拿多長。這就是我的“長線觀” 。我事前沒有任何主觀的判斷(有 概率估算)----它的 R 值有多大,利潤幅度由多高-----一切可遇而不可求,走哪 算哪。 我沒有老 Tharp 的那種本領(lǐng),能發(fā)現(xiàn)大 R,非大 R 不做。他有那本事,也就不寫 書搞培訓了。 都是 Tharp 老漢惹得“禍”,如果言語有沖撞,請海涵。 下面引用由 yoyo2000 在 2004/03/22 07:37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而你說的他對也是對系統(tǒng)非常重要的 timing 避而不談,而是一進來就直接假設 了一個好的 timing 的存在,我本來是不想說什么的,因為我還好能理解它的重 要程度,所以也不是很放在心上,或者說,在這個方面我并不能得到什么啟發(fā), 所以我早已經(jīng)把它忽略掉了。 ... 兄弟所言不錯,有一點您一定有體會,如果不質(zhì)疑,您不會比自己所接收的觀念

認識更深刻,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會看得更遠-----如果 Tharp 老漢也 足夠高大的話。

………………………………………………………………………………………… ………………………………………………………………………… yoyo2000:

悖論兄的理念,讓我想起有個人說的話(大意) :交易沒有長線和短線之分,只 有賺錢和不賺錢之分, 交易賺錢了, 用盈利獲取更多的盈利, 就是長線; 虧錢了, 及時出場,就是短線。比較符合“截短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原則。不過這里還 是有一個最小時間單位的區(qū)別,比如基于 4 hour bar 和基于 1 day bar 的 system, 很多東西是不一樣的,不知悖論兄的最小持倉時間是多長? 另外,老哥說的體會,我想看過一段時間書的人都會有的吧,呵呵(當然,看消 遣性讀物的不在此列)

………………………………………………………………………………………… ……………………………………………………………………………… 金融悖論:

誰這么說過,我不知道。在這里提及這個觀念,是要說明本無需刻意去做什么 短線或長線。 也是因為我的大概率成功率系統(tǒng)支持這種方式, 在數(shù)學上是合理的。 Tick bar 取決于我當時精力狀態(tài)適合交易頻度高一些還是低一些,反正對于不同 (您又會說這是那本書里講過,呵呵) 。 的 Tick bar,我的系統(tǒng)成功率都相對穩(wěn)定。 ………………………………………………………………………………………… …………………………………………………………………… yoyo2000 : 下面引用由金融悖論發(fā)表的內(nèi)容: Tick bar 取決于我當時精力狀態(tài)適合交易頻度高一些還是低一些。 您又會說那本 ( 書里講過) 。 ~~~~~~~~~~~~~~~~~~~~~~~~~~ 呵呵,我可不是什么調(diào)書蟲: )

我仍然覺得其實你們二位的有些觀念其實并不矛盾, 只是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定義 和理解可能。。。 。。。 比如悖論兄的“建立在短線之上的長線” (暫且這么說,呵呵,為表達的方便, 勿怪) ,從收益的角度來說,就是長線,從風險的角度來說就是短線。

而 tt 兄說的做長線獲取大額利潤, 其實也就是從收益的角度來說的, 當悖論兄做 成“長線”的時候當然也會有大額的利潤--也就是大 R; tt 兄遇到那些證明是 而 虧損的交易, 立即出場, 這個持倉的時間, 相對于剛才的“長線”, 不就是短線嗎? 而當悖論兄在經(jīng)過若干次交易之后回頭總結(jié),當然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的那些大 R 的交易。只是這種機會可遇而不可求。 綜上,得證: )

………………………………………………………………………………………… …………………………………………………………………… 金融悖論 : 哈哈哈哈。還是 yoyo2000 兄旁觀者清,思路轉(zhuǎn)的快,一定是個“短線”好手! 我是覺得,R 字當頭的投資方法很智慧的。只是這種機會可遇而不可求。 我嘲弄老漢混淆概念,讓 TT 兄誤以為我有門戶之見,否定“掌門人”倡導的投資 方法。 好的就是好的,有毛病就是有毛病。只要深入分析,都是清楚了然的。 能獲利的方法,有時如果深入探究,方法得當,潛力還是很大的。不必因為“掌 門人”的言語,混淆了視線,限制了思路。 如果說,臺兄的那本書上說“放膽贏利” ,那我就說“放膽思考吧”“海闊憑魚 , 躍,天高任鳥飛” 。

………………………………………………………………………………………… ………………………………………………………………………… yoyo2000:

現(xiàn)在回頭看看,tt 兄的方法,也就是尋找大 R 的方法,實際上隱含了個前提,就 是方法捕捉到這類事后才知道的、可遇不可求的機會,是具有一定穩(wěn)定性的。 可是首先既然是可遇而不可求,那么我們也就無法知道這個機會什么時候能到 來,如果運氣好,可能會連續(xù)遇到,這個時候反映在收益上就是處于績效的“頂 峰”時期,反映在資金曲線上就是,curve 連創(chuàng)新高,可是當機會老不來的時候, 反映在交易上就是連續(xù)虧損, 反映在資金曲線上就是發(fā)生較大的資金回撤。 因此, 這個方法實際上對于風險和交易者的心理要求都比較高。 尤其在采用了滾動式的 資金管理方法之后。比如: 假設最簡單的情況,擲硬幣,猜對+2,猜錯-1。大家可以結(jié)合自己交易的情 況來將其中的意思具體化。 假設經(jīng)過十次的 gambling, 有如下結(jié)果:2 2 2 -1 -1 -1 -1 2 2 -1 ,凈盈利是5,max DD=-4,好像還不錯,是嗎? 可是等等, 讓我們來看看如果我們采用 “盈利則擴大頭寸, 虧損則減小頭寸” 的“黃金定律”來看看結(jié)果如何。假設每次盈/虧之后頭寸增加/減少1,則最后 利潤由最高峰的 的結(jié)果雖然仍然能夠盈利5, 但是 Max DD 卻增加到了-10:

12飛流直下到2!(6 倍的變化) 呵呵,這個可是非??简炄诵睦硭刭|(zhì)的。并 且我們要注意到,這是個方法的標準期望收益為 0.5 的一個非常具有盈利潛力的 系統(tǒng),并且它經(jīng)歷的連續(xù)虧損次數(shù)也只不過是4次而已,聯(lián)系到條件沒有那么好 的實際的交易。。。 。。。 而悖論兄的偏重成功率的方法,從最基本的每次交易一手的資金管理辦法來看, 也許單次交易的收益不會太高,但是,首先,這個只是一個比較糟糕的情況,正 如悖論兄說的,沒有確切的證據(jù)證明單次收益與成功率之間必然存在負相關(guān)關(guān) 系。而且,高的成功率也就意味著在同一資金管理辦法下更少的虧損次數(shù)和資金 回撤,也就是其資金曲線更加平穩(wěn),從而風險更小,這個時候收益通過頭寸調(diào)整 一樣能夠得到有效的放大。 這里看起來似乎悖論兄的思路要好一些,但是且慢,正如悖論兄說的,尋找這種 方法的難度要大得多。因此這里還有一個投入成本的問題,也許有的人認為難以 找到, 或者覺得在尋找的過程中由于失敗導致的成本積累+不采用前一個方法導 致的錯失機會的機會成本過于龐大,可能就會采取前一種方法。。。 。。。 亂彈,呵呵,供討論。

………………………………………………………………………………………… ………………………………………………………………………… 金融悖論:

No,No,No,No!樓上兩位兄弟的討論在我“強調(diào)成功率”問題上被前面討論的表面 現(xiàn)象誤導了。 我點出老 Tharp 刻意淡化“成功率”的邏輯錯誤,并不意味著我“強調(diào)成功率”最重 要。我只是在老漢混淆概念的情況下“強調(diào)成功率”,客觀地指出,在數(shù)學上,成 功率是一個能起到幾何級數(shù)增長作用的因子。 至于我的完整觀點, 借用一句古語 “法乎其上, 得乎其中; 法乎其中, 得乎其下” 。 這里,大 R 可比作“上”,成功率可比作“中”?!吧稀笔且柚爸小眮韺崿F(xiàn)完成的。 我現(xiàn)在也只能較滿意地做到“中” ,還正在各種“運氣”里摸索“上”的脾氣。 我確實覺得,R 字當頭的投資方法很智慧。只是對我來說,這種機會仍是可遇而 不可求。所以,目前只能暫居固守其中。 如果用科技例子來說明,就好比大 R 是一種高當量導彈,成功率則是精確制導 系統(tǒng),兩者依存關(guān)系就是這樣。沒有成功率保證,高當量導彈就是盲彈。但是沒 有大 R 就不會有“駭世驚人”的業(yè)績, 而有了成功率保證就可以穩(wěn)定地取得驕人業(yè) 績。 大 R 方法就好像是一種曲線的理想漸近線,可以無窮逼近,但永不相交。 yoyo2000 兄的討論和結(jié)論,切入實質(zhì)問題-----方法選擇的現(xiàn)實導向。 @能否冒昧地問兩位同一個問題:賺錢重要,還是保本重要? 答:我們?yōu)槭裁催€能在這里討論?(前提)

………………………………………………………………………………………… ……………………………………………………………………………… tt: 關(guān)于大 R 為可遇不可求這個觀點,我本人持否定態(tài)度,趨勢跟蹤系統(tǒng)目的是捕 捉趨勢,而我們知道,任何市場都存在趨勢,且在優(yōu)秀品種中,趨勢的出現(xiàn)相當 穩(wěn)定,比如大豆每年至少要出現(xiàn)一輪可以產(chǎn)生足夠幅度盈利的行情,而在組合投 資的情況下,所產(chǎn)生的交易機會會隨著交易品種的增加而同步增加,在更大的范 圍內(nèi)捕捉趨勢并有足夠的交易機會使投資在低風險下產(chǎn)生足夠的回報, 這正是提 倡組合投資的原因所在,對于一個趨勢跟蹤類型的投資人而言,不了解組合投資 的巨大益處而將目標鎖定在挖掘單一市場的利潤上,是不可思議的,我也正是從 這一點推斷出金融兄是短線交易類型。 大 R,究竟這個 R 有多大,沒有人知道,也許只有 3R 也許會有 20R,沒有任何 辦法可以知道這一點, 只有在趨勢結(jié)束之后才可以知道自己究竟產(chǎn)生了多大的利 潤,例如當前的大豆上升趨勢,現(xiàn)在根本無法判斷會產(chǎn)生多大利潤,從這一點來 說,超級的大 R(20R 或更大)的確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對于一些 5R,10R 這 種幅度的利潤來說,在組合投資的前提下出現(xiàn)頻率是較為穩(wěn)定的。 我絕沒有和金融兄進行門派之爭的意思,在保持開放態(tài)度的前提下,這種爭論是 很膚淺的, 金融兄屬于 Tharp 先生所提到的高可靠性, R 水平的那類型投資者, 低 也是我所提到的短線投資者,而我則屬于低可靠性,高 R 水平的那類型長線投 資人, Tharp 先生亦在書中提到其各種論述是建立在趨勢跟蹤系統(tǒng)這一類型基 而 礎上的,你從書中的圖表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只有日 K 線而沒有任何短線交易者所 使用的分時圖, 所有圖表中的標記都說明了 Tharp 先生引用趨勢跟蹤系統(tǒng)來說明 問題。包括 Tharp 先生所采訪的兩位基金經(jīng)理人也是趨勢跟蹤的投資類型,而金 融兄所習慣的交易模式在 Tharp 先生的書中僅做了有限的提及, 自然金融兄就產(chǎn) 生了基于推斷基礎上的質(zhì)疑,更進一步對 Tharp 先生個人產(chǎn)生了疑問,對于金融 兄對 Tharp 先生的評價以及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大 R 是否是畫餅充饑, 僅僅是因 為金融兄自身投資思路的限制而產(chǎn)生的有限理解所致,推斷及質(zhì)疑是缺乏嚴謹 的,我本人在這個問題上仍然是否定態(tài)度。 我本人曾在從前的帖子中有過長線和短線關(guān)系的簡單敘述,并提倡進行長線交 易,在與網(wǎng)友的交流當中亦提倡長線交易,我本人是從 2 年半前開始長線交易并 開始進行趨勢跟蹤系統(tǒng)的研究和實踐, 我無法理解認為自己是長線交易理念的倡 導者和實踐者概念混淆在哪里,并愿聽其詳,而金融兄對于與自己真誠交流的人 “大加嘲笑”讓我感到一頭霧水之時亦非常失望, 如果是因為我太過直白的語言而 使金融兄產(chǎn)生出近乎失態(tài)的話語, 那么我愿意收回所有讓兄感到不快的言論并真 誠道歉。 我希望與金融兄的討論是理性而愉快的,如果將情緒加入其中,那也就是討論該

結(jié)束的時候了,任何人都不希望一場有意義的討論最后不歡而散,如果金融兄沒 有其他的問題,這就是我最后一篇回帖了,我們有緣再相會。

………………………………………………………………………………………… ………………………………………………………………………… 金融悖論:

下面引用由金融悖論在 2004/03/22 08:04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我沒有懷疑并否定這種交易模式,但對其倡導者和實踐者刻意混淆概念的做法, 大加嘲笑。 ------您從上下文看看,那一句不是針對老漢的?您能賞光我高興還來不及呢!我 哪里會對您說那么放肆的話呢?“實踐者”一詞拷貝搬家不當,致歉。

哈哈哈,誠惶誠恐,抱歉抱歉,圖省事,我那句是從你的段子里拷來的,沒細看 --------“很湊巧的是我正是金融兄所懷疑并否定的這種交易模式的倡導者和實踐 者,......” 萬分抱歉地更正: 我沒有懷疑并否定 Tharp 大 R 這種交易模式,但對其倡導者(指 Tharp)刻意混 淆概念的做法,大加嘲笑。 (與 TT 兄倡導的“長線交易”無關(guān)) ============================================================= ========== “金融兄屬于 Tharp 先生所提到的高可靠性, R 水平的那類型投資者, 低 也是我 所提到的短線投資者”。 -------TT 兄大概因為看到我摘錯的那句話生氣了,連我后面的段子也無心看了。 我哪里是您說的那樣?您可真是夠執(zhí)著的,怎么認準了我是那種類型,就一口咬 定了呢?從前面的討論看,您認得并不準?;蛘哒f開了,您不用先定性我是哪種 類型的,您就說說我對 Tharp 老漢的分析錯在哪里呢?

下面引用由 yoyo2000 在 2004/03/23 00:31a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因此這里還有一個投入成本的問題,也許有的人認為難以找到,或者覺得在尋找 的過程中由于失敗導致的成本積累+不采用前一個方法導致的錯失機會的機會 成本過于龐大,可能就會采取前一種方法。。。 。。。

yoyo2000 兄的這段話,道出了多數(shù)長線方法選擇者的實情。 ============================================================= === “不了解組合投資的巨大益處而將目標鎖定在挖掘單一市場的利潤上, 是不可思 議的,...... ,但對于一些 5R,10R 這種幅度的利潤來說,在組合投資的前提下出現(xiàn)頻率是 較為穩(wěn)定的?!?也許就像 yoyo2000 兄講的“分散化投資”情形一 --------兄所言“組合投資”的概念, 樣,問題詳細解開,原來大家都理解得差不多。愿聞其詳。 我相信,現(xiàn)今的市場生態(tài)由于交易電子化已發(fā)生某種質(zhì)的變化,一天的 4-5 個小 時里,有時能大幅走兩個來回同時伴有可觀的成交量。呵呵,根據(jù)日圖投資是不 是危險了點兒? 從交易者自己有較高成功率的那一種最小時刻級別 (無論是 5min、 15min、 30min、 60min、 day) 開始, 發(fā)現(xiàn)短線機會 (您不一定必須交易) 等待利潤增長發(fā)展成“長 , 線”, 這將是今后交易方式的主流方向, Programming-Trading 必然采取的方式。 即 ============================================================= = “對于金融兄對 Tharp 先生的評價以及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大 R 是否是畫餅充 饑,僅僅是因為金融兄自身投資思路的限制而產(chǎn)生的有限理解所致,推斷及質(zhì)疑 是缺乏嚴謹?shù)?,我本人在這個問題上仍然是否定態(tài)度?!?------- 大 R 是不是畫餅充饑,不論從常識、還是從數(shù)學推理、還是市場現(xiàn)實,都 可以得到說明。 老 Tharp 要是誠實的話, 就該告訴他的學生------“高成功率有難度, 我們可以“繞” 著走,假如上帝足夠善良的話,會給我們幾次大 R,要堅定信念,耐心捕捉,逮 著了也會有正期望,不過..........(他不講了,如果上帝不給大 R,那就只好空歡 喜了,請忍受連續(xù)撲空的損失)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有幸發(fā)現(xiàn)高成功率,那將 帶給您現(xiàn)有基礎上的幾何式增長回報! (高成功率+大 R)*健康交易心理==圣杯 --------假如您,親愛的讀者,您交易心理沒有毛病的話?!?當然,老 Tharp 沒義務這么講,前面哪個弟兄這么說過。不過,我們根本不用管 老漢講過什么,沒講過什么,來影響我們的思考。 我們可以從常識、或從數(shù)學推理說明,大 R 是不是畫餅充饑,就不贅述了。TT 兄所舉的大豆例子,盡管盈利,說實話遇到 大 R 或 3R、5R 是運氣,并不足以 說明 Tharp 方法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如果此法根據(jù)日線在天膠使用的話,恐怕十 之八九還沒等到大 R 出現(xiàn),就已出局了。市場是由人來影響的,哪天莊稼轉(zhuǎn)移, 不給大 R 了(上帝也沒說一定要給大 R 或 3R、5R 或何時給) ,Tharp 方法豈不 就連續(xù)凈虧下去了,而且不知何時是盡頭?!老漢沒有嚴肅的告訴讀者,上帝不 給大 R 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在哪里等待與何時等待大 R 是靠碰運氣的,其發(fā) 生的概率遠比成功率低許多。所以,我說老漢在賣“蒙汗藥”。對于老漢說得天花

亂墜的“好方法”, 還得從常識和其存在的有限條件考察一下, 就不難知道其虛實, 從而進行明智的矯正,取其精華。 不過,TT 兄我還是得恭喜您,能穩(wěn)定地逮著大 R,您是我遇到不多的好運氣的 人。 ============================================================= ======= 最后,還是想請 TT 兄開釋一下“投資組合”的概念------似乎您是在期貨中使用。

………………………………………………………………………………………… ………………………………………………………………

金融悖論: 您從文中可以看出,TT 兄是個信念執(zhí)著堅定的人,十分崇拜 Van K. Tharp 先生, 見我如此嘲弄老漢, 他是來說服我的。 他不大關(guān)心別人是在分析什么, 怎么分析, 只關(guān)心結(jié)論??上?。如果我的一系列推斷動搖了他的交易信念根基,即使沒有意 外插曲,最后也會被 TT 兄叫停的。的確,他適合做所倡導的長線,包括持有信 念。實際上,我對低概率的情況下,能忍受一連串嘗試堅持下去等得正果,是非 常感興趣的。------這如同堅持連續(xù)系統(tǒng)交易 1000 次一樣,近乎是奇跡。 很可惜,交流才會更多地碰撞出思想火花來。

………………………………………………………………………………………… ………………………………………………………………………… yoyo2000: 我覺得 tt 兄的不少觀點都閃耀著智慧的火花。 只是希望他的關(guān)于投資組合的文章 也不要夭折了: ) 哈哈,老哥也是很嚴謹啊,對自己的發(fā)言潤色了又潤色,我也只好不斷的修改, 免得出現(xiàn)回應失當?shù)那闆r 我是跟老哥表述中的類型正好相反:我不怎么關(guān)心最后的結(jié)論,因為其中除了有 不少嚴謹?shù)倪壿?,也包括了作者自身的性格或者思考傾向。我更加關(guān)心開始分析 的起點、基礎和中間分析的過程。我覺得這個過程更加有價值,有了過程,結(jié)果 自然就出來了。 所以很愿意跟老哥討教、交流。

………………………………………………………………………………………… ………………………………………………………………………………

tt :

金融兄這個誤會實在有些離譜了,以至讓我對兄的為人產(chǎn)生了疑問,其實大家的 觀點在你來我往中已經(jīng)很清晰,我想再討論下去也是無謂的糾纏了,你我所選擇 的不同投資思路亦可以說明你我性格上的差異, 自由之路中有關(guān)于長線和短線交 易的優(yōu)劣比較,金融兄不妨去回味一下,我通常將所有基于日線圖時間架構(gòu)以下 的投資類型稱為短線交易,不知道兄為何不愿意承認這一點,其實我對如何產(chǎn)生 高于 50%的成功率的投資方式非常陌生,亦如兄無法理解高 R 乘數(shù)的交易模式 是如何進行成功交易。我最后想做的解釋是:只要存在趨勢,就存在高 R 乘數(shù) 的獲利,反之如果高 R 乘數(shù)不存在,則趨勢亦不存在,高 R 乘數(shù)盈利是否存在 的問題是趨勢是否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正是趨勢跟蹤理念是否有效的問題。 我本人一年在單一品種市場的交易次數(shù)只有 3-7 次, 可能不及您一周甚至一天的 交易次數(shù),這對于短線投資人來說亦是難以理解的,從這個差別來看,兄可以想 象得到你我的理念會有多大的差異,溝通上又會有多么困難。兄對于趨勢跟蹤理 念的認識上有相當多的錯誤,這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您僅僅是在做推斷,我的思 維習慣則是很少做理論上的推斷而直接進行實驗進行思路的驗證, 從我的思維習 慣而言,我從不信任僅僅由推斷而產(chǎn)生的結(jié)論,這也算是我們的一個差異吧。 有感于金融兄的誠意,我有必要回這最后一帖,至少我所不愿看到的局面沒有發(fā) 生, 和金融兄的討論盡管在溝通和思維習慣上遇到了障礙, 但整個過程是愉快的, 我也搞清楚了在看金融兄譯注時所產(chǎn)生的疑團,討論總是有所收獲的。 YOYO2000 的思路與一年前相比的確成熟了許多,我的承諾是一定會兌現(xiàn)的, 易發(fā)現(xiàn)在人氣不足,還是希望朋友們多多支持,我的帖子亦只在易發(fā)發(fā)表,如有 興趣可以關(guān)注。

………………………………………………………………………………………… ………………………………………………………… 金融悖論: 呵呵,上面對 Tharp 老漢錯誤邏輯的討論是脫離市場的純粹“推斷”嗎?我們并不 是在討論您的“長線投資”方法如何,而是 Tharp 方法。您是堅定地把兩個問題攪 在一起,讓人感到質(zhì)疑老漢的錯誤邏輯,就好像在否定您的方法一樣。 您確實是讓人感到,不大關(guān)心別人是在分析什么,怎么分析,只關(guān)心結(jié)論。 我相信 Tharp 方法可以一年在一兩次投資中賺錢(不是不足 30%的成功率嗎),也 更知道其中隱含的不平衡的風險。開始認為趨勢來了逐漸下大頭寸,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錯 了,幾回下來結(jié)果不言自明。下小頭寸雖安全可回報不厚。兩難。

下面引用由 yoyo2000 在 2004/03/23 00:31a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因此這里還有一個投入成本的問題,也許有的人認為難以找到,或者覺得在尋找 的過程中由于失敗導致的成本積累+不采用前一個方法導致的錯失機會的機會 成本過于龐大,可能就會采取前一種方法。。。 。。。

yoyo2000 兄的這段精彩的分析,道出了多數(shù)長線方法選擇者的實情。 并不存在子趨勢或稱短趨勢把握不準,而大趨勢就容易把握的道理。等人發(fā)現(xiàn)所 謂趨勢的時候,價格早跑出兩站地了。市場參與者都說一定要做大趨勢,可市場 有 85%以上的參與者賠錢。TT 兄是極為幸運的投資者。 從“微觀跟蹤宏觀”不拘泥于某個大小時段的信號圖,逐漸積累,遇小檢小,積 大收大,那個回報好,不言自明。即時投資利潤不斷積累,轉(zhuǎn)為隔日持倉進而多 日持倉,當然不會僅根據(jù)分時圖決定去留,這一切在交易系統(tǒng)上都明確地顯示出 來。真是無所謂短線或長線。這些前面已討論得很詳細了,TT 兄似乎沒看到就 得出上面相反的結(jié)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 Tharp 老漢的“蒙汗藥”麻翻的人越多,會有更多的人明白老 漢在通往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上留下了用鮮花掩蓋的陷阱, 讓眾多讀者空歡喜一 場。

………………………………………………………………………………………… ……………………………………………………………………………… 金無缺: TT 兄,我贊同你的投資理念,但就一些具體問題上想和您進一步探討。 1、關(guān)于成功率的問題,你和金融兄在理解定位上可能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我本 人的理解是:金融兄定位在成功交易(總交易次數(shù)-止損退出交易次數(shù))占總交 易的百分比;tt 兄定位在捕捉大 R 的成功率。金融兄所定位的成功率是制訂交易 系統(tǒng)的重要參數(shù),而 tt 兄所定位的成功率是評價一個交易系統(tǒng)優(yōu)劣的重要參數(shù)。 2、對于一個長線交易系統(tǒng)來說,它的最主要功能是在最小傷亡下(風險可控條 件下)最大限度地捕捉并跟蹤趨勢(大 r) 。就這一點上來說,交易成功率是保證 系統(tǒng)良好運行的必要條件,怎么能說“成功率越高,贏利 r 倍數(shù)越小”?我想或許 你對成功率定義的使用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3、對于一個短線交易系統(tǒng)來說,由于追求低 r 值,而相應的止損額度很難無限 制減小,這必然要求其是高成功率的系統(tǒng)(至少大于 51%) ,否則便沒有使用價 值。金融兄是基于短線的交易理念出發(fā),必然追求高成功率。至于金融兄上文所 說的短線積累為長線,我認為缺乏可操作性,戰(zhàn)略上的模糊不清必然造成戰(zhàn)術(shù)上 的無所適從。 誠如金融兄所言, 實現(xiàn)高成功率操作難度極高, 我無意評價長線和短線孰優(yōu)孰劣,

但我更推崇長線交易系統(tǒng)。對于短線交易系統(tǒng),在計算機程序化交易條件下才能 發(fā)揮最佳效果 這是由于人工交易受情緒、體力等影響難于取得理想效果。 然否,請二位仁兄指正。

………………………………………………………………………………………… …………………………………………………………………………………… 金融悖論: 這里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也是 Tharp 老漢刻意模糊的。 1。R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大程度上是莊家決定的。上帝不給大 R 這種可能性 是很大的,在哪里等待與何時等待大 R 是靠碰運氣的,其發(fā)生的概率遠比成功 率低許多。 2。高成功率,那將帶給您現(xiàn)有基礎上的幾何式增長回報。 上述兩點數(shù)學和市場都支持。 在系統(tǒng)交易方法里,追隨趨勢轉(zhuǎn)化為追隨系統(tǒng)進行交易,不存在戰(zhàn)略上的模糊不 清必然造成戰(zhàn)術(shù)上的無所適從的困難。 也許 Tharp 方法過去曾盈利,說實話遇到大 R 或 3R、5R 是運氣,并不足以說明 Tharp 方法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那天無效是沒有預兆的。而且,嘗試 Tharp 方法, 市場品種太活躍不行,太不活躍也不行,品種合適不合適不知道,品種什么時候 變得不合適也不知道。呵呵,如此能經(jīng)得起多久試驗。老漢的方法要當心!我只 希望讀了這段帖子,來年被老漢麻翻的網(wǎng)友少些便好。 我想金無缺兄的疑惑,根子就在于此。

………………………………………………………………………………………… ……………………………………………………… yoyo2000: 這里我想作一點補充說明: 一般的 3R,對于一個成功率為 30%的 system,平均來看,每 10 次交易,三個成 功的交易必須每次盈利 2.5R 以上,才能保證算式上的盈利,而如果考慮交易的 理論現(xiàn)實差距, 這個盈利的平均幅度應該在 3R 以上。 而如果要加入 position sizing 和資金管理,這個盈利就有更大的要求了,簡單的估算(很不精確,呵呵,希望 不會成為各位反擊的缺口) ,平均盈利為 5R 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差不多是 tt 兄 普通大 R 的程度,也正好是悖論兄達到盈利要求的程度) 。 關(guān)于悖論兄的大 R 的定義,應該是 tt 兄的超大 R 的定義是一致的。而關(guān)于悖論 兄的大 R 和 tt 兄的超大 R,雙方都承認是可遇不可求的了,呵呵。 …………………………………………………………………………………………

…………………………………………………… johnyj: 我一直比較贊同金融悖論的看法,這大概也是所有常做短線的交易者的必然結(jié) 論。談談我對長短線的看法。 當前國際范圍內(nèi)金融市場波動加劇, 我覺得原因在于計算機程序化交易和資金周 轉(zhuǎn)周期的縮短。 實質(zhì)上我認為是現(xiàn)代生活的節(jié)奏加快造成了人的反應速度都在提 高,投資觀念也在改變,不再象以前老一輩的滿足于投資長線,而是“一萬年太 久,只爭朝夕” 。而目前在短線周期上的規(guī)律性比較強,是可能是因為全球化, 大批主力資金都具有類似的操作系統(tǒng),從而造成了系統(tǒng)交易的自我驗證效應。 技術(shù)上,我覺得混沌的說法比較好,各個尺度上遵循的模式是相同的,無論短線 長線,理念共通。 從統(tǒng)計學來說,幾十次連續(xù)一致的操作才能證明一種方法是否有效,對于短線來 說,只要不到幾個月就能滿足這個條件,就可以經(jīng)常機動靈活地改變策略來適應 市場的變化。 而對于長線, 等到證明一種方法是否有效, 恐怕幾十年已經(jīng)過去了。 當然在長線上也不能說沒有其他的驗證績效的方法,但既然時間上走不了那么 遠,那么就只能在操作次數(shù)上做到盡量多,典型的就是基金的方法,買幾十種產(chǎn) 品,等待驗證自己的看法,是以金錢換時間,需要的資金量就比較龐大了。 當然了,如果不用統(tǒng)計學,也行,那就不是科學而是藝術(shù)的范疇,只要能達到滿 意的結(jié)果,也是很值得別人羨慕的。正如一句話所說的,資金管理的目的不是讓 人獲利,而是讓人能夠撐到大機會的到來。誰又能說自己這一生不是依靠各種各 樣的機會走過來的呢。

………………………………………………………………………………………… ………………………………………………………………

金無缺:

我認為, 是選擇追求高勝率為主的交易策略, 還是選擇追求大 r 為主的交易策略, 是一個嚴肅的投資理念問題,如果你是嚴格一貫地執(zhí)行某一交易體系的交易者, 你就必須要面對和回答這個問題。 我贊同金融兄的對巨大單次交易盈利機會的“可遇不可求”的態(tài)度。對于交易者 來說, 生存是前提, 他必須在風險可控制的條件下追求盈利, 也就是在盡量少錯, 盡量小錯的前提下,盡力捕捉低風險的投資機會。這也客觀上決定了交易者必須 對巨大單次交易盈利的“可遇不可求”的投資哲學。 依我的看法,tt 兄可能更看重“可遇”條件下的可操作性問題,金融兄可能更看重 “不可求”條件下的可操作性問題。問題是在“不可求”條件下,怎么解決“遇著了”

的處理問題, 這是設計交易系統(tǒng)所面臨的困難, 也是交易系統(tǒng)所必須解決的課題。 也正是由此產(chǎn)生了長線、短線的交易策略,金融兄譯文中 charp 對這一問題的態(tài) 度,以及 tt 兄、金融兄對這一問題持不同意見的討論等等。下面我逐一就上述問 題與諸位仁兄做一下探討。 一、依金融兄譯文 charp 的觀點(我還未通讀過 charp 的原著,但對系統(tǒng)交易有 過長期的思考和實踐, 大概不影響與各位討論吧?) charp 認為追求大 r 要比追 , 求勝率更可靠。我認為 charp 有諸多不妥之處:1、charp 解決了止損設置的問題, 即必須設置 r 值。其實拋開勝率不說,單 r 值設定為多少就是一個巨大的困難。 我想有一定交易經(jīng)驗的投資者一定能認識到這個困難, 因為它必須實現(xiàn)分析與操 作的對接問題。而在對接過程中又必須解決好心理壓力的問題。2、charp 對勝率 不很看重,甚至忽略(noing for) ,體現(xiàn)了 charp 的非交易者的態(tài)度,也就是追求 盡量對的前提下盡力捕捉大 r。追求盡量對是以分析者的角度出發(fā)的,交易者大 概只能夠做到“盡量少錯,盡量小錯”,charp 的理念實質(zhì)上體現(xiàn)了“以追求到的個 別巨大盈利彌補多次虧損”的策略,這顯然是錯誤的。3、拋開金融兄所言“追求 勝率已是很困難, 更別說對趨勢長短的把握”, 值的設定就是一個極富挑戰(zhàn)性的 r 課題,不知 charp 是怎樣解決這一問題的?由于未通讀 charp 原著,不便做過多 的討論。 二、純短線的交易策略。這里定位的短線,區(qū)別于金融兄所說的“在短線獲利基 礎上盡量持有,從而變?yōu)殚L線” ,也不同于克羅所談的“在獲利的頭寸上我保持 長線,在虧損的頭寸上我是短線交易商” ,克羅的思想實質(zhì)上體現(xiàn)了長線交易策 略,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cut loss short,let rofit run) 。我 這里所說的純短線是指盡力追求短期波動,即在有操作空間的前提下,捕捉盡量 多的交易機會。由于其交易空間有限,并且 r 值不能無限減小,必然要求純短線 的交易策略是高勝率的(若小于 51%則沒有使用價值) 。這就要求持這種交易策 略的交易者必須追求高勝率,并且用增加交易次數(shù)來累積微小利潤。由于交易者 的情緒、智力、體力的穩(wěn)定性是有限的,所以采用人工交易的方式是不可靠的。 采用計算機程式化交易后,穩(wěn)定性會大幅度提高。1、在價格進入趨勢狀態(tài)后, 它會進入低效率工作狀態(tài)。 這是由于其追求高交易次數(shù)必然被一系列的急速跳空 拋出市場,它要再度進入市場必須以一系列的踏空為代價,這就決定了它在趨勢 狀態(tài)下的工作效率必然是低下的。需要強調(diào)的是,在趨勢狀態(tài)條件下,它的風險 并沒有有效降低,在行情突發(fā)逆轉(zhuǎn)時,它也有可能被困在限價區(qū)域(長跌停板) 里。2、在價格進入盤整狀態(tài)條件下,能夠比較有效率地進入工作狀態(tài)。 三、關(guān)于金融兄所說的交易策略(在純短線的基礎上,對盈利的頭寸盡量持有) 。 這種交易策略在理論上或許是可行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是很難實現(xiàn)的。 1、在趨勢狀態(tài)條件下。由于追求盡量多的“折線”,必然是以提高交易次數(shù)為手 段來積累利潤的。當價格突然加速或逆轉(zhuǎn)時,一旦你出局,再入局時,你會發(fā)現(xiàn) 你會踏空很多, 很多的足以致使“折線拉直了比直線短很多”。 當趨勢了結(jié)的時候, 你會發(fā)現(xiàn)你所追求的目標和實現(xiàn)的回報,實際上是處于一種南轅北轍的狀態(tài)。 2、金融兄所言“追隨趨勢轉(zhuǎn)化為追隨系統(tǒng)進行交易”,實際上就是把這種困難交 給系統(tǒng)去解決。其實系統(tǒng)此時是最難的,因為你要求他必須實現(xiàn)兩點: (1) 、追 求盡量多的直線(2) 、緊跟趨勢不被振蕩出局。由于價格短的期隨機性存在,市 場不會配合系統(tǒng)工作。相反,為了實現(xiàn)零和博奕(Zero-sum game)的目標,它 更多的時候是破壞和阻撓系統(tǒng)工作。在這種惡劣的工作條件下,系統(tǒng)幾乎不可能 這就和讓它在往南走的同時又要向北產(chǎn)生位 實現(xiàn)既要求“折線”又能夠追隨趨勢,

移一樣困難。值的一提的是,這種困難不能對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得以有效解決,而通 過投資組合也僅能有效解決偶然風險(利潤) ,對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風險(利潤)無效。 由于追求目標的相互不可實現(xiàn)性,必然使系統(tǒng)風險加大,你有時在 3r、5r 的距 離上止損出局。 3、在盤整狀態(tài)條件下,金融兄所說的系統(tǒng)是處于較好的工作狀態(tài)的。這種有效 率的工作狀態(tài)不是系統(tǒng)自行解決的,而是在市場“強迫”下解決的。因為這時市場 不給出趨勢,系統(tǒng)自然也就無可選擇地放棄了追隨趨勢這一目標,而把精力集中 在追求盡量多的“折線”上。這種被迫的條件接受使其達到暫時性的“戰(zhàn)略意圖明 確”,從而使其在戰(zhàn)役水平上取得局部的勝利。一旦進入趨勢狀態(tài),系統(tǒng)馬上又 會進入“戰(zhàn)略意圖不明確”狀態(tài),必然的結(jié)果是回報率明顯降低,風險明顯加大, , 系統(tǒng)進入低效率、高風險工作狀態(tài)。 4、持這種交易策略的交易者為了追求“呈幾何增長的回報率”,必然想方設法提 高勝率。同時也只有提高在有效工作狀態(tài)下的勝率,才能抵抗在低效率工作下的 風險。所以,為了提高勝率,唯一的解決辦法是對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再優(yōu)化。由于其 投資戰(zhàn)略上的不明確, 優(yōu)化的結(jié)果又必然使可操作性進一步降低和趨勢狀態(tài)下的 風險進一步加大。最終必然會在過度追求勝率和追求幾何增長回報之間形成悖 論。解決問題的出路大概只有兩條: 、更換投資理念,開發(fā)新的交易系統(tǒng)(2) (1) 放棄客觀化的交易體系,采用藝術(shù)化的投資理念?;蛟S還有別的辦法,以后可以 專項展開討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回到情緒化的交易方式是絕對行不通的。 5、關(guān)于金融兄所言“一個長線干部,經(jīng)過三個梯隊培養(yǎng)”。我想是這樣的,在以 物欲為主要人生追求目標的機關(guān)里,十個梯隊也很難培養(yǎng)一個廉正干部,在錯誤 的投資理念指導下交易里, 我不得不為為你所培養(yǎng)出的長線干部們的健康狀況擔 憂,更為他們的壽命擔憂!

四、關(guān)于 tt 兄的交易策略,我本人認為有一些不足之處。 1、以低勝率的代價追求大 R,不一定是一個不好的系統(tǒng)。但是,tt 兄,當勝率 ,而是 小于 50%時,該系統(tǒng)在市場分析上已不占優(yōu)勢(隨機操作的勝率是 50%) 依靠風險控制的技術(shù)取勝。顯然,如果一個系統(tǒng)既占有市場分析優(yōu)勢又占有風險 控制優(yōu)勢,則會有更大的安全性。 2、兄定會用勝率和風險收益比成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來反駁我。就我所理解捕捉大 r 的 成功率和盈利 r 的倍數(shù)成負相關(guān)關(guān)系。 這里, 勝率=總盈利次數(shù)/總交易次數(shù)總 成 功率=有效捕捉大 r 次數(shù)/大 r 產(chǎn)生次數(shù) 也就是說,r 越大有效捕捉的難度越大(成功率越低) 。勝率和投資理念、交易系 統(tǒng)的參數(shù)設置有關(guān),似乎看不出和盈利 r 的倍數(shù)有關(guān)聯(lián)? 3、為了提高勝率和成功率,就必須(1)在行情盤整狀態(tài)時不參與(我認為此時 系統(tǒng)也處于工作狀態(tài))(2)在進如交易初期,采取邏輯原則下的近距離止損以 ; 達到盡量減少傷亡的效果; (3)在利潤發(fā)展初期,放松止損距離以求緊緊追隨趨 勢; (4)利潤發(fā)展后期,判斷趨勢是否結(jié)束,追求對行情的徹底把握。 ………………………………………………………………………………………… ……………………………………………… johnyj :

下面引用由金無缺在 2004/03/24 02:55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我認為, 是選擇追求高勝率為主的交易策略, 還是選擇追求大 r 為主的交易策略, 是一個嚴肅的投資理念問題,如果你是嚴格一貫地執(zhí)行某一交易體系的交易者, 你就必須要面對和回答這個問題。 我贊同金融兄的對巨大單次交易盈利機會的“可遇不可求”的態(tài)度。對于交易者 來說, 生存是前提, 他必須在風險可控制的條件下追求盈利, 也就是在盡量少錯, 盡量小錯的前提下,盡力捕捉低風險的投資機會。這也客觀上決定了交易者必須 對巨大單次交易盈利的“可遇不可求”的投資哲學。

交易并非 100%死板的科學,足夠的市場經(jīng)驗以及對于經(jīng)驗的抽象化概括性總結(jié) 是建立交易系統(tǒng)的基礎。 有經(jīng)驗的交易者大概很多時候都在短線頻繁進出以勝率 積累資金,而一旦感覺到巨大的行情就在眼前,就很可能開始試圖金字塔加碼, 一旦賺就賺到翻。 忽多忽空, 忽長忽短, 是應追求的境界, 可惜我目前還做不到。 可參考刀疤老二的文章。 ………………………………………………………………………………………… ………………………………………………………… 金無缺:

我對金融兄的這段論述基本上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 基于對大 R 的“可遇不可求”的態(tài) 度,金融兄用以上策略等待大 r 的出現(xiàn),想來效果不錯。一個交易系統(tǒng)的優(yōu)劣歸 根結(jié)底是由實戰(zhàn)檢驗來評估的。從理論推倒的角度出發(fā),我認為金融兄的策略還 存在一些問題: 1、站在市場價格非完全隨機的立場,價格要么處于當前趨勢狀態(tài),要么處于對 當前趨勢的調(diào)整狀態(tài),再就是處于從當前趨勢狀態(tài)向另一趨勢的轉(zhuǎn)化階段。我認 為如果系統(tǒng)能夠自動識別當前市場處于哪一種狀態(tài), 無疑對提高系統(tǒng)的勝率有很 大幫助。一個僅能在“微觀跟宏觀”條件下工作的系統(tǒng)顯然沒有一個能夠從“大處 著眼,小處著手”角度進行工作的系統(tǒng)聰明。 2、金融兄所言“遇小撿小,遇大收大”,我不敢茍同。這句話看似有道理,但在 操作層面上是相當難處理的。在市場上獲利和拿具體的東西決不是一個概念。具 體的東西就擺在那里,大的就是大的,小的就是小的,拿大還是拿小一秒鐘就能 決定。而市場絕不會告訴你這是大的還是小的,大還是小只有拿了才會知道,有 時候你拿了它還會咬你(負的) 。系統(tǒng)會用幾率的方法探明哪個大,哪個小。但 問題是拿了小的,就不能再拿大的了,同樣拿了大的就會錯過小的。分散資金或 許能解決這個難題,它無疑又使你的資金利用率大為降低! 3、投資者是從對未來利潤的預期角度來區(qū)分長線短線的,從操作層面上有時候 確實難以區(qū)分長線短線。藝術(shù)化的交易體系更是如此!

………………………………………………………………………………………… …………………………………………………… 金無缺:

下面引用由 johnyj 在 2004/03/25 07:49p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交易并非 100%死板的科學,足夠的市場經(jīng)驗以及對于經(jīng)驗的抽象化概括性總結(jié) 是建立交易系統(tǒng)的基礎。 有經(jīng)驗的交易者大概很多時候都在短線頻繁進出以勝率 積累資金,而一旦感覺到巨大的行情就在眼前,就很可能開始試圖金字塔加碼, 一旦賺就賺到翻。 忽多忽空, 忽長忽短, 是應追求的境界, 可惜我目前還做不到。 可參考刀疤老二的文章。

我想,更有經(jīng)驗的交易者很多時候坐著等待,一旦市場從幾率上滿足出現(xiàn)趨勢的 條件,毫不猶豫入場,再坐著等待,一直到以損失部分利潤為代價換取確定趨勢 結(jié)束后,果斷出場!

………………………………………………………………………………………… ……………………………………………………………………

金無缺:

關(guān)于用分散資金解決金融兄所說“遇小撿小,得大收大”的可操作性差的問題, 似乎也不是一個有效辦法。對品種進行投資組合已使管理難度加大,再對單一品 種進行長短線資金分散必然會使管理難度進一步的加大(不符合投資操作的“簡 單性”原則) ,更何況又會使人工交易條件下的行情判斷更進一步難度的加大。 市場是如此的殘酷無情,殘酷的幾乎具按備金融兄說的把你們男性公民變異成 “太監(jiān)”的功能!能成為“太監(jiān)”大概對男性來說是除死刑以外的最高懲罰,也 是最具侮辱性的懲罰,所以僅站在維護男性公民人權(quán)的立場上,也要動用一切必 要之手段,包括用上高度現(xiàn)代化的 CT 掃描、磁共振等等手段對市場進行立體全 方位的全息式審察!這正是我對看待市場的每一態(tài)度進行嚴肅認真分析的原因 (暫時拋開對錯不論) ,這大概是長陽論壇每一位仁兄都應具備的態(tài)度。

………………………………………………………………………………………… ………………………………………………………………

johnyj : 妙!這個討論我又從頭仔細讀了一遍,突然間可以說是豁然開朗,一下就將很多 以前對于資金管理還比較模糊的概念都串在一起了, 這里實在要感謝各位參與討 論的朋友。 可惜 TT 不再加入討論了,金融的文章,恕我直言,批判味太濃,語氣難免容易 過激,傷和氣,批判本是媒體作風,意在聳人聽聞,做實業(yè)的也許不該把精力浪 費在這里,有話好說,多交流經(jīng)驗和不同看法是樂事。 我的概念整理一下,于投資理念中另發(fā)。

………………………………………………………………………………………… ……………………………………………………………………………………

金無缺 : 看了 johnyi 兄的帖子,偶有所感,倒想起一則故事。 據(jù)《孟子 盡心下》上說,孟子的學生萬曾向孟子提出這樣的問題:孔子在陳國 曾發(fā)感嘆說,不如回家算了,因為家鄉(xiāng)的學生還有些”狂狷“氣(狷:性情正直, 不肯同流合污) ??鬃訛槭裁匆獞涯铘攪膶W生呢?按:孔子一向推崇中道,反 對行事過火,所以萬曾提出問題的含義是:狂狷這類人的行為不合中道,有什么 可取之處呢?對萬曾的問題,孟子回答說 : ”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孔子 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這是說孔子并不是認為狂狷比中道好, 只是因為能做到中道的人實在是找不到,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 孔子對狂狷者的贊許,是因為狂者的可取之處在于能進取,狷的可取之處在于能 有所不為。既然做人能夠做到中道近乎于理想,長陽能聚集這樣多的狂狷之士, 實是我輩求道探理的好去處!

………………………………………………………………………………………… ………………………………………………………………………… 金融悖論 : 上面的討論,如果不理解的話,那就三年(或做 1000 筆交易)以后,如果大家 都幸運的話,我們再討論。 在科學研究領(lǐng)域,對魚目混珠招搖撞騙者(如 Bill Wilianms) 、對為贏利目的混 淆概念夸大其詞者(如 Van K. Tharp) 、對拿他人之物裝潢自己門面者(如波濤) 不以為然,那只是說明其專業(yè)素養(yǎng)還不足以辨識。能不能辨識出來,實際上也就 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批判仍將繼續(xù),因為思考不會停頓。 ………………………………………………………………………………………… ………………………………………………………………………… 淹城 : 最后一句話我特別欣賞,只有嚴謹?shù)膶W究,才會產(chǎn)生思考的火花 對于短線,我個人也是追求 R,而輕視勝率的,一般一套好的系統(tǒng),只需要勝利 率》40%,而保證足夠的 R,我覺得就是一套好的系統(tǒng),因為我個人采用的是系 統(tǒng)交易,而非交易系統(tǒng)。 記住一個定義:一樣東西,越是把它精確化,那么背后的概念越是模糊。 推論:一個系統(tǒng),越是在單一方面把他提升層次,那么,他背后的弱點將會使你 致命 胡言亂語, PARRK 突然想到了球 KING 貝力的一句話: 踢點球的時候,當我站在罰球線上準備射門的一瞬間,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球往哪 里飛,那么守門員怎么可能撲到呢。。。 。。。 8-) 推論自推。。 。

………………………………………………………………………………………… ……………………………………………………………………

金無缺: 淹城斑竹說的極是, “系統(tǒng)交易”和”交易系統(tǒng)“是兩嗎事。系統(tǒng)交易是基于操 作角度出發(fā)的,交易系統(tǒng)是基于設計角度出發(fā)的。一個良好的交易系統(tǒng)如何良好 的交易還要在操作層面得以體現(xiàn),更具體的說“設計、計劃”和“執(zhí)行”是兩嗎 事! 追求大 r 和追求勝率高低是兩嗎事。追求的 r 大了,未必勝率就一定降低;勝率 提高了,未必所追求的 r 就一定要降低! 追求的 r 的大小和勝率的高低歸根結(jié)底是由設計者所設計的交易系統(tǒng)的優(yōu)劣決定 的。 …………………………………………………………………………………………

………………………………………………………… wsn : 看到有很多人講到交易系統(tǒng)什么概率,我想指出一個錯誤,那就是你所謂的概率 只是一種幻象,交易不是玩撲克牌,撲克牌的概率是確定的,不變的,而交易的 主體是人,人的思維充滿了不確定性,無端的恐慌會喪失市場的流動性,任你什 么系統(tǒng)都讓你崩潰。表現(xiàn)在圖表上就是 2 個 3 個 4 個 5 個 6 個 7 個 8 個。。。停 。。 板! 這是我看[營救華爾街]這本書得到的經(jīng)驗,所以我不相信計算機交易系統(tǒng),我認 為還是經(jīng)驗可靠,但是這需要時間積累! ! ………………………………………………………………………………………… ……………………………………………………………… 我愛滾雪球 : 雖然這里的學術(shù)氣氛非常低,但這的確是一個精彩的帖子,如果所有的論壇都能 有這樣的討論,那中國的股民就是世界上素質(zhì)最高的股民了, 只可惜 TT 兄中 途離開,沒有看到更精彩的內(nèi)容。 我本人贊同 TT 的觀點, 這樣從我們進入市場的目的來說, 我的目的的確是賺錢, 所以我只需要選用收益率相對高的交易系統(tǒng), 但收益率高的交易系統(tǒng)恰好是成功 率相對低的。 只要是在個人心理可以承受和風險可以控制的前提下去用收益率最 高的系統(tǒng)就可以了,至于心理承受不了,只怪自己好了。 TT 認為交易時間結(jié)構(gòu)不同所關(guān)注的系統(tǒng)會有所不同是錯誤的,任何交易系統(tǒng)在 不考慮交易成本和資金分配的前提下做長做短的收益率是一樣的, 但短線可以得 到更多的盈利機會。 還有,悖論兄批判精神值得學習,但需要謙虛和不斷的學習,以你現(xiàn)在的交易理 念幾乎無法在市場中獲利,但在這么好的研究精神下,也一定可以取得成功的! ………………………………………………………………………………………… ………………………………………………………… 金無缺 : 學術(shù)者,在學院里刻苦鉆研的技術(shù)。而上面的討論無一不是出自對血淋淋實戰(zhàn)后 的深刻思考。 悖論兄對市場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其言談無處不閃現(xiàn)著對市場冷靜、客觀、智 慧、科學的思考,其嚴謹?shù)闹螌W精神更是我們學習的典范! 以我之管窺,悖論兄的交易系統(tǒng)是出自嚴格的實戰(zhàn)檢驗和理論上的不懈追求。雪 球兄何以得言“以你現(xiàn)在的交易理念幾乎無法在市場中獲利” 。說句得罪的話, 大鵬展翅九萬里,豈燕雀所能知之!

無論是否需要“好好英明呵(國語),還是專業(yè)素養(yǎng)是“否足以辯識” ” ,趨勢的 相對可確定性和調(diào)整的絕對不可確定性就那樣淺白地擱在那里。 然而由于與生具來的貪欲使人類對不可確定性追求的如癡如醉,無怨無悔。若是 不信,你就到賭場或彩票投注站看看去。在那里人們熱情高漲,義無返顧,永不 言敗!大概他們唯一的理性就是人手一冊的《教你選中 500 萬》 。 在搞清楚了《教你選中 500 萬》作者的險惡用心之后,他們來到證券市場,智慧 馬上得到升級,發(fā)現(xiàn)這里一片光明,前程似錦!出于對不確定性的深入骨髓的誠 摯的愛,他們立刻對調(diào)整產(chǎn)生的隨機波動給予了最富激情的仰慕和崇拜,一直到 締結(jié)良緣,天荒地老,至死方休!哪怕一刻的短暫分離都會激起最刻骨銘心的思 念。 他們本就少的可憐的那一點理性也全部貢獻給了在入睡前一分鐘還在精研的 一本《鐵血短線》 。 風險還在繼續(xù),因為交易不會停頓。

………………………………………………………………………………………… …………………………………………………… OracleSeeker : 不敢茍同作者以下觀點:用期望收益作為一個交易系統(tǒng)是否合適的關(guān)鍵指標 其實著名數(shù)學家伯弩力早就提出以下一個悖論來反對用期望收益為主要指標確 定隨機的決策: 彼得堡悖論: 假設你有機會玩一次這個游戲:不斷擲一枚銀幣,直到擲出字的一面;如果只用 了一次就完成,你得 1 個銀幣;如果兩次,你得 2 個;如果 3 次,你得 4 個,依 此類推,到第 n 次,你得 2 的 N 次方個銀幣?,F(xiàn)在,主持人給你一個選擇,進 行這個游戲,或者 直接得到 10,000 個銀幣,而放棄這次機會,理性的你會選擇什么? 結(jié)果是驚人的,沒有一個理性的人愿意選擇進行該游戲,包括數(shù)學家本人,盡管 只要是進行 50 次,所贏的錢已幾輩子花不完,而你知到選擇進行游戲的數(shù)學期 望是多大嗎? 是正無窮大,它是一個不收斂的級數(shù)! 所以,用數(shù)學期望做主要指標并不代表你的決定是合理的.

………………………………………………………………………………………… ………………………………………………………………………………

金無缺 :

昨夜讀易,至謙卦,卦詞云: “享。君子有終” 。享,是通,能謙和則能順利。有 終,朱熹《周易本義》說: “有終,謂先屈而后伸也。 ”我看對。有終就是結(jié)果好, 如果自己謙虛,別人認為你不行,為世所棄,那就不能有終。有終是后來被人們 認識,被人們承認了的。如果謙虛的結(jié)果只能是不為人們認識和理解,人們就不 會承認謙受益,滿招損的道理。很多淺薄的人永遠也難以理解這個道理。 今日重讀此貼,悵悵然。我曾對狂狷的認同,看來有些不夠準確。tt 兄因一言不 和便絕塵而去, 氣量太過狹小, 實非狷者所為。 悖論兄為觀點之不同就自毀己貼, 心胸太欠寬厚,亦非狂者所行。個中緣由大約是 tt 兄在易發(fā)被尊重慣了,在長陽 稍有不敬便不能平心相對。悖論兄批判別人毫不容情,本無可厚非。然對待同行 與他的討論,卻不能用同一標準衡量,一有分歧便怒火中燒,實在是值得商榷。 難得悖論兄對李連英崇尚有嘉,想李連英李公公混到大內(nèi)總管的位置,必不是心 胸狹窄之人。悖論兄所言與所行相去甚遠矣! 古人十分重視謙德,故以謙為吉,為通;反之以驕盈為兇咎。本人無意于尚古悖 今,我慕二位兄臺之才華,發(fā)自肺腑,方有上言。

………………………………………………………………………………………… ………………………………………………………………………… johnyj :

下面引用由 OracleSeeker 在 2004/04/20 09:00am 發(fā)表的內(nèi)容: 不敢茍同作者以下觀點:用期望收益作為一個交易系統(tǒng)是否合適的關(guān)鍵指標 其實著名數(shù)學家伯弩力早就提出以下一個悖論來反對用期望收益為主要指標確 定隨機的決策: 彼得堡悖論: 假設你有機會玩一次這個游戲:不斷擲一枚銀幣,直到擲出字的一面;如果只用 了一次就完成,你得 1 個銀幣;如果兩次,你得 2 個;如果 3 次,你得 4 個,依 此類推,到第 n 次,你得 2 的 N 次方個銀幣?,F(xiàn)在,主持人給你一個選擇,進 行這個游戲,或者 ...

很有啟發(fā)的悖論! 一 次 游 戲 的 數(shù) 學 期 望 為 : 1*50%+2*25%+4*12.5%+.....+2exp(N) (50%)exp(N+1)=N/2,因此如果 N 等于無窮大,則數(shù)學期望為無窮大。 *

但簡單一點看,就比如說游戲的另一選擇是給 10 枚銀幣吧,N 如果等于 20 時, 數(shù)學期望是 20/2=10 才剛好相當于給 10 個銀幣的回報。也就是說游戲設定連續(xù) 才相當于每次拿 10 個銀幣的回報。 擲出相同面給予加倍回報的最高次數(shù)是 20 次, 而要充分利用游戲這一最大有利條件,發(fā)生一次這樣的事件,要做多少次游戲才 會碰上一次呢? --- 2 的 20 次方,1048576 次!也就是說,我必須有條件至少連 做這個游戲 1048576 次,才有可能獲得和每次拿 10 枚銀幣相同的回報。 似乎覺得這好象牽涉到計算這個問題方法上的一個漏洞。 我想這里的判斷漏了一 個條件,就是沒有給出體現(xiàn)一個數(shù)學期望所需要的最少實驗次數(shù),或者稱一次實 驗可能結(jié)果的最大概率分布。僅僅只有一次實驗時,需要將各種不同結(jié)果發(fā)生的 幾率再乘進去,似乎要用積分。這樣一來,單次實驗的數(shù)學期望就會劇烈減小。 而在通常數(shù)學期望的計算中,總是將這個概念單獨提出來算,沒有提到實驗次數(shù) 限制的問題,機會成本是個很大的制約因素,不能不考慮。

………………………………………………………………………………………… ……………………………………………………

yoyo2000 : 那么伯弩力或者別的數(shù)學家有沒有什么建設性的措施呢? 以上的計算似乎沒有只考慮了每次獲勝的概率以及收益, 而沒有計算失敗時的損 失,根據(jù) johnyj 兄的看法,在計算中似乎還要減去失敗時的機會成本,那么這個 成本要如何計算?它首先應該是獨立于失敗時的虧損的, 然后應該跟試驗的最小 時間間隔有聯(lián)系的吧,那么從交易的角度來說,就應該是據(jù)以進行判斷的行情數(shù) 據(jù)的最小時間(比如,如果根據(jù) 60 分鐘線交易,這個最小時間間隔就是一個小 時)。此外它還要有獨立的價值,這個應該是最難的--如何給機會成本估價? 。 這個難度有點類似預測小孩子長大后的成就啊,呵呵。 ………………………………………………………………………………………… ………………………………………………………………………… johnyj : 我又想了一下,應該說,這個游戲的關(guān)鍵在于你能進行這個游戲多少次。如果能 允許連玩 8 次,那么數(shù)學期望的 N 等于 3 從理論上來說就可以實現(xiàn)了,因此這 時候進行游戲的結(jié)果與穩(wěn)定拿 3/2=1.5 個銀幣就相當了。 能進行的游戲次數(shù)越多, 越可能碰到好的結(jié)果,但如果只有一次,呵呵。。所有小于 50%的可能都可以認 。 為不會發(fā)生。 概率論中有一句默認的公理,就是小幾率事件在一次實驗中不發(fā)生,對于此,似 乎沒有理論上的根據(jù),但記得有很多公式都是在此假設下得來的。

………………………………………………………………………………………… ………………………………………………………………………………

金無缺 : 上面的討論中多次使用“可遇不可求”這一概念,下面就此以及由此派生出來的 概念做一個注腳: (僅限于證券投資范疇) 一、可遇可求。 可遇可求”大概有三個含義。 “ 1、馬克思主義經(jīng)濟學所設想的計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最高階段,即社會物資按需分配, 勞動第一次作為生產(chǎn)者的“需要”出現(xiàn)。在共產(chǎn)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階 段)以此為指導思想設計的生產(chǎn)消費形式,即計劃經(jīng)濟。到目前為止,均以失敗 告終。 2、體制不完善條件下市場操縱者(莊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3、投機高手所達到的一種境界,類似于無招勝有招。 二、可遇不可求。 投機交易者對待市場的一種態(tài)度,由于市場存在太多的變數(shù),投機者不得不采用 的戰(zhàn)略。某種意義上也是投機者對市場的一種無奈,由此進而提升為科學的投機 戰(zhàn)略或者態(tài)度。 三、不可遇可求。 1、社會主義階段計劃經(jīng)濟條件下,政府參與和調(diào)節(jié)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種戰(zhàn)略或者態(tài) 度。到目前為止,均以失敗告終。 2、市場操縱者(莊家)對待市場的態(tài)度,由于面臨著監(jiān)管、同行競爭、經(jīng)濟形 式的不可預測等困難,能夠?qū)崿F(xiàn)長期穩(wěn)定獲利者少之又少。 3、證券分析家(師)對待市場和工作的態(tài)度,即追求預測的高準確率。 四、不可遇不可求。 學術(shù)派即市場效率理論信仰者對待市場的態(tài)度,多采取長期持有投資戰(zhàn)略。根據(jù) 統(tǒng)計,到目前為止,能夠長期穩(wěn)定超過其獲利率的少之又少。 對待投資投資,不外乎以上四種態(tài)度(個人意見) ,是為注。 注:上文中“少之又少”是指小于 5%,即小概率事件。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