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弄不明白現(xiàn)在的年輕人經(jīng)常去看電影,動輒花費就是幾十塊,難道他們不心疼?說實話,影片資源不要多長時間網(wǎng)絡(luò)上就有了?。‰y道是支持正版?可是過一段時間,“愛奇藝”上線了也可以看?。‰y道是他們說的享受那時光? 還是有點不明白,難道在影院看電影是享受,在家看就不能享受?難道早看那么幾天,心里就特別舒服一點?心想還是現(xiàn)在的孩子不懂得節(jié)約,不知道掙錢的辛勞吧?如果他們知道我們過去是怎樣看電影的,他們可能不會這么理直氣壯的了。 看電影對小時候的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奢侈,就像現(xiàn)在的窮人,咬咬牙想買一點高檔名牌貨,但一年到頭總買不了幾件??措娪耙彩侨绱耍磕攴庞硢T到村子放映的機會也只有那么幾次,所以看電影對小孩子來說,就像過年或過節(jié),滿懷期待,滿懷興奮,滿懷激動,往往會不顧一切想方設(shè)法都要看上。不僅在自己村上看,還長途跋涉去鄰村看,即使重復(fù)看也心甘情愿。 我們生活在水鄉(xiāng)圩區(qū),一條條寬大偉岸的圩埂把一個個村落圍在其中。曲折的圩埂圍成的一個圍就是一個圩區(qū),當(dāng)時鄉(xiāng)鎮(zhèn)的設(shè)立也是按圩區(qū)劃分的,所以有時候隔著一條河的兩個村子就隸屬于不同的鄉(xiāng)管轄。同樣,從一個圩區(qū)到另一個圩區(qū),如果沒有橋,那只能坐船了。 大多村子依圩埂而建,有的隔一、二里地,有的緊挨著;但有的則處于圍的中間,交通特別不便。要說路,僅僅是能容二人擦身而過的鄉(xiāng)間小道。如果不走土路,那就只有劃船了。 地域觀念一直是農(nóng)民固有的,對外村天生的警惕性與生俱來,更不要說是外鄉(xiāng)了。特別是那段灰暗時期,人們?yōu)榱藫屗?、搶田,不僅釘耙鋤頭這些家伙上場了,而且民兵手中的步槍的扳機也扣響了。因此有的村子之間有世仇,有宿怨,而有的卻因宗祖一類的歷史淵源好得像一家人。 當(dāng)自己村上放電影時,我們就成了給親戚送雞毛信的“海娃”,通知他們過來看。當(dāng)然這都是禮尚往來的,他們村上放電影時,我們也同樣會接到通知??焯旌跁r,興奮的我們總要跑到放映的打谷場,先看他們埋竹竿、掛幕布。當(dāng)兩根高高的竹竿把一塊醒目的黑邊白帆布撐開后,我們才“放心”地回到家吃晚飯。 夜色降臨,全村男女老少端著板凳、椅子往稻場趕。實際上我們早就到了,我們一邊“陪”著放映員安裝和起動發(fā)電機,一邊“盯”著他們測試和放映膠片。終于在一片嘈雜聲中,電影開始了,我們立即變成了“聽話”的孩子。 首當(dāng)其沖是當(dāng)然是記錄片,我們盤腿坐在帷幕下面,仰著頭,目不轉(zhuǎn)睛,專心致志,就連防治吸血蟲的內(nèi)容都看得津津有味。當(dāng)激動人心的正片開始時,我們變得更加“認真”了,更加“安靜”了。尤其是放映我們最喜歡的戰(zhàn)爭片,如《南征北戰(zhàn)》、《渡江偵察記》、《小兵張嘎》、《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鐵道游擊隊》等,整個人更加聚精會神,熱血沸騰。 我們懷著強烈的對敵人的恨和對解放軍的愛而心潮起伏,當(dāng)我們勝利時,我們長吁一口氣,如釋重負,臉上頓時露出幸福的笑容;當(dāng)敵人暫時獲得主動時,我們屏息凝神,咬牙切齒,恨不得上去把鬼子痛打一番。我們與電影中正面人物的形象“同命運,共呼吸”,他們難過我們也難過,他們高興我們也高興。 要說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我想很大程度就是通過這些電影不斷影響的結(jié)果,因此我們這一代人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我們的人民解放軍,熱愛千千萬萬為新中國的勝利而付出生命的先烈。從不懷疑,從未改變。 電影結(jié)束后,人們都陸陸續(xù)續(xù)回家了,我們意猶未盡,看著放映員收拾東西,就詢問他們下一站在哪。一旦獲知了下一站的消息,我們又是興奮得一夜難眠。 我們到外村去,小伙伴們一般都三五成群,生怕在月黑風(fēng)高夜走散,還擔(dān)心落單了一旦受人欺負就麻煩了。我們主要任務(wù)是去看電影,不會無端惹事。當(dāng)然打架的概率不是沒有,而是讓比我們大一點的孩子給承包了。 在人家村上看電影,我們不能肆無忌憚想坐那就坐那了,好的位置都給本村人給占掉了,我們只能擠在人群堆里蕩來蕩去。雖說不是放的新片子,我們依然看得很仔細,像第一遍看時一樣認真。于是轉(zhuǎn)戰(zhàn)幾個村子,我們就看幾遍電影。南征北戰(zhàn)的不僅有電影中的解放軍,還有我們的放映員,還有我們。 往往有些電影不是在自己村首映,所以當(dāng)聽到鄰村有新影片的消息,那緊張,那期待又讓人心潮澎湃。無論如何都想著前往觀看,不管路途遙遠,無懼黑燈瞎火。真的,有時候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我們在沒有電筒的情況下,我們不知道是怎樣回家來的。 有時候到鄰村去看電影,不僅僅需要走路這么簡單,有時還需要乘船過渡口。像我村和木樨村就是,面對面,就隔著一條不寬的河。來往只有一條木船,靠著船上面的一條鋼絲繩來往穿梭。 白天還好,秩序井然。然而一到對面晚上放電影時,電影開始前,大家一齊擠在渡口你推我搡。渡船一到,全部蜂擁而上,總免不了有那么幾個人“撲通,撲通”掉下水。放映結(jié)束后,情況依然沒有改觀,都想擠在第一時間回到家,同樣免不了又有幾個人成了落湯雞。如果不幸“中獎”,不免讓人惱火而沮喪。 同樣讓人感到沮喪的還有,如果遇到發(fā)電機不工作或停電不放映的情況,我們會很失落、很沮喪,甚至?xí)茈y過。如果遭遇下雨,心里的那個焦急簡直無法形容,恨不得自己頂一塊偌大的帳幕幫放映員遮風(fēng)擋雨,幫所有的人遮風(fēng)擋雨,讓電影完完整整地放完。 后來,有了電影院,有了電視,沒露天電影了,也不需要南征北戰(zhàn)了?,F(xiàn)在人到中年,有時還會想到當(dāng)年走村串戶看電影的情景。有一天,我路過原來的那渡口,渡船早已不在了。我忽然想,當(dāng)初我們?yōu)槭裁捶且爸羲奈kU,千軍萬馬都想在那個時間擠上船?為什么我們不等一等,等到人少了再安安全全過河呢? 到今天,我還是沒有完全想明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