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時光里獨立書店 人們對味道的記憶,多半是懷舊、是思鄉(xiāng),平凡的生活里,味道更多的是關于傳承和延續(xù)。 如今說到重慶味道,似乎除了火鍋的麻辣,就再沒有能代表重慶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重慶人愛吃火鍋,也會吃火鍋。 但是地道的老重慶,吃完火鍋一定要約上三五好友喝會壩壩茶,擺擺龍門陣,再泡上幾壺蓋碗沱茶來解油膩。 對于老重慶來說,這碗蓋碗沱茶的味道承載了他們大半生的茶飲記憶。 重慶沱茶,這種厚似壁碗、圓似面包的上乘緊壓茶,1953年誕生至今,一直以其高性價比、高耐泡性、醇厚甘甜的口感,牢牢占據川渝地區(qū)的主流茶葉消費市場和味覺記憶。 60—70年代是重慶沱茶的成長時期,那個時期重慶茶廠擁有了中國唯一一條生產流水線。 當時重慶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人們喝沱茶敲沱茶的身影,火車輪船上時不時就會聽見重慶沱茶的廣告,走親訪友出遠門也都會帶上重慶沱茶作為饋贈佳品。 1983年8月23日,重慶沱茶迎來了它最輝煌的時刻。 它為我國制茶工業(yè)贏得了建國以來的第一個世界優(yōu)質產品金質獎——第22屆世界優(yōu)質食品評選大會金質獎。 1983年10月,四川省對外貿易廳在成都舉行了授牌儀式,由時任四川省副省長劉純夫將金質獎及證書轉授給重慶茶廠代表。 金質獎后,重慶沱茶盛極一時,但一場新的改革卻在醞釀之中。 1984年,全國茶葉由國家2類物資(統(tǒng)購統(tǒng)銷)改為3類物資(自由貿易)。全國大大小小的茶葉加工廠應運而生,大家都盯上了沱茶的國內市場。 同一時期,萬州、涪陵、宜賓等地都開始生產沱茶供應全國,云南沱茶也由最初主供邊銷轉而進軍各地市場。 政策的改變不僅讓重慶沱茶丟失了本地市場,更為嚴重的是茶葉原料的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重慶沱茶成本的大幅增加,出口市場也受到影響。 80代中期到90年代為了適應國際市場需要,重慶茶廠引進了意大利伊瑪集團制造的袋泡茶包裝機 (當時全國僅兩臺此設備),開發(fā)了重慶沱茶的袋泡茶系列,也推出了花茶和綠茶系列。 但此時的茶葉出口市場早已不再是重慶沱茶的天下,加之茶葉國際市場疲軟,中國出口茶葉嚴重受阻。 2000年后重慶茶廠作為老國營單位無可避免地走上了改制的道路。 2003年重慶茶廠停產,重慶沱茶的輝煌自此落下帷幕。 重慶沱茶雖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也逐漸褪去光環(huán),但它卻是幾代茶人實實在在的心血! 重慶茶廠停產以后,在南岸區(qū)仁濟路老社區(qū)還曾有一個“重慶茶廠留守組”,留守組甚至有員工珍藏了茶廠出品的最后一個沱茶。 對于重沱的衰落,他們雖不無遺憾,但更多的卻是默默堅守,他們相信,重沱有一天會卷土重來、再創(chuàng)輝煌! 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上天最終亦是不忍辜負這群愛茶人的。 2004年重慶茶廠改制由老員工重組為“重慶益豐茶葉有限公司”并繼承了沱茶的制作工藝和“山城”品牌,重沱在歷經一年沉寂后涅槃重生,正式生產上市。 時隔至今,“山城牌”重慶沱茶又一次成為了重慶人喜歡的茶飲,它那不變的味道——“冷了喝,隱隱甜”勾起了無數(shù)老重慶的回憶。 這是重慶的驕傲,是重慶唯一可以歷經歲月品嘗的味道,也是外地朋友們了解重慶的第一口濃香! 時光里攜手“山城牌”重慶沱茶向經典致敬,我們還原經典但不止經典,我們接過重沱復興夢的接力棒、努力喚醒記憶中的老味道,我們是新一代愛茶人,我們仍然在路上! 時光里原創(chuàng)迷你沱 一盒5粒沱茶,獨立包裝,印制攝影師戴前鋒老重慶照片,7張照片,6個地點,7款沱茶,一樣的回憶中的味道。 ![]() ![]() 實物圖:迷你沱之山城巷懸空步道 外部采用日本進口墨綠色瓦楞紙,外觀典雅對稱,觸摸于手中,方寸有棱,把持有度;包裝印有消失的重慶風景,展現(xiàn)了“兩江匯于此,敬天為蒼生”的人文情懷。 ![]() 實物圖:迷你沱之白象街吊腳樓 一盒5粒,每粒沱茶凈重5克,抽取式設計,這是一份稱心的重慶特色“手信”。 ![]() 時光里原創(chuàng)迷你沱 重量:25克 大?。?/strong>155x45x25mm 零售價:35元/盒 預售價:28元/盒 預售時間: 8月3日21:00—8月9日12:00 款式 ![]() 十八梯 ![]() 山城巷 ![]() 解放碑 ![]() 洪崖洞 新 ![]() 洪崖洞 舊 ![]() 白象街 發(fā)貨時間 2019年8月9日起陸續(xù)發(fā)貨 |
|
|
來自: 笛子8vxrvb7uaz > 《品茗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