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董其昌。他的楷書用筆有顏真卿率真之意,而布局得楊凝式的閑適舒朗,神采風韻似趙孟頫,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其代表作品有: 白居易琵琶行、草書宋詞卷、煙江疊嶂圖跋、臨懷素自敘帖、草書詩冊等。 2、文征明。文征明,原名壁,字征明,世稱“文衡山”,詩宗白居易、蘇軾七年,文受業(yè)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 徐真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在書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吳寬的影響寫蘇體,后受他岳父李應禎的影響,學宋元的筆法較多。 3、祝允明。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長洲(今江蘇吳縣)人,自幼就聰慧過人,五歲時能寫一尺見方的大字,九歲會作詩,以后博覽群書,詩文有奇氣。他的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并從歐,虞而直追“二王”,其書《出師表》謹嚴渾樸。 4、唐寅。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唐寅書法為畫名所掩,主要學趙孟頫,此幅更見受李北海影響,俊逸挺秀,嫵媚多姿,行筆圓熟而灑脫,唯筆力稍弱,鉤挑牽絲綿軟,結構亦略趨松散。故王世貞評曰:“伯虎入吳興堂廡,差薄弱耳?!?《州山人稿》) 5、王寵。王寵,字履仁,后字履吉,號雅宜子、雅宜山人。他的楷書初學虞世南、智永,行書師法王獻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風格,以拙取巧,婉麗遒逸,他是繼文征明之后的著名書家。所寫詩格調亦清雋可喜,山水畫與唐寅齊名,當時稱為“三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明代書法 來自文化藝術類芝麻團 推薦于2017-11-23 明朝的書法家不少,成就最大的則是晚期的董其昌。 明初:著名書法家有三宋,即宋克、宋璲和宋廣,及詹希元、杜環(huán)等。 明朝中期:李東陽,吳寬,沈周,張弼、張駿。祝允明、文徵明、王寵等。 明朝晚期:如徐渭、邢侗、張瑞圖、董其昌、米萬鐘、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此外,還有創(chuàng)草篆的趙宦光,專工隸書的宋玨等。但在晚明書壇,影響最大,開一代書風的應推董其昌。 邢張米董: 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張瑞圖、米萬鐘、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 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說。 昊中四才子: 指明代居于蘇南的書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祝允明。 二沈: 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號稱“大小學士”。前者以婉麗勝,后者以遒逸勝。 董其昌 明 1555-1636 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 徐渭 明 1521-1593 山陰(今浙江紹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