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8月8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不過,您也別高興得太早,立秋之后,天氣會依舊炎熱,不會立刻“涼颼颼”。此時天空中的陽氣向大地沉降,所以地面上的火熱之氣最盛,民諺“秋老虎,熱死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民諺云:立秋刮刮痧,活到八十八。按理說,刮痧適合各種季節(jié),那為什么最好要在立秋后刮痧? 立秋以后,天氣的特點是悶熱潮濕。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濕、暑熱與細菌病毒的侵襲,由于濕熱在里,人會出現(xiàn)頭昏腦漲、心煩郁悶、咽喉腫痛、全身酸脹、口腔潰瘍、倦怠乏力等問題。因此,在這個時候進行刮痧,可以去除體內(nèi)的濕熱之邪,寒邪也不容易閉阻,身體也能 “秋高氣爽”起來。 刮痧是中醫(yī)的一種傳統(tǒng)治療方法,主要是使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皮膚相關部位進行刮拭,可以達到疏通經(jīng)絡、活血化瘀的目的。簡單來講,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刮痧的工具也十分簡單、方便,只要是邊緣比較圓滑的東西,如梳子、搪瓷杯蓋子等,都可以用來刮痧。但是如果長期使用,還是用正規(guī)一些的刮痧板比較好,比較常用的刮痧板有兩種,一種是木魚石刮痧板,一種是天然水牛角刮痧板。 刮痧時,皮膚局部汗孔開泄,出現(xiàn)不同形色的痧,病邪、病氣隨之外排,同時人體正氣也有少量消耗,所以刮痧時要做好一些細節(jié),從細節(jié)處保護好身體。 1.刮痧后不要立即到室外,最好等半小時后。防止遇風寒之邪,此時皮膚汗孔處于開放狀態(tài),邪氣會直接進入體內(nèi),不但影響刮痧效果,還會起相反的作用。 2.刮完痧后要喝一杯熱水,以補充水分,促進新陳代謝。 3.刮痧后三小時內(nèi)不要洗澡,避免風寒之邪侵入體內(nèi)。 4.刮痧時刮至毛孔清晰就能起到排毒的作用,不要一味的追求出痧,以免傷到皮膚。有些痛點不出痧,可能是痛點的位置較深,而刮痧只適合痛點較淺的部位,可以先刮這條經(jīng)的其他部位,在痛點處則用拔罐治療。 5.刮痧不要太用力,以搓澡的力度就行,時間不宜過長??梢韵裙巫钔吹牟课?,找到痛點所在的經(jīng)絡,最好順著經(jīng)絡的走向來刮,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兩邊,這樣刮出來是一條粗線,不要上下左右地亂刮。 6.刮痧之前,為了防止劃破皮膚,還要在皮膚表面涂上一層潤滑劑,香油、色拉油都可以,但有條件的話,做好采用專門的“刮痧活血劑”、精油。 以下幾種情況,不宜刮痧: ?皮膚有破損、痣、膿瘡、水皰等,刮痧易致傷口感染。 ?體弱的老人、重病患者、孕婦以及5歲以下的幼兒,不用刮痧為佳。 ?心臟不好或貧血的人,刮痧會令其心慌氣短,甚至昏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