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痛主要是指牙齒因為各種原因從而導致疼痛不止,牙痛是口腔中經常會發(fā)生的癥狀適宜,可見于西醫(yī)學的齲齒、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和牙本質過敏等。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痛發(fā)作或加重,屬中醫(yī)的“牙宣”、“骨槽風”范疇。現在我就來給大家介紹治療牙痛的按摩療法。 1.預備式 坐位或站位,全身放松,雙眼平視微閉,呼吸調勻,靜息1~2分鐘。 2.指掐合谷穴 用拇指指尖,按于對側合谷穴,其余四指置于掌心。適當用力由輕漸重掐壓0.5~l分鐘。 功效:疏風解表,活絡鎮(zhèn)痛。 3.按揉下關穴 用雙手中指或食指指腹,放于同側面部下關穴,適當用力按揉0.5~l分鐘。 功效:疏風清熱,解痙止痛。 4.按壓頰車穴 用雙手拇指指腹,放于同側面部頰車穴,適當用力,由輕漸重按壓0.5~l分鐘。 功效:解痙止痛,活血消腫。 5.按揉風池穴 用雙手拇指指尖,分別放在同側風池穴,其余四指附在頭部兩側,適當用力按揉0.5~l分鐘。 功效:祛風散寒,提神醒腦。 6.指掐少海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對側少海穴,適當用力掐0.5~1分鐘。 功效: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7.按揉陽溪穴 用拇指指腹,放在對側陽溪穴,適當用力掐0.5~l分鐘。 功效:通腑瀉熱,清熱止痛。 8.掐牙痛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對側牙痛穴,適當用力掐0.5~1分鐘。 功效:活血止痛,通絡解痙。 9.揉按面頰部 用雙手掌掌心,分別放在同側面頰部,適當用力揉按0.5~l分鐘,以面頰部發(fā)熱為佳。 功效:活絡散寒,緩痙止痛。 10.推行間穴 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對側行間穴,適當用力上下推動0.5~1分鐘。 功效:消腫止痛,通經活絡。 自我按摩可以在牙痛的時候操作,在使用面部按摩的時候,手掌的力道可以漸加重一直到感覺面部有酸痛感在停止,以按摩側臉為主。 牙疼還是因為平時沒有注意口腔健康,因此平時大家一定要注意口腔保健,牙疼的時候可以采用中醫(yī)按摩法,幫助你改善牙疼的情況。按摩還能讓你很舒適。 |
|
|
來自: 智能家園ogore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