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葉面失綠看本質(zhì) ![]() 植物呈現(xiàn)綠色是因其細胞內(nèi)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綠色的葉綠素的緣故,因此凡是能影響葉綠素代謝的因素都能導致葉面失綠。 什么因素會引起失綠 一、水分 缺水不但影響葉綠素的生物合成,而且還促使原有葉綠素加快分解。此外,葉綠素的形成還受遺傳因素控制,如水稻、玉米的白化苗以及花卉中的斑葉不能合成葉綠素。 水分過大,會使土壤過濕,土中缺氧,致使部分須根腐爛,阻礙正常呼吸和吸收養(yǎng)分,引起葉片逐漸變黃脫落,另外植物缺氧會影響葉綠素的合成,導致失綠。 二、缺素 氮和鎂都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鐵、錳、銅、鋅等則在葉綠素的生物合成過程中有催化功能或其他間接作用。因此,缺少這些元素時都會引起葉面失綠發(fā)黃,其中尤以氮的影響最大,因此葉色的深淺可作為衡量植株體內(nèi)氮素水平高低的標志
三、光 光是影響葉綠素形成的主要條件。從原葉綠素酸酯轉(zhuǎn)變?yōu)槿~綠素酸酯需要光,而光過強,葉綠素反而會受光氧化而破壞。 四、溫度 葉綠素的生物合成是一系列酶促反應,受溫度影響很大。葉綠素形成的最低溫度約為2℃,最適溫度約30℃,最高溫度約40℃。高溫和低溫都會使葉片失綠。高溫下葉綠素分解加快,褪色更快。 缺素導致葉面失綠分析之老葉 1、缺氮
老葉黃化
葉面小而薄
植株矮小 輕微缺氮時,植株呈淺綠色。嚴重缺氮時,下部老葉顯著黃化并衰老加快。從而導致植物生長緩慢,植物矮小細弱。 嚴重缺氮時甚至導致生長停滯,不能抽穗開花,導致繁殖器官分化受阻。果實變小或者變少,器官提前衰老,葉片氮輸出過早,光合產(chǎn)物供應不足,果實和籽粒中細胞分化受阻,果實變小。谷物的敗育籽粒數(shù)增加。籽粒結(jié)實率下降,產(chǎn)量明顯降低。收獲產(chǎn)品中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相應的減少。 解決方法: 當植物缺氮時 主要以土壤施氮為主(因為氮肥的速效性比較強),也可結(jié)合用0.3%-0.5%尿素進行多次噴施,尿素中縮二脲含量需在0.25%以下。以免中毒?;蛘哌x擇正規(guī)廠家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按使用要求噴施。
2、缺鉀
易染病
葉尖發(fā)黃
葉緣焦枯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糖類,以及將糖類運輸?shù)綁K根,塊莖和種子等器官中,都需要鉀。 作物缺鉀時通常是老葉和葉緣發(fā)黃,進而變褐,焦枯似灼燒狀;葉片上出現(xiàn)褐色斑點或斑塊,但葉中部、葉脈和近葉脈處仍為綠色。隨著缺鉀程度的加劇,整個葉片變?yōu)榧t棕色或干枯狀,壞死脫落;根系短而少,易早衰,嚴重時腐爛,易倒伏,常被病菌害蟲困擾。 解決方法: 1.沖施鉀肥,比如磷酸二氫鉀、硫酸鉀、氯化鉀、窖灰鉀和草木灰。 2.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亞磷酸鉀等。 磷酸二氫鉀還能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它是如何提升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