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燒友”作為推倒小眾藝術圍墻的主要力量,在藝術傳播的道路上功不可沒,作為行走的廣告招牌他們的宣傳甚至能讓瀕臨失傳的藝術起死回生??墒牵瑥墓胖两?,每個領域總有那么幾股“泥石流”只要報上名號,就能換來一大片“苦笑”。 (感覺今天的自己較昨天更加瀟灑帥氣) (作為乾隆的老父親雍正帝第10086次后悔為什么當初沒把這個審美跑偏的家伙換了盆) 令人 又愛又恨的發(fā)燒友,當然少不了手持明君劇本,卻按捺不住那顆想當文藝青年的躁動的心的“十全寶寶”乾隆皇帝!作為帝王圈里的著名高產(chǎn)詩人,乾隆皇帝從天文地理到雞毛蒜皮的40000多作品,數(shù)量上成功將職業(yè)詩人陸游(一生留下9000多首詩詞)甩出了一條長安街。盡管在詩詞領域碰了一鼻子灰,乾隆皇帝從未停下他在藝術道路上折騰的腳步,終于在“十全寶寶”的不懈努力之下,用他獨特的審美在高冷的文藝圈里殺出一條屬于自己“農(nóng)家樂”風格黑紅之路,成為三百年后的今天全網(wǎng)爆火的網(wǎng)紅。 (一樣的梅瓶,不一樣的辣眼睛) 可僅憑“紅底小碎花”風格,作為辣手摧畫無數(shù)的“文物毒藥”,破壞王乾隆就真的能洗白了嗎?非也非也,要說乾隆 在文物領域的洗白之路,關鍵還是在于農(nóng)家樂風格里蘊含的珍貴技術和藝術價值。一句話總結,審美跑偏依舊是有故事的農(nóng)家樂。 乾隆時期受西方文化影響更多,與西方交流更為頻繁,受西洋傳教士影響,宮廷造物的西洋元素越來越多,巴洛克、洛可可等瓷器風格多體現(xiàn)在瓷胎洋彩上。這樣看來,乾隆時期花花綠綠的農(nóng)家樂瓷器,名字里都充斥著“洋彩”“洋花”等洋味兒詞匯。這么說來,農(nóng)家樂們可是中國古代為數(shù)不多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 瓷胎洋彩黃地洋花方瓶 瓷胎洋彩瑞芝洋花蟬紋尊 乾隆光就洋彩這一項就集中國千年瓷器工藝和引進西方琺瑯釉彩之大成,技術上當之無愧世界第一。不過,用彩瓷和單色釉相比確實有失公平,既然是隱藏技術流,當然要用技術來說話。乾隆時期,瓷器技術比起前代有著明顯進步,因此可以制作更多風格不一,難度更高的瓷器。繁復華麗的瓷器正是在技術進步的前提下得以實現(xiàn)的??梢哉f,這些華麗的瓷器象征了乾隆時期瓷器技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琺瑯彩為例,它代表當時瓷器最高技術,由西方傳入,康熙末年創(chuàng)燒?,m瑯彩料最初來源西方,它的不同顏色本質上是釉色玻璃研粉配以油性介質,與傳統(tǒng)礦物彩料制作不同。因此彩色玻璃成為了關鍵。但彩色玻璃技術卻是進口技術,洋匠攜技居奇,而且琺瑯料原本凃繪在金屬胎之上,在瓷器上的使用仍處于探索階段,涂繪技術也是個大難題。到了乾隆時期,琺瑯料基本實現(xiàn)本土化,涂繪技術也有了巨大進步。在技術不成難題的時候,更多的考慮便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結果,自然是與傳統(tǒng)差下了100個農(nóng)家樂。 不得不提的是上過央視的國家寶藏,各種釉彩大瓶,雖然丑的無可辯駁,但它是當之無愧的國家寶藏。 整個器物從上到下用了15種施釉方法,17層紋飾,基本把所有制瓷工藝都涵蓋了,代表了當時最高工藝,至今仍然無法復制。簡直是人間富貴花本花。 瓷器一般都是按照“朝代+釉彩+紋飾+器型”的方式來命名的,比如“清乾隆琺瑯彩纏枝花卉蒜頭瓶”。如果我們按照這個方式來打開各種釉彩大瓶,它的全名應該是: 清乾隆青花五彩斗彩金彩琺瑯彩紅釉粉青釉霽藍釉松石綠釉窯變釉仿官釉仿哥釉仿汝釉醬色釉三羊開泰博古九鼎吉慶有余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蟠螭紋蝙蝠紋花卉紋如意紋萬字紋靈芝紋螭耳大瓶。 從燒造工藝上看,青花與仿官釉、仿汝釉、仿哥釉、窯變釉、粉青釉、霽藍釉等均屬高溫釉、彩,需先焙燒。而粉彩、琺瑯彩、金彩及松石綠釉等均屬低溫釉彩,需后焙燒。如此復雜的工藝只有在全面掌握各種釉、彩性能的情況下才能順利完成。假設每層釉層的平均燒造成功率為70%的話,那么想燒造一樽17種不同釉彩的大瓶的成功率為70%的17次方,約等于0.002326。不僅燒制工藝復雜,更重要的是上面的紋飾可以追溯到唐宋元明清。也就是說,這樽瓷瓶不僅是技藝上釉彩的集大成者,也是紋飾上的集大成者,包括琺瑯彩上的胭脂紫地纏枝寶相花;乾隆風格的青花纏枝花;仿明代永宣風格的青花;珊瑚紅釉上的金彩回紋;醬釉上的金彩卷草紋等。可以說是中國歷代瓷器中涵蓋中國紋飾元素最為豐富的器物了。 各種釉彩大瓶雖然丑,但是足以證明中國工匠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超凡的技術水平。匠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早已遠超農(nóng)家樂風格的俗氣。 圖:源自網(wǎng)絡 文章:呼市陶博陶瓷 部分參考網(wǎng)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