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你看得懂的行情——學交易思維 多看少動: 自己要有一個操作模型,也就是一整套的規(guī)則。當達到什么樣的條件時,我會進場,當達到什么樣的條件,我會加倉,當達到什么樣的條件,我會出場。 條件外的動,無論是開倉還是平倉,全是違反多看少動。長期來看,不是猜對行情讓你盈利,是你的交易模型讓你盈利。嚴格的去遵守。 拿不住盈利單子過早平倉也是違反多看少動。 很多人說拿不住單子,賺幾點幾十點就受不了跑了,看著行情走出上百幾百點。就是因為他的模型缺出場規(guī)則,或者干脆沒有交易模型。 當然讓利潤奔騰的前提是你是按大周期目標去做的,不是做的1分鐘5分鐘刮頭皮型操作。 刮頭皮也有能賺錢的,前提是必須要有自己的刮頭皮式交易模型。 不是因為我們很強很聰明所以我們能賺錢,是因為我們長期積累出了一套經過市場長期考驗的交易模型并嚴格的去遵守它。 周期轉換: 優(yōu)秀的下單決策和平倉決策都需要周期轉換。 下單要順大勢逆小勢,這個道理不用多說,你懂的。這就是周期轉換的一種表現。這種周期轉換的目的是能夠順應當前的大趨勢,并拿到波段內的一個相對比較有優(yōu)勢的籌碼位置。 如果你有一套穩(wěn)定的趨勢跟蹤交易模型,有一套讓浮動盈利單沿著趨勢方向不斷增長的方法,周期轉換就是讓你的盈利無限放大的最好方法。 在單子有了比較滿意的浮動盈利時,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獲利平倉出場?錯!去看更大周期級別的圖表,分析盈利繼續(xù)擴大的可能性!包括回調可能的目標,是否能夠打掉你的進場位置或止損。如果可能性很小,什么都不要做,繼續(xù)持有!比如我們是按15分鐘時段下單的,趨勢強烈且進場位置理想,就可以升級成1小時圖的單子。如果仍然理想,就可以繼續(xù)升級。 如果各個時段的趨勢都非常明確和一致,你完全可以做到以5分鐘圖表下單,最后做成日線單甚至周線單! 總之,無論是進場還是出場,周期轉換的作用是擴大你的優(yōu)勢! 注:周期轉換不可以濫用,虧損單絕對不可以應用周期轉換。強調,絕對不可以! 比如你是做的5分鐘圖表級別的單子,不設止損的話,一旦超出了你的波動預期,或者觸及了你的心理止損,立即認賠出場!決不可以再去15分鐘圖表或者其他大級別圖表去給自己找價格可能的反轉點。因為這樣的話,你做的就是與周期轉換原則相反的事,你在擴大你的劣勢!劣勢的擴大很可能會讓你從小小的虧損演變成巨額虧損,甚至爆倉! 順勢: 順勢,顧名思義,順應趨勢。主流正統(tǒng)的判斷趨勢方法是道氏理論,其他還有很多方法都是可以判斷趨勢方向的,比如趨勢線、布林帶、支阻位等等。 趨勢分為長期中期短期三個規(guī)模,這一點可以自己去看道氏理論原文,不再闡述。每個趨勢一般又有三個發(fā)展階段,醞釀期、發(fā)展期、衰竭期。 醞釀期是機構交易者的主要進場階段,市場主力籌碼最為密集,個人交易者的反向籌碼最為密集,這個階段通常與前一個反向趨勢的衰竭期緊密相連,要識別出趨勢的衰竭和新生需要較深厚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指導,沒有非常明顯且統(tǒng)一的信號。 發(fā)展期是趨勢行情快速爆發(f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多數機構交易者會繼續(xù)參與趨勢,多數個人交易者也開始進場。價格持續(xù)順次突破前期的支阻位,勢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市場情緒極為樂觀。發(fā)展期形成的一個標志,往往是突破重要的支阻位置,如頭肩形/雙重頂底的頸線,N字形走勢的拐點等。 衰竭期是價格沖擊開始衰竭的階段,價格可能繼續(xù)延續(xù),但速度力度都在減弱。一般衰竭期會形成高位、低位震蕩,少數情況會出現V型反轉。在衰竭期,機構交易者傾向于出場觀望或反向開倉,個人交易者情緒樂觀指數達到最高值,傾向于持倉或進場。 ?說到這里,我們要問自己幾個問題 1.我們通常做的是哪一個規(guī)模的趨勢,長期、中期還是短期? 2.我們進場通常是在哪一個階段?醞釀期、發(fā)展期還是衰竭期? 3.當前的趨勢在哪一個階段? 3.我們出場一般在哪一個階段? 明白了這個要義,才能真正做到斬斷虧損,讓利潤奔騰!不然的話,斬都不知道斬的什么,奔騰也是稀里糊涂的奔騰! 有句名言說的好,“趨勢是你的朋友”,又有一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技術分析的花樣很多,有些人是指標狂,有些人是均線控,有些人是趨勢線終結者。其實所有的技術分析背后的關鍵正主,只有兩個字:“心理”!因為所有的價格圖表都是參與者買入賣出的操作所決定的,所有的操作都是參與者對價格的預期所決定的??磮D表,要努力去看到哪個位置有大把人被套牢等待解套,哪個位置有人正在虎視眈眈的等待入場機會。參與者的心理活動才是技術分析存在的基礎! 對于多數個人交易者來說,大家最喜歡的行情就是單邊趨勢行情,對震蕩是比較厭惡的。 多數機構交易者最喜歡什么?沒錯,機構交易者最喜歡震蕩行情! 一般來說,趨勢之后必有震蕩,震蕩之后必有趨勢。所以,機構交易者從來不擔心趨勢會不會來臨。他們擔心什么?擔心的是趨勢來了,手里沒單!機構交易者都是大塊頭,有很多大的我們難以想象。在趨勢行情中,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圖表上露出馬腳。所以機構交易者要獲利,必須跑在個人交易者的前面。無論是反轉型震蕩還是中繼型震蕩,都是機構交易者無聲潛入的好機會。 在震蕩中,有很多的交易手法可用。你相信嗎,在趨勢發(fā)生前,優(yōu)秀的機構交易者可以讓自己的籌碼成本變成零或負數!無論趨勢能不能啟動,能走多遠,他都已經是贏家了,問題只是贏大還是贏小而已! 趨勢醞釀期、發(fā)展期、衰竭期的道理非常易懂,但不是說過就過了的,有用的東西不一定很深奧,復雜的東西不一定很有用。 試問目前不能穩(wěn)定盈利的朋友們,你做單的時候考慮過前面提到的幾個問題嗎?你經常能夠準確的識別趨勢發(fā)展階段嗎?識別方法可以量化或用文字描述嗎?單單靠盤感是不行的,單單靠指標也是不行的。多多復盤多多研究,從里面找到更深層的東西,把它概括出來,加入自己的操作模型內,通過復盤和實戰(zhàn)進行測試優(yōu)化,這是所有系統(tǒng)交易者的必經道路。 金融市場里沒有神,索羅斯也被香港政府打敗過。但是他一樣活的滋潤,一樣嚴格遵守著自己的操作模型,一樣每年都在賺著普通人一百輩子也賺不到的錢。外匯不是一個對與錯的游戲,而是一個博弈游戲。這個市場里明白人賺糊涂人的錢,系統(tǒng)交易者賺沒頭蒼蠅的錢,功夫下在盯盤之外的人賺盯盤苦力的錢。如同趨勢終究要結束,幸運之神不會永遠垂青于任何一個人,耍小聰明的最終結果注定是要被干掉的。 凱恩斯用 “選美論”來解釋股價波動的機理,指出金融投資如同選美,投資人買入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股票并非至關重要,只有正確地預測其他投資者的可能動向,才能在投機市場中穩(wěn)操勝券,并以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來形容股市投資中的風險。 輕倉: 看的是你這一次交易可能會輸掉多少錢占你總資金的比例!而不是占用保證金、保證金比例之類的! 止損金額=止損點數*每手每點虧損金額*下單手數 倉位比例=止損金額/總交易資本 通過這個公式自己去推導每單該下多少手吧! 下單手數在下單之前一定要計算好的,不可過輕也不可過重,要保持一致性。而不是憑感覺胡亂隨意的下。事先沒有做好最壞的打算,往往會得到更壞的結果! 止損: 止損,顧名思義停止虧損。新手問的最多的問題,一個是該做多還是該做空,另外一個就是止損該怎樣設。 有些人長時間下來被止損折騰的筋疲力盡,好好的賬戶被那一串串的紅色標記硬生生給止爆了,最后終于放棄止損,走向了無止損裸奔的不歸路。我見過很多人,說他們的秘訣就是不止損,因為行情總會回來。是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這樣的,行情80%以上的時間里都會回來。但是那不經意的小概率事件,卻讓一顆顆飽嘗勝利果實的心瞬時間掉進冰冷的寒窟。我甚至見過一些帶人做單的“老師”,告訴他們的學生們不要止損,那是個送錢的舉動,行情總會回來的,真的是誤人子弟。 沒有止損,你就是把自己的賬戶一次性的完全交給“天意”,那和賭博有什么兩樣?莫非你相信你的運氣是其他投資者的成百上千倍? 止損,不可簡單的從字面意義上去理解為停止虧損。與其說停止虧損,倒不如說成是“停止犯錯”。 我們所下的任何一單,隨意下單除外,實際上都是在用手中的籌碼去表達一種對于行情的預期。無論是通過盤感下單,還是依賴系統(tǒng)下注,它代表的是一種信念,只是一種假設。人總會犯錯,個人的預期總有不可靠的時候,止損就像一個安全氣囊,當你駕駛的汽車撞樹時給你一個防止受傷或是保命的機會。但是,撞樹,說明犯錯,沒有犯錯的時候根本沒有必要去打開安全氣囊。這里說的撞樹,不總是行情回打了多少點,而是與個人的預期方向完全不符。 舉個例子,某貨幣5分鐘圖當前正在箱體整理,我們在箱體的上沿附近下了空單指令,不考慮其他因素,止損應當怎樣設?是在整個箱體的最高價之上排除點差后1個點,還是箱體最高價之上的20——30個點?我的答案會傾向于后者,或者結合判斷突破的成功與否采用手動止損。 行情很可能會把價格推高到最高點之上幾個點,但并不能說真正實現了突破。那么,它并沒有撞樹,只是與大樹擦肩。如果經常并沒有撞到樹,安全氣囊卻打開了,那么這種氣囊肯定是不合理的,我們就會在堵車的路上看到滿街打開安全氣囊的汽車。 再來一個例子。假設某波段行情下方出現了一根下影線,我們認為此下影線是反轉標志決定做多,不考慮其他因素,止損應當設在什么位置?是止下影線的下方1個點,還是下方的20——30個點?這次我的答案會是前者。 兩個例子中的止損擺放,遵循了一個原則:除非我的假設前提已經被推翻,否則我不會出場。第一個例子的假設前提是行情不會真正突破箱體,第二個例子的假設前提是此下影線的反轉意義有效。當然,不能簡單的拿這兩個例子來做進場參考,我這里只是用它們來說明止損的問題。 總結:我認為止損的作用不是停止損失這么簡單,不然的話很容易頻繁止損,造成無謂的犧牲。止損的真正意義在于停止犯錯,只有當行情推翻了下單時的預期假設,我們才需要止損。 我的這個看法,依賴于一個基礎,實際上這個基礎也是有著很多爭論的,包括投機名家之間的爭論。它就是:當我們下單后,我們假設自己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就好像法院傳喚一個犯罪嫌疑人,是先假設他是有罪的還是無罪的? 盈利倉位的跟蹤保護性止損 盈利倉位的跟蹤保護性止損,在我看來,與普通的止損區(qū)別不是很大。 透過表面去看其實質,初始止損與保護性止損,其倉位繼續(xù)持有都是因為對行情的方向有預期(這個預期包括操作系統(tǒng)信號發(fā)出的預期)。預期的存在必有其基礎和前提,當前提破滅,就應當是止損發(fā)生之時。 這就是指導我的退出機制的根本要義,也是“不預測行情”這一說法的一個實證。我的退出機制是分批的退出機制,一小部分倉位的退出基于行情預期并確保持平,大部分倉位的退出基于預期破滅。使用這種預期破滅原則,能夠更好的持倉,讓利潤持續(xù)發(fā)展。 總結,止損是一個雙刃劍,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誤傷自己錯失機會。過分強調保護作用,與過分強調彈性作用都是不可取的。在止損的設置中,必須要有自己的原則,而我的原則是“停止犯錯”。 本節(jié)“止損”和前面一節(jié)“輕倉”,共同組成了資金管理的筋骨。如果留意前面一節(jié),會發(fā)現開倉量的計算要依賴于止損量。 在外匯交易中,保持一致性是非常有力的武器??梢哉f整篇帖子,無處不在透露著“一致性”這個強烈的信息。 由于每個人的習慣不同,操盤風格不同,止損這一話題只在這里做一個大方向啟發(fā)式的探討,不再深入探究細節(jié),我的“止損”話題到此結束,歡迎大家多多交流我們共同進步。下一話題“擴利”發(fā)表在150樓以后。 擴利: 通過擴大潤來實現收益最大化。長期穩(wěn)定盈利只要做到一點就夠了,那就是:在暴倉機率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長期盈利大于虧損?!?/p> 什么情況下利潤才能最大化?兩點:1持倉2重倉 相信持倉這個觀念是多數人能夠接受的,可是為什么我會說重倉?我的16個字中不是有“輕倉”這個原則嗎? 這就是加倉的理由了。 為什么“加倉”?為了在安全的前提下達到“重倉”! 加倉的必要前提,趨勢存在。 加倉的倉量,縮量加倉(金字塔加倉)、等量加倉。 加倉的手法,突破加倉、回調加倉、追逐加倉。 其他的不想細講,自己去找資料學習。只講一下追逐加倉,這是很多人從沒使用過的手法。 當趨勢極其強烈且一致時,逐根K線或逐若干價位去加倉,直到某信號發(fā)出則停止加倉或減倉。還不能理解的話,去讀一讀比爾·威廉姆斯的《證券混沌交易法2》,把追逐加倉發(fā)揮的淋漓盡致。 加倉時,要時刻牢記你的目標——“安全的達到重倉”! 補充: 超短和中長線比較 多數個人交易者喜歡做超短線日內單,多數機構交易者做的卻是中長線單。 一方面是資金規(guī)模決定的,另一方面,中長線單確實有它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舉幾個例子: =微觀造就宏觀,宏觀決定微觀。中長線必須大處著眼,對價格的走勢方向可以同時做到宏觀和微觀,能夠更好的把握市場的脈搏。超短線能夠做到足夠的微觀,但宏觀上遠遠不如中長線。 =中長線建倉可以從超短開始入手,通過周期轉換原則,同超短使用相同或接近的止損,卻可以有不同數量級的盈利。 =一般來說,周期越長,趨勢的延續(xù)性就越好,回報就越豐厚。 =中長線可以加倉的位置非常多,超短的加倉位置卻少的可憐。 =中長線的圖表技術形態(tài)非??煽浚痰募夹g形態(tài)遠遠比不上。 =中長線單可以忍受比較劇烈的短期波動。非農、議息等較大的數據行情,對于超短來說簡直就是事關生死,對于中長線單卻可以穩(wěn)坐泰山,因為這個波動只是趨勢中的一小部分。 =中長線單對操盤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保養(yǎng)更佳。對人的精力也有很大的解放,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研究、享受生活。 長期穩(wěn)定盈利者和不能穩(wěn)定者最大的區(qū)別
外匯不是一個對與錯的游戲,它是一個類似于田忌賽馬的博弈游戲
今日推薦學習 我們專注于傳播金融干貨,致力于金融人職業(yè)價值提升!如果你現在需要系統(tǒng)性學習或者此時的您交易遇到瓶頸的話,可直接識別二維加輔導師“余林老師”好友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