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翡翠變?yōu)殇N售成品的期間,無論原材料是什么質(zhì)地、擁有什么顏色,其拋光工序都是很重要的。 俗話說:“雕工占有三分,而拋光則占有七分。” 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于翡翠成品來說,拋光這一工序很關鍵,在行的人都知道,沒有經(jīng)過這道工序的翡翠,將只會表現(xiàn)得暗淡無光,所以人們只能稱它為“毛貨”。 “毛貨”也說明了此貨品是半成品,即使它的雕工很精細,那也不會很出眾。 就像一個人晚上沒有睡好,剛醒來的時候,一定對身邊所有東西都看得不太清楚,身邊再好看的物品也只會在眼中失去光彩。 對沒有拋光的翡翠來說,就是一直帶著模糊的外膜,阻擋了翡翠的美。 在這里,我要提到一個名詞,那便是“起貨”。 這一詞的意思便是,翡翠在拋光以后,整體上看起來通透、明亮而有光澤。 翡翠的單位是晶體,當晶體越來越細膩的時候,晶體與晶體之間的空隙也就越來越小,晶體越來越緊貼在一起,這個時候的翡翠便會變得更加通透。 而決定晶體狀態(tài)的,就是翡翠的種水。翡翠的種水越好,拋光以后的翡翠產(chǎn)品也會更加透亮。 也可以這么說,要想知道這塊翡翠的種水是否足夠好,只要看經(jīng)過拋光以后呈現(xiàn)出來的形象特征,就可以得知了。 以上也足以說明翡翠拋光的重要性了。 翡翠拋光,也是需要一系列精密的步驟的,拋光工序,不是像擦亮眼睛一樣簡單,它不是單純地將表面擦拭干凈而已。 接下來,大家就來跟我一起了解一下,拋光時需要注意哪幾點? 第一步,就是過油石,也就是利用富有油質(zhì)的巖石,將翡翠進行打磨。 玉雕師們一般不會用體積太大的油石來操作,不然很難控制力度,容易損壞翡翠的表面。 而需要打磨的,就是翡翠中雕工痕跡很明顯、很粗糙的地方。 玉雕師們會再利用到不同粗細的油石,一遍又一遍地仔細打磨。 之后就要用到磨砂輪,這一步驟與上一個很像,都是為了打磨而設計的。 只不過,磨砂輪帶有快速滑動的輪,不停來回滾著的磨砂輪,對翡翠進行更加細致的打磨。 有些行家,在這兩個步驟之前,會先撒個拋光粉,這樣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翡翠的哪些地方還需要進行打磨了。 因此,拋光粉不完全就是壞東西。在翡翠的拋光過程中,適量的拋光粉也是必須有的。
接著,玉雕師們會利用一個帶有鐵釘?shù)你@子。這算是一個專門設計好的小器械。 他們會先在鐵釘上撒上金剛粉,再將雕刻過的地方進行處理。這里用到的鉆子,就是為了進一步打磨細節(jié)。 鐵釘?shù)某叽缬泻芏?,這就需要考慮到雕刻的地方的面積,再對釘子進行更換、打磨。
在釘子鉆磨以后,就是用砂紙打磨了。玉雕師們有很多粗細不一的砂紙,針對那些稍微較大的雕刻好的地方打磨。 玉雕師們一般都會用兩種砂紙,分別都打磨一遍,十分細致。
以上幾步打磨,就是為了讓翡翠的表面與細節(jié)變得光滑。 打磨以后,很多間隙里會留有玉石的屑,這時候就要用上細軟的毛刷了。 在刷子上沾點鉆石粉,將翡翠表面刷一遍。做完這一步之后,拋光工序就要完成得差不多了。
后面就是要清洗。翡翠上面遺留的粉屑,還是需要通過別的媒介帶走。很多人會利用到超聲波機器。 用完機器后,有時候我們還需要將翡翠細微的地方用酒精再進行耐心的擦拭。
最后,就是上蠟。這一步驟主要是為了給翡翠加上一層保護膜。 有些人會將這一步驟與注膠、酸洗的概念混淆。注膠和酸洗是會影響到翡翠內(nèi)部物質(zhì)的,而上蠟只是基于翡翠外表上的一個處理方式。 給翡翠上蠟以后,就要將蠟吹干,等其凝固后再定好型,這才能完全保護好翡翠。
以上便是翡翠拋光的關鍵步驟。 市面上的每一件翡翠產(chǎn)品都是經(jīng)過了諸多工序才得以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翡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