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讀了一本關于哲學的通俗讀物《哲學家們都干了些什么》,本書從蘇格拉底開始講述,一直到上世紀薩特、加繆之流,洋洋灑灑的介紹了西方哲學史上的大部分學派思想及其代表性的人物。作為一本哲學類的通俗讀物,作者煞費苦心地向我們展示了哲學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的學科,也向我們說明了哲學家們是一群什么樣的群體,這本書值得我們去認真閱讀和思考。 提到哲學,人們最先想到的應該是各種后綴為“主義”的各類專有名詞,理性主義、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存在主義、實用主義等等,琳瑯滿目,眼花繚亂。其實對于普通人來說,我們很難去理解和區(qū)分各種主義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不同,因為我們不是蘇格拉底,也不愿意被人討厭,那么哲學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其實就是偶爾吹牛時的談資,亦或是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裝飾品。我們不需要去認識所有的主義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需要通過哲學去探尋世界的本源,那是哲學家們的事情,但是我們應該了解哲學,因為我們都會詢問這樣一個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我相信不管是誰,只要自己的大腦能夠正常的活動,人都會偶爾問自己,我為什么活著一類的問題,其實尋找人生意義的過程,就是我們通往哲學之路的過程。 人,應該怎么去尋找人生意義,對于每個人來說,答案是不一樣的,按照作者的說法就是逼迫自己直面死亡,也就是詢問自己:“我為什么不立刻自殺?”所以加繆才會說:“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奔偃缒阌X得你不應該去自殺,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那么其實你已經找到你的人生意義了,所以維特根斯坦才會說“人生問題的解答在于對這個問題的消除。”,大道無言。 我們其實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去思考這些嚴肅的問題,既然上帝給予了我們生命,那么我們就應該在有限的生命跨度中,讓自己好好的活著,甚至是努力的活著,當然你厭倦了一切,看空了一切,也可以選擇結束這一切。人的思想是自由的,也意味著選擇也是自由的。 看完了這本書以后,其實自己最大的感受在于,我們應該學會懷疑,學會用開放的精神去面對這個世界,不管這個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的,所謂理性、所謂科學,其實都是我們去看待這個世界的角度,認識這個世界的方法,對錯與否,在乎自己怎么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