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題演練 1. 判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收縮功能的主要指標是 A. 心率加快 B. 心音低鈍 C. 心室舒張末期容積增大 D. LVEF下降 E. E/F下降 2. 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體征中,最有診斷價值的是 A. 第一心音低鈍 B. 肺動脈瓣區(qū)第二心音亢進 C. 心率增快 D. 心臟擴大 E. 舒張期奔馬律 答案:D E 知識點總結(jié) 慢性心力衰竭 考點一 臨床表現(xiàn) (一)左心衰竭 主要為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的表現(xiàn) 1.癥狀 (1)呼吸困難 表現(xiàn)為勞力性呼吸困難、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心源性哮喘)和端坐呼吸,嚴重時可出現(xiàn)急性肺水腫。勞力性呼吸困難可為首發(fā)癥狀(最早出現(xiàn))。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演化成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心源性哮喘)。 (2)咳嗽 咳粉紅色泡沫痰(或者白色泡沫痰)。 (3)心排血量不足 體能下降、乏力、疲倦、記憶力減退、焦慮、失眠、尿量減少等。 2.體征 (1)兩肺底??陕劶皾駟簦ㄖ行∷菀簦┖痛Q音。 (2)心臟聽診可聞及肺動脈瓣區(qū)第二心音亢進,心尖區(qū)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心衰特有體征之一)。 (二)右心衰竭 主要為體循環(huán)淤血的表現(xiàn)。 1.癥狀 胃腸道及肝臟淤血。臨床表現(xiàn)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和尿少、夜尿增多等。 2.體征 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頸靜脈充盈或怒張;下垂性對稱性水腫(雙下肢),右心奔馬律(胸骨左緣第3、4肋間聞及舒張期奔馬律),紫紺等。 (三)全心衰竭 左、右心衰的臨床表現(xiàn)同時存在可考慮全心衰。繼發(fā)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當右心衰出現(xiàn)后,左心衰肺淤血的癥狀反較單純性左心衰時減輕。 考點二 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 1.常規(guī)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液的一般檢查、尿常規(guī)、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等。 2.血漿腦鈉肽(BNP)檢測 有助于心衰的診斷及判斷預后。BNP<100pg/mL ,不支持心衰診斷;BNP>400pg/mL,支持心衰診斷。 3.胸部ⅹ線 是確診左心衰竭肺水腫的主要依據(jù)。心影增大,肺紋理增粗。 4.超聲心動圖 是診斷心力衰竭最有價值的方法 5.其他 放射性核素檢查;有創(chuàng)性血流動力學檢查。 考點三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心衰診斷首選超聲心動圖。有明確器質(zhì)性心臟病的診斷,結(jié)合癥狀、體征、實驗室及其他檢查可做出診斷。左心衰竭以呼吸困難,右心衰竭以頸靜脈怒張、肝腫大、下垂性水腫為診斷的重要依據(jù)。 (二)鑒別診斷(助理不考) 1.心源性哮喘與支氣管哮喘的鑒別 心源性哮喘有心臟病史,多見于老年人,有心臟病癥狀及體征,發(fā)作時強迫端坐位,兩肺以濕性啰音為主,可伴有干性啰音,甚至咳粉紅色泡沫痰;而支氣管哮喘多見于青少年,有過敏史,咳白色黏痰,肺部聽診兩肺滿布哮鳴音。采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有效則支持診斷支氣管哮喘,對強心、利尿及擴血管藥有效則支持心源性哮喘。 2.右心衰竭與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肝硬化等引起的水腫和腹水的鑒別 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可引起頸靜脈充盈,靜脈壓增高、肝大、腹水;但心尖搏動弱,心音低,并有奇脈,超聲心動圖有助于鑒別。腹水也可由肝硬化引起,但肝硬化無頸靜脈充盈和肝頸靜脈返流征陽性。 考點四 治療 (一)治療原則(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原則) 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誘因。糾正血流動力學異常,以緩解癥狀、提高運動耐量、改善生活質(zhì)量、阻止心室重塑,降低心衰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二)一般治療 包括病因治療、休息鎮(zhèn)靜、控制水鈉攝入。 (三)心力衰竭的基本用藥 利尿劑、血管擴張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及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β受體阻滯劑、正性肌力藥物(包括洋地黃、磷酸二酯酶抑制劑、β受體激動劑),近年來強調(diào)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療。 1.利尿劑 緩解心衰的癥狀,療效確切、迅速。 (1)噻嗪類利尿劑(作用于遠曲小管近端) 輕度心力衰竭選用作用弱且依賴腎小球濾過率。主要不良反應為低血鉀及代謝性堿中毒,長期應用可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和血糖增高。 (2)袢利尿劑(作用于髓袢升支) 中度以上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或肺水腫)選用強效,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和腎灌注減少時仍有利尿作用。低血鉀為主要副作用,必須補鉀;過度利尿可出現(xiàn)腎前性氮質(zhì)血癥。 (3)保鉀利尿劑(作用于遠端腎小管) 因螺內(nèi)酯有抗醛固酮作用,近年大樣本臨床研究表明20~40mg/d能抑制心室重塑,降低重癥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遠期預后。 2.血管擴張劑 降低心臟前或后負荷,減少心臟能量消耗,改善淤血癥狀。各種血管擴張劑的血流動力學效應和降低死亡率的效應不一致。 (1)硝酸鹽制劑 主要擴張小靜脈,顯著降低前負荷。 (2)硝普鈉 同時擴張動靜脈,顯著降低心臟前后負荷,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和降低血壓。適用于高血壓、瓣膜關(guān)閉不全及擴張型心肌病所致的中到重度肺淤血。 (3)酚妥拉明 主要擴張小動脈。 3.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抑制劑 (1)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 阻斷心肌、小血管重塑,以達到維護心肌功能,延緩心力衰竭進展的治療效果。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 作用與ACEI相同。 (3)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對抑制心血管重構(gòu)、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遠期預后有較好的作用。 適應證:適用于所有級別的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包括有癥狀及無癥狀的心力衰竭患者,并應掌握早期使用、長期使用的原則。 4.正性肌力藥物 (1)洋地黃類 1)洋地黃的藥理作用: 洋地黃是治療心力衰竭的傳統(tǒng)性藥物,其作用有:血流動力學效應(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射血分數(shù));神經(jīng)內(nèi)分泌作用(降低交感神經(jīng)活性,降低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活性,增加迷走神經(jīng)張力)。大系列前贍性對照的臨床研究表明,地高辛可明顯改善癥狀,減少住院率,提高運動耐量,增加心排血量,但對死亡率的影響與對照無差別。 2)適應證: ①地高辛:適用于中度心力衰竭的維持治療。 ②毛花苷C:適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時,特別適用于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顫動者。 3)不宜應用洋地黃制劑的情況: 預激綜合征合并房顫;二度或以上房室傳導阻滯;病態(tài)竇房結(jié)綜合征;單純舒張性心衰如肥厚型心肌病,尤其伴流出道梗阻者;單純二尖瓣狹窄伴竇性心律;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24小時內(nèi),除非合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4)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與奎尼丁、普羅帕酮(心律平)、維拉帕米(異搏定)合用時,血漿濃度增高,地高辛劑量應減半。制酸劑可減弱地高辛的作用,宜分開用。 5)洋地黃中毒處理: 立即停用洋地黃,糾正心律失常,可選用苯妥英鈉或利多卡因。如有低血鉀時予以補充鉀鹽。單純補鉀效果不明顯時,可同時補鎂。 (2)非洋地黃正性肌力藥物 1)cAMP依賴性正肌力藥(磷酸二酯酶抑制劑): 僅用于重癥心力衰竭,實施心力衰竭的各項治療措施后癥狀仍不能控制時短期應用。 2)β受體激動劑: 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強心排血量作用。 5.β受體阻滯劑 (1)作用機制 傳統(tǒng)觀念認為,腎上腺素能激活是維持心排血量和器官灌注的重要代償機制,并且β受體阻滯劑以其負性肌力作用禁用于心衰。現(xiàn)代認識到交感神經(jīng)的長期激活實際會對心肌產(chǎn)生有害影響,導致心衰惡化,加速死亡。β受體阻滯劑可對抗這一效應。20世紀80年代以來幾項較大規(guī)模的臨床試驗表明β受體阻滯劑治療擴張型、缺血性、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可降低住院率、病死率,提高運動耐量。 進一步研究表明非選擇性并有擴血管、抗氧化作用的β受體阻滯劑卡維地洛對心衰的治療效果更優(yōu)于非選擇性且無血管擴張作用的美托洛爾。 (2)適應證 1)用于NYHAⅡ、Ⅲ級病情穩(wěn)定的收縮性心力衰竭,或以上病情穩(wěn)定者。 2)對經(jīng)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無體液潴留、體重恒定的NYHAⅣ級患者。 3)對缺血性、高血壓性、擴張型心臟病等所致的心力衰竭療效更好。 (3)禁忌癥 患有支氣管痙攣疾病、嚴重心動過緩、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的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腫)等患者。 (4)用法及注意事項 1)應在傳統(tǒng)抗心衰藥物治療保駕下(ACEI或ARB、利尿劑)使用。 2)從最小劑量開始,逐漸、緩慢加量,每2~4周加量,以達到最大耐受量或靶劑量。 3)嚴密觀察心衰癥狀、體征,包括體重。 4)如癥狀加重、水腫加重,可增加ACEI或利尿劑,同時暫緩β受體阻滯劑的增量,應避免突然中斷治療。 (5)常用制劑及目標劑量 美托洛爾:起始量5~10mg/天,目標劑量可達150mg/天; 卡維地洛:起始量3.125mg/天,目標劑量可達50mg/天; 比索洛爾:起始量1.25mg/天,目標劑量可達10mg/天。 (6)副作用 體液潴留、心衰癥狀加重、心動過緩、傳導阻滯、低血壓、乏力等。 6.抗心律失常藥物 心力衰竭患者半數(shù)死于嚴重心律失常,胺碘酮為臨床常選用的藥物。 7.抗血栓栓塞治療 只要無禁忌證,可選用阿司匹林。 (四)舒張性心力衰竭的治療 1.靜脈血管擴張劑和利尿劑 減輕肺淤血和外周水腫 2.β受體阻滯劑和鈣拮抗劑 改善舒張功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增加舒張期充盈。 3.ACEI或ARB類藥物 控制高血壓,逆轉(zhuǎn)心室肌肥厚(效果最好)。 4.注意事項: (1)不宜用正性肌力藥物和動脈血管擴張劑或過度利尿,以免發(fā)生低心排血量。 (2)維持竇性心律、控制心房顫動患者心室率對改善左心室充盈非常重要。 (五)“頑固性心力衰竭”及不可逆心力衰竭的治療 “頑固性心力衰竭”又稱為難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經(jīng)各種治療,心力衰竭不見好轉(zhuǎn),甚至還有進展者: 1.積極治療原發(fā)病。 2.調(diào)整心力衰竭用藥,聯(lián)合應用強效利尿劑、血管擴張制劑及正性肌力藥物等。 3.對高度頑固水腫也可使用血液濾過或超濾。 4.擴張型心肌病伴有QRS波增寬>120ms的心力衰竭患者,可實施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5.對不可逆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考慮心臟移植。 |
|
|
來自: 康泰wjr圖書館 > 《2019年(7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