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這段話中涉及了幾個古代的常識,“麻冕”是用麻繩編制的祭祀服裝,應該工序復雜,成本很高,“純”就是絲制的祭服,比“麻冕”要節(jié)儉很多;另外就是“拜上”與“拜下”的問題,是臣子見到君主時候的禮節(jié),孔子特別強調(diào)了“拜下,禮也”而“拜上,泰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人見到君主都不尊重了,其實我們也知道春秋時期是大夫?qū)?quán),君主成了擺設,所以很多臣下見到君主也就驕慢了,這是孔子很看不慣的事情,所以他說,雖然只有我特立獨行,但是我還要堅持“拜下”的禮。 我們看這段話,孔子并不是一個頑固不化的人,社會在發(fā)展,文化習俗也隨之在改變,孔子承認這種發(fā)展與改變,但是他堅持,對于無關乎大義的事情,能減少勞民就盡量便捷一些,但是有些事情不能隨波逐流,那就是大義的問題。其實關于祭祀的問題,過去很重視,我記得以前過年的時候,家里要“請祖宗(就是族譜)”,這時候家長要帶著孩子很正規(guī)的擺貢品、燒香、點燭臺、三拜九叩,如今這些都已經(jīng)被“簡化”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