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你可知?江湖有言:“教拳不教樁,傳拳不傳胯”。可見站樁和練胯的重要性。在古代一般這是入室弟子才能學到的東西,練拳應該從下往上練!什么意思呢?就是說要先站樁練腿力,等站樁有了一定的基礎就可以開始練胯,然后到腰,最后到肩膀到肘,然后手才能發(fā)力。這個順序是不可顛倒的,否則你就會走很多彎路。 練太極拳要求襠要開,圓撐、虛撐、虛靈,實質上是對胯骨的要求,若要開襠,胯根必須松開撐圓??璨婚_,襠為人字夾襠。既不能承受體重的重壓,又不能使身體重心下降。上下肢必然變?yōu)榇魷?,特別是對腰軸的旋轉影響很大,影響爆發(fā)力的產生。 要使腰胯旋轉一致,必須做到塌腰,脊柱骨節(jié)相對松沉。肋骨下的腹機要放松,這樣使體重落到胯骨之上。進行運動時,只須注意胯的旋轉,就能帶動腰部的旋轉。下肢的外撇里扣,也全憑胯關節(jié)的松活圓轉,上下肢的靈活性全靠胯的領帶。拳勢中腰胯的平行旋轉甚多,發(fā)力就是在胯的旋轉速度加快時產生。引化來力也只須松轉而避之。 你的胯生銹了嗎 胯是個大拳頭,無有滯礙的時候,很多神奇就有發(fā)生,男人的胯比起女人來說,相對都不太靈便,尤其羸弱的男人,一般右胯都是死的,叫他把勁沉一沉,卡的死死的,走不動,這就像對一個捆了手腳的人說:你走吧,但真想走的順暢是很難的,直接的原因是大轉子與骨盆都禁錮在一起! 胯的活動范圍,幼童大過成人,因為幼童肢體柔軟,氣血充盈。但是現(xiàn)代都市人多坐少動,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有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關節(jié)處更是如此。故成人的胯關節(jié)都有“銹蝕”的現(xiàn)象,年齡越大,銹蝕的越厲害。 但即使是年輕人,若未經訓練,胯也處于“未打開”的狀態(tài)。練習太極拳我們要求這里是靈活并且有彈性的,你看,擱著好幾個臺階呢。所以一定要在這里做文章才行哦。 擺弄胯的法子有許多。先要知道什么是胯,因為禁錮的骨盆,對感知也是遲鈍的,哪里在哪里,幾乎是聾子調聲音,高低不知的,股骨兩條大腿上端,兩個大轉子就是胯,擺弄胯,就是叫這里前后左右上下盡可能的開展,增長他們的靈活度,進而增長他們的彈性,一般說胯就一定與骨盆一起說的,大轉子與骨盆都開了的話,這里就像摸了萬金油了,這是最直接的覺受。 一,教拳不教胯,教胯行天下 胯擺弄好了,很多問題都能解開了, 沉下去一部分也是指胯而言的,什么是沉下去? 1、太極拳里有走貓步,躡手躡腳的,這是練胯的,你可以自己試試感覺,家里有小孩子睡了,你走路應該要輕輕地,不能有聲音,就是這樣子,像小偷進家偷東西,他知道里屋有人睡,走起路來也是練胯的。 可以從實際生活中看一下的貓步怎么走?我們走路是邁步,跨上去,用上身壓去,前腿支撐接過來,這是我們的習氣,正確的貓步是后腿支撐,前腳落地,腿是送出去的,這就簡單了吧?這就叫沉胯,胯沉下去了,勁就下去了,力就上來了。 2、還有個四平大馬步站樁,也可胯的,主要就是叫胯不受力,就像坐在凳子上一樣,我們坐在凳子上,受力點是骨盆下面的兩個凸點,也就是坐骨結節(jié)受力,股骨是解放出來的,大馬步樁就是這個意思了。這是站樁開胯的法子。但必須分步驟練習,開字訣就是用的這個方法,當然,不能說站樁就是開胯的,不能這樣說。 有人說練胯就得松腰,也是對的,因為胯下去了,腰也就能塌了,本來就是在一起的,分開說那是不得已罷了。總之,腰襠要密切協(xié)調配合,活腰應松襠松胯,塌腰應開襠開胯落胯,擰腰應扣襠轉胯。只要靈活地掌握了胯關節(jié)的開合、松沉、旋轉,腰襠勁的耐力、彈力、爆發(fā)力就能產生,這樣才能悟出太極拳技擊之奧妙。 練拳架時,在體力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加大運動量,身體下蹲前進、后退時邁步要大。 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時,含胸拔背,松腰落胯,兩胯根要始終保持窩形; 邁步時,實足的胯根要微向里抽旋而下沉,腰胯同時旋轉。 要做到外三合,有時錯對相合,有時同步相合,上下保持一條直線。 移重心時,實腿胯要松沉屈折,另一腿要放松隨腰轉前提,先合胯,后開胯。 定勢時虛實分明,先塌腰,后收斂臀,胯再放松,胯襠既開又合,保持骶骨有力。 要注意的是,以胯為核心,先注意上下一整體旋轉,再研究上下肢異步旋轉的配合。 結束語:一個開字了得…… “胯”是人體下肢三大關節(jié)之一,是下肢三節(jié)之根,胯關節(jié)是腰與腿連接的重要樞紐. 胯的技擊作用很大,表現(xiàn)在:它可以調節(jié)上下肢協(xié)調,是行氣主要關卡,是產生爆發(fā)力的源泉,是體重的承擔者,是技擊進攻的武器。 拳論日:“有不得機不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毖c腿的靈活性關鍵在于練好胯關節(jié)。因此,有經驗的拳師講“得機勢應求腰胯”。 若問太極拳怎么練? 吾說:無極固根亦培元…… 太極拳雖法門獨特,但并不難,千里之行始足下,先學走來后學跑,健步如飛能做到。 初學太極者終究應當從形之姿勢入手,學習久之著熟懂勁,必當,悟真理,求真源,融會貫通,才能步入于神化之境。動靜萬化不離根,風雨雷電神氣象,渾然一體出真功。 站樁無極固根培元是開始也是結果,要使自己的身體強壯,循序漸進不要貪功、不要的過度的傷害身體;最終讓習練者用最有效的方式輕松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并找到內家拳門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