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1/26 昨晚跟兒子一起讀了2本關(guān)于爸爸的繪本和英語: 爸爸和我, 爸爸去釣魚 每天晚上洗完澡呆在床上看繪本講故事,這個興趣總算是在今年給培養(yǎng)起來了,看了好多的大師介紹,需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所以在我們家庭當中,我買了好多不同類型的繪本,每天讓孩子挑2-3本讀。經(jīng)過這么大半年的時間,老師也告訴我還在聽故事很認真,感受到每天的堅持已經(jīng)起點作用了。 爸爸和我(中文繪本):主要是講述孩子在家無聊,叫醒睡覺的寶寶一起外出散步,在路上撿了個樹枝掰成兩段在地上畫了個梯子,然后一起爬山了月亮,看到了流行,看到了自己的家,然后一起飛下來敲門,媽媽準備好早餐開門一起吃。這是個童話故事,但是孩子卻能提出很多問題,讓我來回答,譬如:媽媽,為啥我撿的樹枝畫不成梯子?為啥我沒有看到流星?為啥可以從月亮上跳下來,不會摔疼嗎? “那我們明天晚上,等媽媽下班回家,一起去樓下?lián)靷€樹枝去畫梯子,看能畫出來嗎?”“你經(jīng)常半夜抬頭看天空,會看到流行的”“因為你是跟著爸爸 牽著手一起跳下來的,一個人是不可以這樣子的。” 看似很簡單的問題, 我發(fā)覺還在已經(jīng)在聽故事的時候進行了及時的思考問題。 爸爸去釣魚(英文繪本):主要講述的是爸爸帶上2個孩子一起是郊外釣魚,爸爸準備在卡車上裝了釣魚竿,帳篷,還有一把大大的椅子,孩子們不同意,結(jié)果爸爸說我可以躺 沙發(fā)上釣魚和睡覺。來到郊外,孩子們搭好帳篷,發(fā)覺爸爸的椅子沒法放進來,爸爸直接拖到樹底下呼呼呼大睡起來了,半夜,一只饑餓的大熊過來找食物,看到地上一個袋子以為是食物(其實是爸爸的靴子)悄悄的走了,后來發(fā)現(xiàn)是靴子直接丟棄了。天亮了,孩子們到處找爸爸的靴子找不到,最后直接讓爸爸做沙發(fā)上推到河邊去釣魚,很快爸爸釣到了幾條大魚,也看到了自己的靴子,撈了上來,然后一起回家了。 整個讀書過程中,我們相互問答了以下問題: “爸爸最終會帶沙發(fā)去嗎?,最終釣到魚了嗎?釣了幾條,分別是什么顏色,幾只大的幾只小的呢?最后找到爸爸的靴子了嗎?爸爸是如何去河邊釣魚的呢?爸爸是如何把靴子撈上來呢?魚和沙發(fā)是怎么回到卡車上的呢?最終爸爸帶寶寶們一同回家了嗎?” 上面的問題有寶寶問的,也有媽媽問的,相互進行了回答。 感覺這樣的一個夜晚在這2本繪本故事下特別的溫馨和滿足,感恩自己的寶貝,感恩這樣的美好生活,感恩自己的努力,感恩對自己非常友好的朋友們! |
|
|
來自: 往事隨風(fēng)2muyi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