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乃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大文豪,一生著作無數(shù),從他的作品就可窺見出他對凡塵俗世的人間百態(tài)早已看得非常通透,但是這樣的一位文豪也有自己的情感煩惱。魯迅與朱安的往事一直廣為關(guān)注,這位思想守舊的女性和提倡新思潮的魯迅之間到底有著什么樣的故事?
朱安是魯迅的結(jié)發(fā)妻子,魯迅當時是在母親的逼迫下才和朱安成親的,所以魯迅和朱安的這段婚姻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包辦婚姻。當時魯迅并不愿意成家娶妻,無奈之下,魯迅的母親只好假裝自己病重,寫信給在海外留學(xué)的魯迅,假裝自己已經(jīng)時日無多。魯迅在得知消息后匆忙回國,等待他的卻是一場已經(jīng)安排好的婚禮,無奈之下魯迅只好順從母親的要求與朱安結(jié)為夫妻。

魯迅在和朱安結(jié)婚之前就已經(jīng)出國留學(xué),接受了國外良好的教育和許多新思想的洗禮,所以他更欣賞有自己個人思想的新時代女性,對懷有守舊主義的中國女性心存芥蒂。而朱安只是一個傳統(tǒng)的舊中國女性,未受過教育,文化水平低,對讀書也沒有任何興趣,所以更遑論能接受魯迅的新思想。魯迅本就對守舊的朱安沒有太大的好感,再加上朱安對知識如此的抵觸,更加引得魯迅反感。所以魯迅婚后對朱安的態(tài)度顯得異常冷漠,對待朱安連對待一個陌生人都不如。而朱安在魯迅家中唯一的作用就是照顧魯迅年邁的母親,魯迅就曾這樣在書中評價朱安:“她不是我的太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保梢婔斞覆⒉话阎彀伯斪髡嬲钠拮?,倆人之間沒有感情可言。
魯迅對待朱安態(tài)度冷淡,但在日常的吃喝住行上卻從未虧待過她,朱安的生活費一直都是由魯迅支出。因此,雖然和丈夫魯迅的感情生活幾近空白,但物質(zhì)生活上,朱安還是過得較為寬裕。而在魯迅辭世之后,朱安的生活費就轉(zhuǎn)為魯迅的第二任妻子許廣平負責(zé)支出。但后來許廣平也因自己生活拮據(jù),無法再承擔(dān)起朱安的生活費支出,只好停了朱安的生活費。失去經(jīng)濟來源的朱安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據(jù)說最貧窮的時候,甚至連家里養(yǎng)了十幾年的大花貓都沒有辦法喂養(yǎng)。

據(jù)當時的報刊介紹,朱安每頓只能吃咸菜蘿卜配白粥。沒有任何經(jīng)濟來源的朱安只好不斷地變賣家中的物品,而最后甚至想變賣魯迅先生留下的書籍。但是她的這個舉動遭到了魯迅先生眾多好友的反對,他們一致認為這是魯迅先生的遺物,價值極大,不應(yīng)該隨意販賣。朱安顯然對這個說法很不滿但也很無奈,她說了這樣一句話:“魯迅先生的遺物固然值得保護,但我也是魯迅先生的遺物,為什么你們就不可以保護一下我?”話語里充滿了辛酸和無奈。幸好后來許廣平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重新承擔(dān)起支付朱安生活費的責(zé)任,朱安的生活才開始回歸正常。
朱安的一生經(jīng)歷讓人唏噓,思想守舊的她不得丈夫魯迅的青睞,獨守空房幾十年,一心盡力侍奉婆婆,但卻晚景凄慘,生活拮據(jù)。朱安和魯迅的婚姻是守舊思想下的犧牲品,而朱安則是這段婚姻里的不幸者,是眾多包辦婚姻中孤苦婦女的一個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