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五臟六腑”中的五臟,你知道都包括什么嗎? 心、肝、脾、肺、腎,可見,脾臟是繼心臟、肝臟以后,排名第三的重要臟器!脾臟被認為是后天之本,為生命動力之源。脾臟不負責造血,卻是身體血庫,負責周身的存、送血液,也被認為是氣血生化之源,中醫(yī)理論認為,脾臟除了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消化功能以外,還涉及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代謝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 脾不好的人,容易生很多疾病,如腸胃疾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還會引起過早的衰老,如長色斑、皮膚松弛、易長皺紋、脫發(fā)、氣色差等早衰癥狀,因此,養(yǎng)好脾,是養(yǎng)生的根本! 長期脾虛“百病擾”,想要健脾,學會這幾招,脾會“非常感謝你” 脾臟如此重要,怎樣判斷自己的脾是否健康呢?和健康管理師小胡一起來看下吧! 大便無形粘連:這一點在孩子身上表現(xiàn)最為明顯,孩子不會裝病,無病的時候生龍活虎,一旦不舒服了,立馬蔫了下來,孩子的臟器也是一樣的敏感! 孩子感冒咳嗽好了以后,尤其在久咳病愈以后,你觀察下孩子的大便是不是不成形,還特別粘馬桶,這就是脾虛的表現(xiàn),“脾運化濕”,脾臟不好,濕氣就會堆積于體內(nèi),腸胃濕氣大,就會導致大便無形粘連,并且粘在馬桶上,沖幾次都很難沖干凈,這就是脾虛的表現(xiàn)。 身體出現(xiàn)浮腫:如果在睡覺之前并沒有喝太多的水,但是早晨醒了以后,發(fā)現(xiàn)身體多處出現(xiàn)水腫,也往往是脾虛,體內(nèi)濕氣過重導致的。 身體消瘦,不思飲食、或過度肥胖:脾主運化,它會把食物化為精微,并運送到全身,如果脾虛了,會導致食欲不振,不思飲食,久而久之,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yǎng)滋養(yǎng),而出現(xiàn)消瘦、倦怠、氣虛或貧血的癥狀。 過度肥胖也可能是脾虛的表現(xiàn),脾虛則代謝異常,脂肪無法更好的分解,久而久之導致身體肥胖,所以減肥的思路先看看是不是由脾虛,體內(nèi)濕氣重所致。 身體易出血:脾有管控血液在脈管里正常運行的功能,脾虛身體極易出血,比如女性月經(jīng)不止,牙齦出血、鼻子易出血,甚至便血、尿血等。 睡覺易流口水:偶爾流口水可能是睡姿不對所致,如果每次睡覺都流口水,則可能脾虛了,涎為脾之液,除了流口水意味脾虛以外,舌頭也可能有信號,如舌邊有齒痕,也屬于脾虛的表現(xiàn)。 口淡無味:脾開竅于口,脾虛易表現(xiàn)為:口淡無味,口苦、口膩、口臭等口腔各種不適,多半是由于脾受損所致。 以上這些癥狀一旦出現(xiàn)往往就可判斷脾虛了,對于學生脾虛還可能表現(xiàn)為脾氣急躁、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等,所以說身體好才能學習好! 生活中如何健脾、養(yǎng)好脾呢?學會這幾招,脾會“非常感謝你” 健脾第一招:情緒調(diào)整 中醫(yī)理論“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驚傷膽、恐傷腎”,思慮過多,必然脾虛,凡事多想著它的積極一面,郁郁寡歡、思前想后、患得患失、杞人憂天、多疑敏感都容易導致脾虛,人生苦短,辦法總比問題多,多與親朋好友溝通,坦然的過、放松的過,快樂的過,你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好! 健脾第二招:體育鍛煉 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可以促進脾胃蠕動,提高腸胃消化能力,有利于脾臟功能的提升。如慢跑、爬山、瑜伽、跳操、游泳都是不錯的鍛煉方式,但提醒:夏日游泳不要超過40分鐘,夏日氣溫高,人體毛孔打開,游泳時間過長,容易導致濕氣趁機進入,加重脾臟負擔。 健脾第三招:飲食調(diào)理 一日三餐,規(guī)律飲食,不可暴飲暴食,常吃這些健脾的食物:蒸蘋果、山藥(可蒸煮、可燉菜)都是健脾的好食材,另外芡實、薏苡仁,也屬于藥食同源的食材,沒有任何的風險,貼近我們百姓生活,都是健脾除濕的好東西,但這里提醒,健脾除濕的薏米(薏苡仁)一定要炒熟了再食用,生的薏苡仁為寒性,吃多了,傷脾胃,炒熟了性溫,健脾養(yǎng)胃、祛濕效果都不錯。 另外,驢肉的補脾功效也非常棒,喝粥對于脾虛者來說也有百利無一害的,小米粥、胡桃粥、大棗粥、栗子粥等都具有健脾胃的功效。 健脾第四招:穴位按摩 中醫(yī)穴位推拿越來越受到推崇,健脾祛濕給大家介紹一個脾經(jīng)的原穴——太白穴,該穴位是調(diào)養(yǎng)和治療脾臟的最重要穴位,通過對此穴位的刺激,可以達到健脾升清、利濕止瀉之功。 更為神奇的是該穴位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血糖的功能,血糖低的可調(diào)高,血糖高的,刺激此穴位,可降糖。 具體位置:該穴位在足內(nèi)側(cè)緣,當?shù)谝货殴切☆^后下方凹陷處 使用方法:用拇指置于該穴位上,力道以微覺酸痛為宜,每次約10分鐘,每日2-3次。也可艾灸此穴位,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 最后提醒:脾虛的人盡量少吃或不吃諸如:鴨肉、甲魚、梨、枸杞、海鮮等性涼食物,容易加重脾虛,導致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 以上圖片來自網(wǎng)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