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之間,摶泥幻化,窯火不息,宋代是中國單色釉陶瓷藝術的巔峰。宋瓷至雅至簡的極致之美,將青、白、黑等色調(diào)的藝術風格發(fā)揮到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境界。 兩宋時期,南北方的多個瓷窯,如以燒制青瓷聞名的汝窯、龍泉窯,燒制白瓷的定窯,燒制黑瓷聞名的建窯等,都迎來百花齊放的鼎盛時期。 各處窯工因地制宜,于胎釉、形意上均發(fā)展出獨特的藝術風格,不僅青史留名,亦為今人所樂道。 而這些宋瓷名窯的傳世佳品,不僅珍藏于世界級博物館,供人觀賞,在國內(nèi)外拍賣場上價格、數(shù)量、質(zhì)量也逐年攀升。它們的每一次亮相,都為世人帶來一次視覺盛宴。 2015年以來,宋代各名窯瓷器拍賣漸入佳境,宋瓷崛起的時代來臨,佳器動輒上百萬,珍品拍出千萬高價者,也不鮮見,更有稀世奇珍拍出上億天價。 早在2012年,北宋年間的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就拍到1.7億元,接著2014年定窯劃花八棱大碗也拍出1.2億高價,2017年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5億一舉打破宋瓷拍賣紀錄。
香港蘇富比2012年4月4日 成交價約1.7億RMB ▲北宋 定窯劃花八棱大盌 香港蘇富比2014年4月8日 成交價約1.2億RMB ▲北宋 汝窯天青釉洗 香港蘇富比2017年10月3日 成交價約2.5億RMB 宋代各名窯中,汝窯燒制時間短,品質(zhì)奇高,珍稀程度堪比鳳毛麟角,已知存世品不足百件,1940年以來現(xiàn)身于拍賣場的不足10件。 此外,定窯、龍泉窯、建窯、磁州窯、耀州窯、吉州窯瓷器近年來在拍賣場上也頗受愛重,表現(xiàn)不俗。身價翻十倍甚至更多者亦有之。那么同樣是價值增長,不同宋瓷窯口的漲幅有何不同?賞宋代名窯雅器,觀宋瓷行情,本篇集中討論。(汝窯因數(shù)量較少,前文已作介紹,不列入表格統(tǒng)計)。 (※本文僅統(tǒng)計蘇富比、佳士得、嘉德、保利數(shù)據(jù),拍品僅統(tǒng)計宋瓷) 定窯窯址位于現(xiàn)在的河北省曲陽縣,師承于邢窯而更勝一籌,燒造出更加潔白細膩的白瓷。在宋代五大名窯中獨樹一幟,為白瓷占據(jù)一席之地。其白瓷質(zhì)堅色白、莊重典雅,刻劃花手法線條流暢,模印手法構圖嚴謹。此外,還兼燒黒釉、醬釉。 從2015年至2019上半年拍賣排行前三的價格區(qū)間看,從200萬到2000萬不等,2016年處于低迷期,2017年則柳暗花明迎來了黃金期,前三名均拍出千萬高價。 整體來看,除2016年外,前三名均價都在1000萬以上,可見定窯瓷是名副其實的宋瓷名品,不過定窯燒制的瓷器,有官用也有民用,且民用比例不低,故定窯上限雖高,下限也有較低價格的普品。 拍出高價的定窯瓷中,釉色上以白瓷為主,黑定雖少但精,亦位于榜單前列,兩件均拍到千萬;器形上,碗、盤類居多,亦有瓶、洗、爐等器。 ▲北宋 定窯刻牡丹花紋碗 紐約蘇富比 2015年3月17日 坂本五郎珍藏 成交價約2075萬RMB
▲北宋 定窯黑銹斑文碗 紐約佳士得 2018年3月22日 來源:Eugene Bernat伉儷珍藏;紐約蘇富比,1980年11月7日,拍品91號;萬野美術館藏品,大阪,編號434;香港佳士得,2002年10月28日,拍品515號;千秋庭,東京。 成交價約 2600萬 RMB
▲北宋 定窯刻牡丹紋長頸瓶 香港蘇富比 2017年4月5日 來源:艾倫巴羅爵士伉儷收藏;艾倫巴羅博士收藏;倫敦佳士得1986年12月8日,編號227;沐文堂收藏;倫敦蘇富比2003年11月12日,編號8 成交價約 1765萬 RMB
▲北宋 定窯白釉扣口弦紋三足奩式爐 香港蘇富比 2017年10月3日 來源:倫敦蘇富比1984年12月11日,編號169;鴻禧美術館收藏,臺北 成交價約 1538萬 RMB
▲北宋 定窯黒釉鷓鴣斑葵式盤 香港蘇富比 2017年10月3日 來源:艾弗瑞.克拉克伉儷收藏;倫敦蘇富比1975年3月25日,編號21(£2100);出光美術館藏品,東京;紐約佳士得2002年3月21日,編號137; Francisco Capelo 收藏;倫敦蘇富比2010年5月12日,編號153 成交價約1232萬 RMB
▲五代/北宋 定窯盤口瓶 香港佳士得 2016年6月1日 來源:重要日本私人珍藏,入藏于1980年代末 成交價約268萬RMB
▲北宋/金 定窯白釉印穿花飛雁紋盤 倫敦蘇富比 2016年5月11日 來源:紐約蘇富比2005年3月31日,編號35 成交價約 208萬 RMB
磁州窯窯址位于河北省磁縣,燒制歷史悠久,在周邊地區(qū)形成龐大的窯系,是宋以來興盛于北方廣袤土地上的民間窯口,以黑白風韻、素淡芬芳之美,貼近生活、生機勃勃之趣受到百姓青睞。在崇尚單色釉的宋代,磁州窯偏以白釉黑彩特立獨行,展現(xiàn)別具一格的黑白魅力。
從2015年至2019上半年拍賣排行前三的價格區(qū)間看,從60萬到1000萬不等,前三名均價在200萬到600萬之間。 與汝官窯、定窯不同,磁州窯巔峰時期,在北宋還是“不入禁中”,可以說是代表北宋民俗文化的純民窯。但這依然不影響它獨特的藝術風格獲得后世藏家的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到2019上半年中拍出的磁州窯瓷器席卷并刷新了磁州窯拍賣前十排行榜,2018年以千萬價格成交的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小口瓶一舉躍居榜單第二,近年來,磁州窯也迎來了春天。 期間在拍賣場上脫穎而出的磁州窯瓷器,釉色多為白地黑彩,此外還有白地褐彩、珍珠地、綠釉剔花等;器形多見瓶類,尤以梅瓶為多,還有碗、缽。
▲北宋/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小口瓶 紐約佳士得2018年3月22日 來源:山田多計治珍藏,蘆屋;繭山龍泉堂,東京;安宅收藏 成交價約1107萬RMB
▲磁州窯白地黑花菊紋帶蓋梅瓶 北京保利,2016年12月5日 來源:馬越 恭平舊藏;森川家舊藏(森川 勇);長尾美術館舊藏(長尾欽彌);繭山龍泉堂舊藏 成交價 10,235,000 RMB
▲北宋 磁州窯白釉剔纏枝牡丹紋梅瓶 香港蘇富比2017年10月3日 來源:鴻禧美術館收藏,臺北 成交價約 569萬 RMB
▲北宋/金 磁州窯綠釉剔花牡丹紋瓶 香港佳士得 2016年11月30日 來源:日本東京日下尚雅堂;歐洲私人珍藏;倫敦佳士得,2009年5月12日,拍品153號 成交價約 261萬 RMB
▲北宋 磁州窯系白釉珍珠地刻花鉢式盌 香港佳士得 2017年4月4日 成交價約 61萬 RMB
耀州窯窯址位于陜西省銅川市黃堡鎮(zhèn),因當時附近十里都是燒瓷的,故有“十里窯場”之稱。
耀州青瓷受越窯影響較深,“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質(zhì)地均勻細膩、輕薄溫潤,其樸素大方的外觀,瑩潤如玉的橄欖釉色,優(yōu)美灑脫的刻印圖案,以及秀麗挺拔的器型,是胎裝飾瓷器中的清流。 深淺得當,布局合宜,線條流暢的刻花,配上青釉的層次感,別有一番韻味。
從2015年至2019上半年拍賣排行前三的價格區(qū)間看,70萬到450萬不等,前三名均價在100萬到300萬之間。 耀州窯雖為民窯,拍價起點并不算高,但16、17年拍出的耀州窯瓷器,對耀州窯拍賣前十榜單的刷新做出不小貢獻,說明后續(xù)潛力可觀。 期間拍出的耀州窯珍品器形豐富,有尊、瓶、盒、碗、注、罐、壺,常見瓶、碗、壺;裝飾手法多為刻花。
▲北宋 耀州青釉刻牡丹花凈水瓶 香港蘇富比 2016年4月6日 來源:Charles E. Russell(1866-1960年)收藏;倫敦蘇富比1960年7月12日,編號156(£600);Bluett & Sons Ltd,倫敦,1960年(£600);羅杰琵金頓(1928-69年)收藏, 自1960年 (£600)
來源:Bluett & Sons,倫敦,1951年1月31日;Cunliffe珍藏,編號CN9;倫敦邦瀚斯,2002年11月11日,拍品11號;千秋庭,東京
最后來看一下定窯、磁州窯、耀州窯三個北方宋瓷名窯的數(shù)據(jù)綜合對比。
2015年到2019上半年,定窯瓷歷年最高價從260萬到2600萬不等,磁州窯瓷器歷年最高價從370萬到1000萬不等,耀州窯瓷器歷年最高價從160萬到450萬不等。 三大窯口定位、特色各異,價格區(qū)間不同,但除個別年份,總體都呈上升趨勢。 官窯瓷乃宮廷御用,尊貴難求,宋時不于市場流通,且相傳官窯造出后,稍有瑕疵者便會被摔碎,幸存的上品重器才可入貢皇宮,因此官窯傳世品極少。 本文不列入表格統(tǒng)計,僅揀選幾件于拍賣場嶄露頭角的官窯佳器供諸君觀賞。
▲南宋 官窯青釉八方弦紋盤口瓶 香港蘇富比2015年4月7日 來源:John Henry Levy舊藏;倫敦蘇富比,1975年 成交價約 9000萬RMB
▲南宋 官窯青釉葵瓣洗 香港蘇富比 2018年10月3日 來源:仇焱之(1910-1980年)收藏;倫敦蘇富比1980年12月16日,編號295;趙從衍(1912-1999年)收藏;香港蘇富比1986年11月18日,編號29 成交價約 7200萬RMB
▲南宋 官窯粉青釉紙槌瓶 香港蘇富比 2008年4月11日 來源:日本舊藏 成交價約 6072萬RMB
▲南宋至元 官窯海棠式花盆 香港蘇富比 2019年4月3日 來源:艾弗瑞.克拉克夫人(1890-1976)收藏,編號661;Dr Lin 收藏,售于倫敦蘇富比1975年3月25日,編號102;2003年購自坂本五郎(1923-2016) 成交價約 3300萬RMB
▲南宋 官窯十棱葵瓣洗 香港佳士得 2016年6月1日 來源:Harry Garner爵士及夫人珍藏,貝肯翰姆,英國 ;賽穆旼(Mortimer D. Sackler)醫(yī)生珍藏 成交價約 3239萬RMB 官窯之外,南方窯口中龍泉窯、建窯等窯瓷器近年來在拍賣場上也頗受矚目,價格連年攀升,高價記錄不斷刷新。 龍泉窯主窯址位于今浙江省龍泉市,于周邊地區(qū)形成龐大的窯系,是中國歷史上持續(xù)時間最長、瓷器品種最多、影響面最廣的瓷窯。1988年,“大窯龍泉遺址”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龍泉窯大窯楓洞巖窯址 早期龍泉窯師承越窯技藝,南宋成功燒制出了前所未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步入鼎盛時期,兩種青釉一種溫和淡雅如青玉,一種冰清玉潤如似梅子,曾是入貢宮廷的名品,在世界級博物館也頗多列藏。 龍泉窯青瓷以青瓷著稱,僅憑借自身優(yōu)美流暢的器型線條和澄凈如脂玉的釉色,就足以展現(xiàn)一種溫潤含蓄又極具張力的美。在拍賣場上亦有千萬身價。
2018年,南宋龍泉粉青釉紙槌瓶以3800萬躍居龍泉窯拍賣排行榜榜首,打破了2016年龍泉梅子青摩羯耳盤口瓶1200萬的記錄。 從以上條形圖差距較大的色塊可以看出,龍泉窯珍品、精品與普品的差價較大,前三均價除2018至2019上半年達1500萬外,其余年份都位于百萬區(qū)間。 在拍出高價的龍泉窯佳器中,器形以瓶為主,又分為紙槌瓶、盤口瓶、琮式瓶、長頸瓶、梅瓶等多個亞類,還有琮、洗等器形。 代表釉色為青釉,歐洲法國等地將龍泉窯命名為“雪拉同(法語Céladon)”,就是因為龍泉窯神秘而美麗的釉色,就像法國歌舞劇《牧羊女雅思泰來》中一位名叫雪拉同的牧童喜歡穿的一件似海水般碧綠的青色外衣,深受歐洲人愛重。
▲南宋 龍泉粉青釉紙槌瓶 香港佳士得 2018年11月26日 來源:德島藩蜂須賀家族珍藏;小室信夫(1839-1898)珍藏;富永冬樹珍藏(其妹夫為益田孝妻);益田孝男爵(1848-1938)(別號純翁)珍藏;倫敦蘇富比,2006年11月8日,編號54 成交價約 3800萬 RMB
▲龍泉梅子青摩羯耳盤口瓶 北京保利 2016年12月5日 來源:日本關西重要茶道家族收藏;傳為Lord Matsudaira Fumai松平治鄉(xiāng)(1751-1818)舊藏;傳于江戶時代(1603-1867)購自日本古董商“伏見屋” 成交價 1265萬RMB
南宋 龍泉窯青釉折沿洗 紐約佳士得 2016年9月15日 來源:F. Brodie Lodge伉儷珍藏;倫敦蘇富比,1988年6月7日,拍品175號;Robert E. Barron三世(1929-2007)珍藏,新奧爾良,路易斯安那州;紐約佳士得, 2005年3月30日,拍品315號。 成交價約 686萬 RMB
▲北宋 龍泉青釉劃牡丹紋梅瓶 香港蘇富比 2017年10月3日 來源:鴻禧美術館收藏,臺北 成交價約 437萬 RMB
香港佳士得 2015年12月2日 來源:中島洋一 (東京日本橋1950至1960年代水戶忠茶道館舊主人) 珍藏 成交價約 191萬 RMB
▲宋 龍泉窯青釉琮 倫敦蘇富比 2015年5月13日 來源:日本私人收藏 成交價約 189萬 RMB
建窯窯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水吉鎮(zhèn),是宋代知名窯口,以燒制黒釉盞聞名。
建盞以獨特的鐵胎和鐵系分相-析晶釉造就了黒釉瓷的技術突破與巔峰,在眾多宋瓷雅器中獨辟蹊徑、脫穎而出,宋時曾與同為建州所產(chǎn)的龍鳳團茶一同供奉宮廷。
▲建窯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耀州窯、定窯等“胎裝飾(如刻花)”為主,且瓶、碟、碗等器型均有燒制的瓷窯相比,建窯不但在釉色上以黑色的“自然釉裝飾”為主,是不一樣的煙火,且?guī)缀鯇璞K,可以說是為(點)茶而生的瓷器。 建盞燒制追求天人合一,入窯后須看天吃飯,成品釉色受到坯、釉、窯溫及還原氣氛諸多因素的影響,自然窯變出精品的難度極高,如追求極致釉色,甚至千不存一,故而頂級的建盞可稱得上“神品”。
近年來建盞的市場處于穩(wěn)健開拓期,流通量提升的同時價格也在逐步增長,在宋瓷拍賣中為黒釉瓷身價的提高做出不小的貢獻。 2016年以7800萬高價成交的建窯油滴束口盞刷新了建盞拍賣紀錄,在蘇富比&佳士得宋瓷拍賣排行榜上位列第五,是前五中唯一的黒釉瓷。
▲央視紀錄片中展示的日本藤田美術館所藏國寶曜變建盞 從表格中會以為建盞的價格起伏很大。其實17年之后,褐兔毫都能和之前銀兔毫拍上一樣甚至更高的價格。因此總體來說是一直在飛速增長的。 因為建窯的產(chǎn)品除曜變、油滴、兔毫等斑紋形態(tài)之分以外,還有彩、銀、褐等顏色之區(qū)別。故而價格參差不齊。
▲南宋 建窯褐兔毫盞 香港蘇富比 2017年10月3日 來源:第二代 Cunliffe of Headley 男爵 Rolf Cunliffe(1899-1963年)收藏(編號T6)→倫敦邦翰斯2002年11月11日(編號40) 成交價約 294萬 RMB 建盞上拍的高價重器均為茶盞,多為束口器型,也有少量撇口;宋代油滴盞十分稀少,高居榜首,兔毫中銀毫則位居第二。二者均為建窯代表性名貴釉色。
紐約佳士得 2016年9月15日 來源:(日本)黑田家-安宅舊藏 成交價約 7828萬 RMB
▲南宋 建窯兔毫盞(斑紋介于油滴兔毫之間) 倫敦蘇富比 2016年11月9日 來源:(日本)味杏堂(1615?-1690)收藏,京都道正庵主人;藤田德次郎收藏,大阪 [藤田傳三郎之次子(1920年代)] 成交價約 911萬 RMB
▲南宋 建窯油滴束口盞 紐約蘇富比 2017年3月15日 來源:據(jù)說曾是豐臣秀吉麾下名將福島正則(1561—1624)藏品 成交價約 755萬 RMB
▲南宋 建窯油滴束口盞 香港蘇富比 2016年4月6日 來源:Peter Hariolf Plesch(1918-2013年)收藏,至1959年;倫敦蘇富比1959年3月17日,編號7(£62);Bluett & Sons Ltd,倫敦,1959年(£62);羅杰琵金頓(1928-69年)收藏,自1959年(£75) 成交價約 488萬RMB
▲南宋 建窯兔毫束口盞 毫紋挺拔有力,絲絲分明,以此價成交,可算撿漏,2年后褐兔毫都不止這個價了! 香港佳士得 2015年12月2日 來源:臨宇山人珍藏 成交價約 201萬 RMB
吉州窯是宋代極具特色、極富生活氣息的民窯,窯址位于今江西省吉安縣。其裝飾風格自由奔放,豐富多彩。
吉州窯胎質(zhì)較松,注重釉面的美化,和建窯同樣是“釉裝飾”為主的瓷窯。只不過建窯是“自然釉”為代表,吉州窯則人工裝飾之余還腦洞大開,裝飾品種豐富,主要有木葉、剪紙漏花、玳瑁、窯變花釉及剔花、繪花等。 其中,木葉紋與剪紙貼花的裝飾工藝在我國黑瓷中獨樹一幟,是吉州窯的獨創(chuàng)。
從2015年到2019上半年吉州窯拍賣前三的價格區(qū)間看,從20萬到700萬不等,前三均價從150萬到300萬不等,價格增長較為平緩。吉州窯雖處于宋代名窯瓷器中價格偏低的區(qū)間,但仍不乏有精品出現(xiàn),如2016年以726萬高價成交的吉州窯玳瑁釉剪紙貼雙鳳紋長頸瓶,曾為日本重要美術品。 吉州窯的重器多為梅瓶,盞、碗次之;木葉釉、玳瑁釉、剪紙貼花等工藝均各有特色,意趣盎然,令人目不暇接,甚至還有仿豹紋釉等。
▲南宋 吉州窯玳瑁釉剪紙貼雙鳳紋長頸瓶 紐約佳士得 2016年9月15日 來源:千宗旦(1578-1658年)珍藏;鴻池家珍藏;十二代鴻池善右衛(wèi)門幸昌(1883-1954) ;安宅收藏 成交價約 726萬 RMB
▲南宋 吉州窯鷓鴣釉梅瓶 香港蘇富比 2017年10月3日 來源:鴻禧美術館收藏,臺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