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的出名詩人,大家首先肯定會想到白居易、李白、王維、王勃等大詩人,他們都創(chuàng)作了許多家喻戶曉的古詩,撐死了唐代古詩的半邊天,但是唐代最美的古詩卻是一位特別低調的詩人所作,他便是張若虛。 史書上對他的評價一直很模糊,他雖然只有兩篇文章流傳于世,《春江花月夜》就是張若虛被人們最廣為誦傳的著名古詩,詩中描繪的情景僅僅是讀著,就能讓人們感受到當時美麗的風景,詩中的美景真是讓人陶醉。 《全唐詩》中張若虛僅僅有兩首詩入選,在唐代詩人的群星中,也并不算是耀眼,因為當時的人們比較愛美,張若虛的那篇著名詩文讓人們印象太深刻了所以人們就忽略同樣比較好的另外一篇詩文。但是他們都是比較有,唯美意境的詩。梁啟超曾經對這首古詩有這樣的評價:就像是“用虎跳泉泡的龍井茶,仔細看過去它連顏色都沒有,但是喝下去幾個鐘頭,甚至都還有余香在舌頭上纏繞”。 ![]() 曾經讀過李白的一首詩,詩里面有一句古詩好像是今人不見,今月曾照古時人。當初才讀到這首古詩時,靈光一現,感覺這句是曾經見過,仔細回想起來,原來是與張若虛的詩句相像。 ![]() 因為張若虛比李白年長,因此呢,有許許多多的人都認為是李白抄襲了前者。但是,誰說這一定就是抄襲的呢?人的年齡會變,時代會變,朝代會變,但是只有那一輪明月是永遠不會變的,月亮永遠是不變的,但是人會是變的,明月長在,人生苦短,這是所有人都有的共同感慨,千古共慨之事,著讓同一個時代的的兩位大詩人,有著相同的感嘆,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況且這兩位詩人都十分得有才情。 李白——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張若虛——“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边@兩句話用現代話表達就是:任時光匆匆流逝,只有月亮太陽是永恒不變的。 因為兩位偉大的詩人的兩首傳唱千古的古詩極其相似,因此呢不少的文學家也都認為李白有一點的抄襲的嫌疑,小編也有所感覺,雖說只是這么一句古詩相似,但是李白的詩仙的名氣毋庸置疑的,兩人也是平分秋色。所以筆者認為李白有借鑒的嫌疑。跟一般人不同,李白以酒解愁,張若虛只有感慨。 ![]() 一位偉大的詩人,李白自然就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他可以喝著酒寫著詩,感嘆著世事無常同時又留下傳唱千古的名句。張若虛雖然沒能被留下多少古詩名句,但是貴在濃縮就是精華,簡單的兩首詩讓人能夠記住他名揚千古也是最成功的。李白不是一個自私的詩人,他心中始終裝著美好的東西,他希望明月常在,皎潔的月光,微微照著土地,十分唯美,也可見他的浪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