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綠釉屬于低溫釉,恰似孔雀羽毛上的綠色而得名,亦稱“法綠釉”、“翡翠釉”、“吉翠釉”。此種釉始于宋代磁州窯,到明代永樂時期發(fā)展成熟,但有官窯款的完整傳世品始見于明成化。景德鎮(zhèn)自元代開始燒制孔雀綠釉瓷器。孔雀綠釉的出現(xiàn),突破了中國傳統(tǒng)低溫緣釉的那種深沉的青綠色調(diào),以其明翠雅麗的特點,而成為中國綠釉瓷中的珍貴品種。 明代孔雀綠釉釉色有深淺二種;深者色蔥翠,釉內(nèi)有細碎片紋,而且襯有醬白釉底,釉色鮮明艷麗;淺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綠。若將孔雀綠敷蓋于青花上,則青花色調(diào)變黑,頗有宋代磁州窯孔雀綠黑花的效果。
古陶瓷鑒定(有償)請聯(lián)系吳建庭個人微信wu612112ling或15805080819電話微信同號,另有部分各朝各窯口瓷片標本轉(zhuǎn)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