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曰: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至圣曰: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子思曰: 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 緣督子曰: 得真師:略指門徑, 只知其,神氣相依, 只知其:鉛汞交姤, 妄擬火候,進(jìn)退不知, 古經(jīng)曰: 言語不通,非眷屬, 工夫不到,不方圓。 此皆言:修道立德, 必須有:長久之志。 修真之道,是為: 窮理、盡性、至命之學(xué)。 窮理, 無一毫:有疑, 無一毫:不知, 方是:大徹大悟。 知之真,見之的, 盡性, 無絲毫:氣質(zhì), 無絲毫:私欲。 方能:空空洞洞。 明不昧,暗不迷, 至命: 方謂: 自由自專,而命始立。 窮理、盡性、至命之事, 必要:立長久之志, 方能: 處之于:造化之中, 特以,經(jīng)久不易之大事, 必須,經(jīng)久不已之大功, 往群真, 皆是: 立長久之志, 試觀: 世間:小巧技藝, 亦必:專心致志, 方能:得心應(yīng)手, 況此:性命大事, 豈是:無恒心者,所能知? 世間:湖涂學(xué)人, 不知,理是:何理? 學(xué)此:著空執(zhí)相事務(wù), 不知,性是:何性? 或疑: 性在:天谷囟門, 神存:頭上, 即謂:修性; 不知,命是:何命? 或疑, 命,在:丹田氣海, 意,定:下元, 即為:修命。 噫! 而:妄想超脫,以冀不死, 如:緣木求魚,捏目生花, 理與性命,且不能知, 即有:一二學(xué)人, 分的:邪正, 卻又:妄想速得, 其:日久懈怠, 無:長久之心, 少:堅(jiān)固之念, 忽進(jìn)忽退,忽行忽止。 方欲向前,卻又縮后, 懸虛不實(shí),恍惚不定。 如此等類, 吾勸:真心學(xué)道之人 速將:不久關(guān)口打通, 要立,長久志念, 而下,永久功夫, 莫要: 愈久愈力,愈難愈苦, 終久有個(gè):得意之時(shí)。 否則, 始勤終怠,言行不顧, 妄相聞道,豈不難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