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源 愛因未會先生“知行合一”之訓,與宗賢、惟賢往復辯論,未能決,以問于先生。 先生曰:“試舉看?!?/p> 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shù)苷?,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 ------王陽明《傳習錄》 ![]() 由于徐愛還沒有真正的理解知行合一,他覺得知就是知,行就是行,兩者是不同的東西沒法合一??上壬譃槭裁凑f知與行就是一回事呢?徐愛百思不得其解,即使經(jīng)過跟一些同學的多次討論,也仍然還是沒有搞明白,于是不得已請教于先生。 這里邊有一種可貴的精神,那就是徐愛不迷信老師說的話,他會自己去思考,還跟同學一起討論,最后實在搞不明白才去請教老師。今天的人每天都在瀏覽各種各樣的資訊,沒有思考的時間,也懶得去思考。多半都是走馬觀花,雜而膚淺,不但毫無用處,還可能有副作用。 道家向來有參經(jīng)訓和參師訓的傳統(tǒng),一個人若真入了道門,按照規(guī)矩,他要質(zhì)疑和參悟師父說的話和祖師們留下的經(jīng)典,以確認自己是在真正的修行還是盲目的迷信。事實上,世間的所有學問,無論是宗教、哲學還是科學,坦然而真誠的面對懷疑是自信的表現(xiàn),否則,就是自欺欺人。 ![]() 王陽明先生說,“沒有知而不行的人,如果知而不行,那說明還沒有真知?!边@句話咋聽起來有點莫名其妙,但只要靜下心來多觀察一下,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王陽明先生說的都是事實。 一個人,他明明知道熬夜玩手機不好,但他卻依然天天在熬夜玩手機。如果有一天,他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到醫(yī)院一看,醫(yī)生嚴肅的告知他的肝臟已經(jīng)出了問題。如果從此早睡還可以多活幾個月,否則,最多只能活一個星期。這個時候,他真的知道了熬夜的危害,回去以后,不用誰提醒,也不會找任何借口,時間一到,馬上就關(guān)機,按時睡覺。當他真的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想要改變的行為同時就產(chǎn)生了。所以說,知一定有行,行也一定有知,知也是一種行,行也是一種知。 我們常??雌饋碇赖暮芏啵欢苈鋵嵉綄嶋H行動上的卻很少,究其原因,還是沒有真知。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成為畫家,當下就是,剩下的只是練習。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修行,當下就在修行,剩下的只是歷練。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當下就已經(jīng)是什么樣的人,剩下的只是印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