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的上海十大新聞中,必有一條是閘北區(qū)與靜安區(qū)合并成立為新靜安區(qū)。對于蘇州河以北的閘北區(qū)朋友以及河對岸的靜安區(qū)居民而言,這都是讓人心里五味雜陳的一件大事。 不少人的第一感覺是這兩個區(qū)“門不當戶不對”,它們的合體就像富家千金與窮小子的拉郎配,是“沒有未來的”。 直到三年后的今天,許多人仍不習慣把閘北所在的那片地方叫做“靜安區(qū)”,就算叫也得叫“新靜安”。這個“新”字不是用來強調區(qū)別于“老”,而是暗喻血統(tǒng)不純。 據(jù)相關資料記載,上世紀60年代,上海有10區(qū)10縣,后經黃浦南市合并,浦東南匯合并、盧灣黃浦合并,縮減為16區(qū)1縣。然而,過去的幾次合并卻并沒有引起巨大的輿論風浪。 ▲1958年,奉賢、松江、金山等10縣劃歸上海, 奠定了上海市的基本輪廓 2000年黃浦與南市合并,人們反應不算強烈;2009年初露頭角的浦東新區(qū)和南匯合并,也沒掀起什么大風大浪;2011年黃浦再一次和盧灣合并,相當于魔都市中心的兩個扛把子強強聯(lián)手,自然也沒人唱衰,只不過“陣亡”的盧灣心里始終咽不下這口氣。 但靜安和閘北的“聯(lián)姻”在人們眼里卻很不一樣,屬于典型的強區(qū)和弱區(qū)合并,牽扯到歷史、現(xiàn)實等多方面因素。 在蘇州河以北的四個老城區(qū)(楊浦,虹口,閘北,普陀)中,閘北的包袱曾經是最重的。 八十年代的《上海灘》電視劇里,丁力剛遇到許文強時,有句經典臺詞:“文哥,我的理想就是有一天把家從閘北搬到霞飛路或靜安寺?!?沒想到這句話恰將靜安和閘北的未來聯(lián)系到了一塊兒,道盡兩個區(qū)幾十年后“冥冥中的不解之緣”。 ▲博主G僧東的《上海各區(qū)擬人》就嘲諷了這一點 被郭敬明頻頻寫進《小時代》里的靜安雖是上海面積最小的中心城區(qū),僅不到8平方公里,卻是上流出沒、精英匯聚之地。琳瑯滿目的高端品牌、層出不窮的各色網(wǎng)紅店,幾乎都被這個“貴婦區(qū)”給包攬了。 而面積達30平方公里的閘北,在歷史變遷過程中經歷著頻繁、復雜的人口流動,以及在戰(zhàn)爭中頻頻成為攻守要塞,一度成為上海的“棚戶王國”。 90年代后,上海城市改造加速,“棚戶王國”的面貌已有所改變,但閘北仍被認為是上?!澳就靶汀苯洕l(fā)展模式中一根最短的木板。 閘北一詞,源于蘇州河上的兩座水閘。 清代康熙十四年,現(xiàn)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這也就是后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 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qū)域大多仍是田野。 上海開埠以后,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fā)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xiàn)。 閘北從南到北,又大致分成四個部分,上海站,延長,大寧和彭浦。 解放前就已開發(fā)的上海站,遍布舊里弄和棚戶,因人口流動性大,所以那一帶有過較為“動蕩”的一段歲月。延長和彭浦都是上世紀70年代~90年代建成的工薪階層居住區(qū),曾彌漫著濃厚的市井生活氣息。 而夾在延長和彭浦之間的大寧曾經是工業(yè)區(qū),一條共和新路,串起了鼓風機廠、鍋爐廠、機床廠等機械制造工業(yè),當年之所以建延長新村和彭浦新村,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為這些工廠的工人就近解決住宿。 這里要特別說說的,就是鼓風機廠,除非是在附近工作之人,否則不會了解到它背后還隱藏著一段歷史。 19世紀40年開埠后的上海,有好些地方劃成了租界,上海灘也吸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 無論是外來人口還是本地人,在這個城市里生活,無可避免都經歷著生老病死,需要解決善后問題。中國人、外國人還有無家可歸的餓殍,都有自己的墓地。
位于共和新路西側、中山北路北面,有當時最大的兩個山莊——“普善山莊”和“聯(lián)義山莊?!?/span> 其中始建于1924年的聯(lián)義山莊(俗稱林家花園),山門正對共和新路彭江路,是一座在當時上海灘家喻戶曉的大型公墓。 始由廣東富商林鎰泉出資購買北郊10余畝空地,營造私家墳地所用。墳地內修建牌樓亭閣,種植樹木花草,好似花園一般,久而久之被人們稱作為林家花園。
后來,隨著廣東籍客商在上海越來越多,粵商聯(lián)合會與林老板商量,接辦了此墳地,規(guī)模亦逐漸擴大到400余畝,正式定名為聯(lián)義山莊。 1956年7月,聯(lián)義山莊由上海市殯葬管理所接管,改為市辦公墓。1966年墳墓拆廢,后原墓園擴建上海鼓風機廠。 到了90年代以后,大寧工廠出現(xiàn)大規(guī)模關門的窘境。在這些工廠、廠房在初建或是搬遷過程中,有人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些斷壁殘垣,指向了這塊土地“不普通”的歷史背景。 ▲鼓風機廠大門南面50米左右, 聯(lián)義山莊的殘存 比如在彭江路上的一家企業(yè)里,快要拆遷的辦公樓門口竟躺著一代影星阮玲玉的墓碑。反面的十字架畫像已經快被磨平,聽聞是因為工人們平日多在這塊墓碑上洗衣所致。
雖說在歷史更迭中,哪塊土地上沒有流血、沒有死亡。如果因為這樣的“前身”而產生心理陰影,未免也太過大驚小怪。但是在大寧生活工作之人,心里多少有所介懷,怕自己腳下所踩,正是從前“山莊”的一部分。 也是基于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人們更發(fā)覺大寧亟待轉型,且需要獲取大量的人氣和商業(yè)項目進駐,用于地氣的生旺,使之重獲新生。
▲籬笆網(wǎng)、寬帶山是人們最熱衷探討此類消息的地方 我們九零后這代對大寧的印象,大多集中在長得像一顆巨大費列羅的“馬戲城”和旁邊的“紹興飯店”。 緊貼南北高架一側,這兩個在上世紀可以被稱作是閘北地標的建筑,自然要對割腳有所防范。 身披金甲、全副武裝的馬戲城外形十分魔幻,看上去就像一個辣手的刺頭,又像一個嚴實的榴蓮殼子,每次從高架上經過,都惹的人頻頻側目。
而紹興飯店的處理方法,則是呼形喝象了一艘船。紹興本有烏篷船作為文化載體,加之這種造型,船頭尖角直面沖煞,呈現(xiàn)出抵御姿態(tài)。
可惜在時代浪潮下,兩家單位的處境都今非昔比。 2002年,閘北區(qū)政府開始大力發(fā)展大寧。隨著一號線的開通和南北高架的拓寬、延伸,蘇州河以北亟需大型商業(yè)配套項目為周邊區(qū)域的人口提供服務,大寧國際商業(yè)廣場便應運而生。
2003年拿地立項,2004年設計打樁,2006年7月建成試營業(yè),11月正式開幕,成為當時閘北區(qū)最大的商業(yè)項目。 在東南巽方與東北艮方,沿共和新路,開兩個主入口,為南北廣場。
購物中心的入口位置即氣口所在,這里接納來自外界的氣息,猶如人體之口接納食物一樣重要。好的入口是生氣之樞紐,建筑的門面,能提高購物中心對外部財氣的收化和利用。 “巽”居東南,在家庭中代表長女,是大寧國際的主要消費群體。在自然界中“巽”又代表風,風在自然界中能夠縱橫馳騁天地之間,極富運載能力。 “艮”為東北,在風水中被稱為“鬼門”,而在奇門遁甲中卻又稱為“生門”,還有“歸門”、“貴門”、“氣門”的稱法,說明了這個方位接納生氣、陰陽交替的一定特性。 且艮卦內涵豐富,涉及到人事方面為少男,還有生殖方面的意象,因而“東北艮位”與“人丁盛衰”之間也存在著一定關系。
除了以此方位為主入口,商家還布上水池“引財入室”。如果你足夠細心,會發(fā)現(xiàn)大寧國際的水池基本上全是兩個相疊的“一拖一”組合“8”字造型,寓意“疊財”。
雖有好的愿景,但在資深逛街族看來,大寧國際卻始終讓人感覺少了些底氣和霸氣。南北兩個廣場上,都沒有好好造一個光鮮亮麗的像樣門臉招牌用來“先聲奪人”,并且招財?shù)乃乇仍「状蟛涣硕嗌?,難免有點小家子氣,不夠挺闊。而這也從某種程度決定了大寧國際的發(fā)展規(guī)模。
▲通常人們把這個入口當做大寧國際的“大門” 再看商業(yè)中心內,整體由15棟獨立建筑組合而成,通過建筑廊橋被劃分為9大組團。每一棟之間都有關系,又好像大家都沒啥關系,而這正是大寧國際的特色。 獨棟間以開放式商業(yè)步行內街相連,建筑設計外圍高,內部低,這樣疏密有致的分布不僅可以凸顯層次感,還能起到藏風聚氣的作用。
▲出入口交錯,納八方之財 到了夏天,共和新路上暑氣極盛,就連后面靈石公園的“蟬”都能熱死躺倒在地的時候,大寧國際里卻驚人的涼快,多少是得益于這樣的布局。 或許商場也意識到了這項優(yōu)勢,便在樓與樓之間的空地上,人性化地打造了一系列供游客停駐休憩的小布景,使得整個商業(yè)廣場看上去有點像街心花園。
與現(xiàn)在成熟的市中心大型商業(yè)項目相比,大寧國際整體轉角和走道多直,不夠舒展、回旋、有情。有了類似小布景作為小的回旋,可改善動線直來直去的弊端,從風水上而言也更加利于聚氣。 同時,繽紛的色彩和活潑的造型,格外容易吸引小朋友流連于此,大人陪著來,多少得消費,如此又帶旺了人緣和生意。
商場早期布局時,用不同色塊來表明不同建筑形態(tài)構成的四大社區(qū),也暗合五行。
火于五行中居地南方,表示事物欣欣向榮、繁茂向上的特征。安排在南部的影城、蘋果專賣店、小家用電器品牌,還有大量地上車庫均符合“火”五行的設置。
木旺東方,主生發(fā),東區(qū)外墻大量運用綠色造景作為應和。也許是因為東區(qū)較靠近主出入口,人流相對較大,因而東部的5座和8座占餐廳類面積最大。建議屬火的餐飲可以向南方調整,東部更適合服裝服飾店的生意。
兌居西為金,主肅殺,建高大偉岸的福朋喜來登酒店。兌亦為悅,與“喜來登”名字寓意相通,且方方正正的金屬外立面也暗合五行金的屬性。
北部目前多為化妝品店和服裝店,少有幾家做網(wǎng)紅飲料的店鋪,占據(jù)了北方坎水之利,一大早就擠滿了人。
▲樂樂茶的高峰期是這樣的 來自大眾點評用戶@六姑娘 或許是因為離大寧不遠處的彭浦有“夜市傳統(tǒng)”,大寧板塊也受到夜經濟的刺激和輻射,到了夜晚十分,阡陌縱橫、木火通明,這片食神旺地反而比白天更為熱鬧。 且閘北靜安“撤二并一”后,身份的晉升不僅帶來了人流量,也帶來了資本。新靜安首先受益的就是快速拉升的房價,大寧地區(qū)尤為明顯。2018年大寧金茂府以均價12.75萬/㎡的均價比肩內環(huán)內的豪宅。 除了大寧國際商業(yè)廣場和大寧靈石公園的早期配套,總面積達2平方公里的大寧商圈規(guī)劃也漸趨成熟。上海第二座久光百貨橫空出世,出現(xiàn)在大寧國際一街之隔。
不過,好事往往多磨。在新靜安的萬眾矚目中,久光卻“久久”未能誕生,落地之旅頗為坎坷。原本稱2019年開業(yè),目前卻仍未完全建成,也不知趕不趕得己亥年尾的末班車。 從建筑外觀上看,區(qū)別于靜安寺“老大”圓潤的外觀,新靜安的久光“二子”外立面多三角。三角為火,氣躁而急,雖可增旺財氣,但也暗藏著事業(yè)不穩(wěn)定之象。
事實上早在2011年,久光母公司利福集團就已摘得位于大寧國際的北側地塊,將用于建造申城的第二座久光。但因遲遲未動工,各種傳言甚囂塵上,連大寧附近的居民都不免懷疑,這是個烏龍消息。 說到底,人們的疑慮還是因為普遍對閘北與久光“牽手”的不自信,認為靜安寺才配得上高端商場。久光“下嫁”到閘北,不是相當于名媛嫁給屌絲? ![]() 好在,閘北一直在用實際行動證明著,先天不足固然已經無法逆轉,但后天努力,還有的救。 大寧的“寧”,即為丁火。丁火屬陰,為人造之火,其力雖弱,能焚稼禾,能造庚金,陽中之陰,故有昭融之德。丁火不是簡單的燈燭星月之光,它內含秀氣柔順,外在文明融合,厚德文明的象征。 眼下,大寧南部轉換成了高檔社區(qū)和大型商圈,北部則通過產業(yè)升級,建成了大寧中心廣場環(huán)上大國際影視園區(qū)。傳媒影視業(yè)五行屬火,且2023年即進入下元九運,可謂逢時。整個大寧板塊的形象有了質的提升,這片屬于曾經棚戶王國的土地,也逐漸找到了文化自信,迎來華麗轉身。
如同一位土生土長的閘北人所言,“誠然,當我們回望閘北的過去,彭浦新村連片的老公房,內環(huán)內尚未動遷的舊式里弄,新客站以及長途總站帶來的臟亂差,這一切與靜安寺附近南京西路的流光溢彩、老式洋房的典雅別致,的確是不可同日而語。 這可以歸結于閘北的先天劣勢,生來無法與靜安站在同一起跑線,但好在閘北也沒有躊躇徘徊、喪失時機。 日新月異或許還不敢當,但閘北已經不是許多人懷著偏見、戴著有色眼鏡看到的那個閘北,它雖然擔著歷史的包袱、有著些許的不足,但始終在鉚足勁地奮起直追?!?/span> 參考資料: 新上海灘:靜安“聯(lián)姻”閘北背后的大邏輯,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偉戀戀北靜安|《聯(lián)義山莊舊事》,北靜安周到,侯福根高檔久光為何“相中”閘北大寧,上觀新聞,烏溪沙 知乎問答:上海各區(qū)有什么特點,@子安 為了忘卻的紀念——阮玲玉,天涯,@lucj198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