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 | 拾遺(ID:shiyi201633) 我們不能因為害怕, 就拒絕了一切的開始。 如果不邁出第一步,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著關(guān)于生活的理想、夢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想要活出的樣子。 但絕大多數(shù)的人,在忙碌和平淡的生活中,將自己的渴望和夢想漸漸埋沒。 我們詢問了一萬一千個人,是什么阻止了你成為想成為的人? 在調(diào)查的一開始,我們預(yù)計大家會說:是時間、金錢、工作、健康、債務(wù)、壓力、懶惰、拖延、疲憊、放棄、沒人支持、沒有動力…… 這些理由讓我們沒有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讓我們沒能活出自己的夢想。 但真實的結(jié)果,卻讓我們震驚了。 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視頻,視頻的名字叫:是什么阻止了你成為想成為的人? 攝制組詢問了11000個人:“是什么阻止了你成為想成為的人?” 攝制組估計人們會說: “是時間?!?/p> “是金錢?!?/p> “是工作?!?/p> “是健康?!?/p> “是債務(wù)?!?/p> 攝制組還估計人們會說: “是懶惰?!?/p> “是拖延?!?/p> “是疲憊?!?/p> “是放棄?!?/p> “是沒人支持?!?/p> “是沒有動力?!?/p> 但結(jié)果讓攝制組無比震驚:人們說得最多的答案,竟跟這些毫不沾邊。 這個最多的答案是什么呢? 請容我賣個關(guān)子,我先講兩個故事,再告訴大家謎底。 第一個故事是關(guān)于一本雜志。 這本雜志叫《CEREAL》,《CEREAL》是一本關(guān)于旅行的雜志,它所有封面都是這樣的:簡單,安靜。 它所介紹的地方,既縹緲又鮮為人知,格調(diào)還格外的高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性冷淡”。 但“性冷淡”的《CEREAL》,卻被歐美旅行者評為“全球最美雜志”。 但今天我想講的不是這本雜志,而是創(chuàng)辦這本雜志的一對情侶。 Rosa,原在一家公司做市場營銷,但她并不喜歡這份工作,因為不喜歡,她漸漸對生活也失去了熱情。 終于有一天,她實在忍不住了,就責(zé)問自己: “這樣過一輩子你甘心嗎?” “不甘心?!?/p> “那你最想做什么事情?” “我想創(chuàng)辦一本雜志?!?/p> 一周后,Rosa辭掉了工作,“決定去英國攻讀文學(xué)碩士,為夢想搏一搏?!?/p> Rich,原是一個工程碩士,不過,他畢業(yè)后什么都沒干,光去全世界旅行了??戳撕芏嗥恋牡胤剑伭?,于是搬到了英國布里斯托,當(dāng)起了自由攝影師和設(shè)計師。 就像電影里的情節(jié),某一天,Rich遇見了在咖啡廳趕論文的Rosa。談起第一次相見的場景,Rich依然清晰記得,“Rosa穿著黑色衣服,在咖啡廳拍照?!?/p> 看著拍照的Rosa,Rich心里突然一抽,莫名其妙地,他就被Rosa打動了。Rich借相機為題去跟Rosa搭訕,然后就開始了約會,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這種遇見,讓人覺得好像真有所謂的上天安排。他會攝影設(shè)計,她愛編輯撰稿,志同道合又時機剛好,就像從童話故事里走出來一樣。 Rosa問Rich:“愿不愿意一起做點事?!?/p> “做什么?”Rich問。 “我想做一本雜志?!?/p> “OK,我們著手做吧?!?/p> 兩人都愛玩都愛旅行,所以一拍即合,將內(nèi)容設(shè)為旅游。 兩人都喜歡吃麥片粥(Cereal),有時懶得做飯了,一頓飯可以直接吃掉好幾盒。 所以,干脆把雜志取名為《Cereal》。名字,透著虐狗的甜。
在計算大概需要多少錢后,兩人就省吃儉用開始攢錢。 天使投資、貸款,他們都沒考慮。因為兩個堅持自己想法的人,想從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開始。 6個月后,兩人就攢夠了啟動資金,于是辭掉工作開始追逐夢想,很快,《Cereal》就誕生了。
他倆每天都帶著行李箱,趕在郵局關(guān)門前10分鐘跑進去,“不好意思,又有100本雜志要寄。”以至于郵局的人看到他們就臉綠。 每次回想這段記憶,兩人就會哈哈大笑。 為把雜志賣出去,他倆給全世界打電話。Rosa說:“打電話不難,難的是每次都熱情洋溢?!?/p> 想想你接到推銷電話時的各種拒絕掛斷,就知道他倆多不容易。但Rosa說:“苦中,有著爽心的甜?!?/p>
幾乎每個人,第一眼看到《Cereal》的封面和內(nèi)容,就會被它高冷的氣質(zhì)俘獲:干凈、簡單。一如見到Rosa與Rich本人。 有呼吸有留白的封面,幾乎看不見人的內(nèi)頁。 “我們往圖像里灌如安靜的感覺,希望為讀者創(chuàng)造一個可以盡情想象的空間,在翻開它之后,就可以遠離人潮和干擾,用自己的節(jié)奏享受不同地方的風(fēng)景與文化?!?/p>
每期《Cereal》只講3個目的地。用四五篇文章講述當(dāng)?shù)氐淖匀痪吧?、歷史文化、旅館美食……《Cereal》介紹的每一個地方,兩人都親自去過。 如此用心,只是希望讀者看到雜志之后,能夠驚嘆一聲“Wow”。
▲ 他倆拍的巴拿馬運河就跟油畫一樣
▲ 冰島可以很像一杯加冰的威士忌 Rosa和Rich說:“每個人都會向往不同程度的平靜。生活本身喧囂嘈雜,所以,《Cereal》不能再給人們創(chuàng)造像鏡子一樣的東西?!?br/> 旅行,是為了遇見更多可能。而不是人云亦云,去看潮水一樣的人頭。 所以,他倆推薦了很多“被人忽視,卻是意外驚喜”的地方。在《Cereal》你可以: 走過巴斯蜂蜜色的街道;
享受辛特拉耀眼的清晨;
在墨爾本大洋路看日出。
只花了短短三年,《Cereal》的銷量,就從1500冊增長到了4萬多冊?,F(xiàn)在,你能在50余個國家見到《Cereal》,它已經(jīng)成為很多驢友的“旅行圣經(jīng)”。 Rosa和Rich,就這樣用最純粹的方式,把人生夢想做成了一本雜志。
在一起那么久,Rosa還是會跟Rich說:“謝謝你,我真的很開心,在我什么都不懂的時候,你就一句話牽著我往前走:‘好呀,我們就做這個吧。’” Rich也會笑著說,“我們是要賺錢養(yǎng)活自己呀,但并不想大富大貴,只要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兒,能一起吃著麥片,不忘本心就很滿足?!?/p> 和對的那個人,一起做喜歡的事情,原來可以活得這么美。 ![]() 第二個故事是關(guān)于一輛房車。當(dāng)然也不是為了講房車,而是講制造這輛房車的一對夫妻。 Guillaume和Jenna這對夫妻,六年前過著的日子,也和絕多數(shù)人一樣:暗淡而忙碌。 Guillaume是工程師,平時愛好攝影。Jenna是行政助理,一直想成為作家。夫妻倆住在一個租來的房子里,一點一點地積攢著買房的首付。 每天除了上班下班,就是窩在沙發(fā)里捧著爆米花看電影,眼睜睜地看著理想和自由越來越遠,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暗淡無光。
一天床頭夜話中,兩人越說越激動:“如果天天都這樣過,那活一輩子有什么意思?!?/p> 于是夫妻倆作出一個重要決定:“把積蓄用來建造一所可以移動的房子,然后帶著它去環(huán)游世界?!?/p> 第二天,兩人就辭掉了工作。
Guillaume是工程師,建造移動的房子,對他來說不是什么難事,很快,主體結(jié)構(gòu)就完工了。
兩口子每天哼著小曲,安門窗、刷漆、貼防護瓦……
看著房子一點一點變成想象中的樣子,兩人眼角眉梢盡是笑意。在建造小屋過程中,兩人感情變得更加深厚。 Guillaume說:“我的妻子不嬌貴,反而讓我覺得更珍貴?!盝enna說:“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兩人想法相同,并愿意一起去實現(xiàn)。”
小屋主體結(jié)構(gòu)完成后,兩人又開始內(nèi)部裝修。雖然小屋只有11.6平米,但他倆并沒降低對美的追求。 白色墻壁和紅木地板,對比強烈,一下就營造出舒適而溫馨的氣氛。吊頂暖色燈、粉色窗簾,把小屋點綴得很有美感,掛在墻上的吉他,讓小屋頓時彌滿文藝氣息。
為了將最小空間最大價值化,兩口子把臥室安置在小屋頂部,空間雖然不大,但是視野開闊,通過窗子便可把美景盡收眼底。
儲物柜擺放在小屋中部,全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很有復(fù)古味道,既能儲蓄東西又能增加觀賞性。
夫妻倆還把這種風(fēng)格延續(xù)到了廚房,在這樣的廚房做出的美食一定很誘人吧。
洗浴間和衛(wèi)生間也是設(shè)計感十足。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說只是蝸居,但充滿了情調(diào)。
內(nèi)部裝修完成之后,他倆又給小屋裝了4個輪子,于是移動的房車就問世了。兩人把這輛房車命名為“The Tiny House”。 一輛皮卡一間房,再帶著一條狗,夫妻倆就開始了環(huán)游世界。
▲ 在海邊
▲ 在叢林 三年里,夫妻倆用皮卡拖著小屋,走遍了美國、加拿大、哥斯達黎加、冰島……北至北極圈,南至佛羅里達。最高海拔3352米,最低海拔-86米。
▲ 在高山
▲ 在樹林 相比其他旅行者,Guillaume和Jenna要愜意得多。不必趕時間,不必手忙腳亂,有時看到路邊美景,就停下來享受一杯咖啡。有時只是犯懶,就在路邊享受一頓原始烤肉。
▲ 在山丘
▲ 在荒原 辭職之后,他倆自由掌握自己的時間,行走在路上,欣賞以前從未見過的美景,“這是之前朝九晚五擠地鐵的我們完全不能想象的?!?/p> 除了領(lǐng)略世界各地的美景,夫妻倆也實現(xiàn)了各自的夢想。他們做了一個旅游網(wǎng)站,一個負責(zé)拍照,一個負責(zé)寫游記,很快就積累了不少粉絲,也因此獲得了穩(wěn)定的收入。
▲ 在湖泊
▲ 在星空下 Jenna說:“我們喜歡這種生活方式給予我們的自由,我們游走世界各地,每一天過的都是嶄新生活。” Guillaume說:“我們在旅行途中看到的一切都終生難忘,這種感受是在工作中永遠都得不到的。以前我們只是在生存,而現(xiàn)在才是在生活。” ![]() 講完這兩個故事,回到最初的問題:是什么阻止了你成為想成為的人? 這一萬一千個人, 回答最多的答案是:害怕。 “害怕被拒絕?!?/p> “害怕失敗” “害怕現(xiàn)在的生活被改變” “害怕自己不夠高?!?/p> “害怕自己做不到?!?/p> “害怕別人不理解?!?/p> “害怕結(jié)果不理想。” ………… 因為害怕,我們就拒絕了美好的開始。
很喜歡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 喬丹在上高中的時候,教練告訴他:“邁克爾,你身高不夠高,沒有超過180cm,所以即使你球打得再好,以后也不可能進入NBA,我們決定不要你這個球員。” 2015年,楊瀾采訪了喬丹:“你為什么能這么成功?” 喬丹說了這么一句話:“我輸過不下300場比賽,有26次人們期待我投入制勝一球時,而我卻失誤了。 我的一生中失敗一個接著一個,但這也正是為什么我能夠成功的原因。我從未害怕過失敗,我可以接受失敗,但我不能接受沒有嘗試?!?/p> 我為什么要講這兩個故事呢? 其實就是想說一句話: 成功的關(guān)鍵在于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如果不邁出第一步,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能走多遠。 很喜歡顧城的一首詩:“你說,你不愛種花,因為害怕看見花一片片凋落。所以,為了避免一切的結(jié)束, 你拒絕了所有的開始?!?/p> 是啊,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就拒絕了一切的開始。 親愛的,生命本身沒有限制。打開你的心,向你想活出的方向,好好的綻放。 版權(quán)說明:文章轉(zhuǎn)載自公眾號:拾遺。一個有趣、有品、有態(tài)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今日互動 你想成為什么樣的自己? |
|
|
來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