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題演練 A1型題 1. 下列關于消毒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微波消毒屬滅菌法 B. 異丙醇屬中效消毒法 C. 通風換氣屬低效消毒法 D. 滅菌法可殺滅一切微生物 E. 病原體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2. 下列消毒目的錯誤的是 A. 防止并發(fā)癥 B. 防止交叉感染 C. 防止傳染病傳播 D. 保護醫(yī)護人員免受感染 E. 避免患者重復感染 答案 E E 知識點總結 ZHI SHI DIAN 消毒 考點一 消毒的概念 消毒是指用物理、化學、生物學的方法清除或殺滅體外環(huán)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程度的過程。傳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消滅停留在不同的傳播媒介物上的病原體,借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和控制傳染的發(fā)生。消毒劑指用于消毒的藥物。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除去或殺滅全部微生物的過程,包括致病微生物、非致病微生物、細菌芽孢和真菌孢子,滅菌后的物品是完全無菌的,是最徹底的消毒法。 考點二 消毒的目的 1.防止病原體播散到社會中,引起流行。 2.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體感染,出現并發(fā)癥,發(fā)生交叉感染。 3.保護醫(yī)護人員免受感染。須同時進行必要的隔離措施,工作中要合理防護或進行無菌操作,才能達到控制傳染之效。 不同的傳播機制引起的傳染病,消毒的效果有所不同。胃腸道傳染病,病原體隨排泄物或嘔吐物排出體外,污染范圍較為局限,如能及時正確地進行消毒,切斷傳播途徑,中斷傳播的效果較好。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隨呼吸、咳嗽、噴嚏而排出,再通過飛沫和塵埃而播散,污染范圍不確切,進行消毒較為困難,須同時采取空間隔離,才能中斷傳染。蟲媒傳染病則采取殺蟲滅鼠等方法。 考點三 消毒方法 1.分類 (1)高效消毒法 可殺滅一切微生物,如熱力滅菌、電離輻射、微波等物理消毒法?;瘜W消毒劑,如醛類、環(huán)氧乙烷、過氧化氫、臭氧、含氯類及碘伏介于高中效消毒劑之間。 (2)中效消毒法 殺滅除細菌芽孢以外的各種微生物,包括碘類、醇類、酸類和有些含氯類消毒劑。 (3)低效消毒法 只能消滅細菌繁殖體和親脂類病毒,如通風換氣、沖洗及低效消毒劑季銨鹽類等。 (4)滅菌法 可以殺滅包括細菌芽孢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熱力、電離輻射、微波等物理方法和甲醛、戊二醛、過氧乙酸、環(huán)氧乙烷等化學滅菌劑。 2. 消毒方法 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及生物方法,但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體,作用緩慢,而且滅菌不徹底,一般不用于傳染疫源地消毒,故消毒主要應用物理及化學方法。 (1)物理消毒法 ①熱力消毒:包括干熱消毒滅菌法(燃燒法、干烤法)和濕熱消毒滅菌法(煮沸消毒法、壓力蒸汽滅菌法、巴氏消毒法、流動蒸汽消毒法)。能使病原體蛋白凝固變性,失去正常代謝功能。 ②輻射消毒:非電離輻射與電離輻射兩種。前者有紫外線、紅外線和微波,后者包括兩種射線的高能電子束(陰極射線)。紅外線和微波主要依靠產熱殺菌。電離輻射設備昂貴,對物品及人體有一定傷害,故使用較少。目前應用最多的是紫外線,可引起細胞成分,特別是核酸、原漿蛋白和酶發(fā)生變化,導致微生物死亡。 ③過濾除菌:醫(yī)院內常用過濾除菌來清除空氣及液體中的微生物。如空氣過濾是通過三級空氣過濾器,選用合理的氣流方式,除掉空氣中0.5~5μm的塵埃,達到潔凈空氣的目的。 (2)化學消毒法 包括:醇類(75%乙醇、異丙醇等)、醛類(甲醛、戊二醛)、酚類(石碳酸、來蘇等)、含碘化合物(碘酊、碘伏等)、含氯化合物(漂白粉、次氯酸鈉、84消毒液、健之素片劑等)、雜環(huán)類氣體(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丙烷等)、過氧化物類(過氧乙酸、雙氧水等)、季胺鹽類(新潔爾滅、消毒凈等)和洗必泰等。 (3)生物消毒方法 包括: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體,作用緩慢,且消毒不徹底,一般不用于傳染病的疫源地消毒。 考點四 消毒方法的監(jiān)測(助理不考) 1.物理測試法 2.化學指示劑測試法 3.生物指示劑測試法 4.自然菌采樣測定法 5.無菌檢查法 |
|
|
來自: 康泰wjr圖書館 > 《2019年(7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