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西門君,每天幾分鐘,為你解密生活中的傳播學。 有一個詞人們總是掛在嘴邊,那就是“批判性思維”??墒裁此季S算是批判性思維,你想過嗎?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說,所謂“批判性思維”,便是“人們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合理且系統(tǒng)的評價?!?/strong> 為什么那些牛人們對“批判性思維”倍加推崇呢?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同時避免有害信息的誤導。 那,如何訓練我們的批判性思維呢?西門君有三個建議。 建議一:請從“海綿式思維”過渡到“淘金式思維”。什么叫“海綿式思維”?顧名思義,當海綿遇到水,它只會做一件——吸收。 乍一聽,大量地吸收信息可以快速實現(xiàn)自我提升,沒毛病呀。然而,“海綿式思維”是有致命缺陷的——它無法區(qū)分有效信息和垃圾信息。 一個人從不聽他人的建議,可悲不?可悲。但是更可悲的,是別人說啥他都信,連謠言也不例外,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 那句俗語說的好啊,“盡信書不如無書”。 而另外一種思維方式是“淘金式”的——我自己選擇去吸收什么,忽略什么,甄選什么,如同大浪淘沙一般。 想要鍛煉這種思維能力,需要你在接觸信息的時候,時刻帶著一種懷疑的態(tài)度。比如,你在刷到一則爆文的時候要問自己:“這則新聞的信源可靠嗎?大家都這么說,所以真相就果真如此么?” 海綿式思維重在獲取信息的數(shù)量,而淘金式思維則強調(diào)獲取信息的質(zhì)量,哪個更值得我們學習,想必聰明的你一目了然。 建議二:明辨信息的價值觀假設(shè)。什么是價值觀假設(shè)呢?價值觀假設(shè)指的是,人們對于某些價值觀的相對可接受程度。它們大部分時候,被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看法。 比如,“成年人應該獨立自強”“丈夫應該溫柔對待妻子”,這些價值觀通常都是主流價值觀,也為大部分所接受。 有些居心叵測的傳播者,利用偽主流的價值觀宣揚自己的觀點,騙的不少人稀里糊涂歪了三觀。 舉個例子,“父母有權(quán)力管教孩子,所以適當?shù)捏w罰也無可厚非?!?,這句話前半句基本是正確的,但是前半句和后半句有什么因果關(guān)系嗎?完全沒有! 如果你不勤加思考,真的一不小心就被“帶到溝里去”了。 希望你明白,一個人的價值觀會影響到他推導出的結(jié)論。價值觀也許沒有對錯之分,但是結(jié)論恐怕還是有的。 建議三:區(qū)分“事實”和“觀點”。“觀點”是什么?我說吳彥祖長得很帥,這是觀點,但不是事實,因為這世上并沒有什么衡量帥或丑的具體標準。 換言之,觀點是一種主觀的評價。 而“事實”是什么?今天氣象局通報說杭州有37度,這是事實,它是客觀世界的既定屬性。 一個人告訴你“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雖然總的來說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細細一分析就知道,它是觀點而不是事實。因為窮人的孩子早早學壞的,多了去了。 當然,有時候“觀點”和“事實”不是那么好區(qū)分,那應該怎么辦呢? 教你一個訣竅:一個人跟你提出一個聲明,你區(qū)別它是個“觀點”還是“事實”的主要方法,就是看相關(guān)的證據(jù)現(xiàn)狀,對一個看法的支持性證據(jù)越多,這個看法就越接近“事實”。 比如,一開始“日心說”只是一個觀點,但當大量的科學實驗證明其正確性后,它便成為了一個事實。 今天的宣講到這里就接近尾聲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魚龍混雜,我們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欺騙、洗腦甚至被操縱。如果你不想任人擺布而是可以獨立思考并理性決策,那就趕快用批判性思維來武裝你的大腦吧! |
|
|
來自: 黃元章3355 > 《政經(jīng)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