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達,坐落于西班牙南部的一個小鎮(zhèn)。位于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大區(qū)西北部腹地,面積481平方公里,人口三萬六千八百多人(2011)。它誕生于古羅馬時代,發(fā)展于摩爾人侵入時代。
據(jù)說三千多年前兵荒馬亂的時代,有幾個到處流浪或者被追殺的人風塵仆仆地爬上這座七百五十公尺的峭壁,發(fā)現(xiàn)這里水流豐沛,植被茂盛,更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很適合安家過日子,于是在這里安營扎寨,造出了第一座房子.....
最早的房子一扎根,就像種子一樣開始發(fā)芽、生長、抽條、分枝,隨后,劇院、教堂、街道依次蔓延整個山坡,最終長出一座繁榮的小鎮(zhèn)。 龍達差不多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凱爾特人、古羅馬人、摩爾人、西班牙人都在這里建立過他們的城市。 隨著人口不斷增多,城市也在發(fā)展。原先那些拓荒者們選擇、后來經(jīng)過摩爾人發(fā)揚光大的埃爾塔霍峽谷東南面懸崖壁立、易守難攻的舊龍達不夠用了,西班牙人征服了摩爾人收復城市后又在埃爾塔霍峽谷西北邊修建了新龍達。
3000年后,有一位奧地利詩人勒內·馬利亞·里爾克站在龍達的懸崖上這樣說:“我一直在流浪,尋找夢中的城市,終于在龍達找到了。”我不知道當年龍達的拓荒者們是不是有和里爾克同樣的心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把龍達當成了他們的夢中之地,一眼就看上了它。 可是,里爾克會不會像第一批到達龍達的人們一樣在這里安營扎寨就很難說了,畢竟詩人都是不安分的。正如他自己在詩中所說: “ 總是一再地,雖然我們認識愛的風景, 認識教堂小墓場刻著它哀悼的名姓, 還有山谷盡頭沉默可怕的峽谷: 我們總是一再地兩人走出去 走到古老的樹下,我們總是一再地 仰對著天空,臥在花叢里?!?/p> 但是,里爾克走了,“夢想之城”卻留下了。在龍達,到處都可以看到“龍達,夢想之城”的?跡。
從停車場過來,最先進入眼簾的是龍達拉默塞修道院。 這是一座典型的西班牙天主教堂,不僅供奉著圣母瑪利亞,還有當?shù)氐呐Wo神。 據(jù)說教堂門口的廣場上還舉辦“私奔節(jié)”。真是太令人神往了,可惜“廉頗老矣”……
龍達是舉世聞名的西班牙斗牛的發(fā)源地。建于1785年的古老斗牛場,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場之一,可以容納5000名觀眾。
斗牛場外佇立著弗朗西斯科·羅慕洛的雕像。 18世紀,羅慕洛家族一家三代都是偉大的斗牛士。弗朗西斯科·羅慕洛是1726年第一個使用披風和紅色斗篷進行斗牛的斗牛士。他制定了近代斗牛比賽的核心規(guī)則。被認為是現(xiàn)代職業(yè)化斗牛的鼻祖,被稱為”現(xiàn)代斗牛之父“。 他的孫子佩德羅·羅慕洛更是神奇。他一生斗牛幾千場,殺死六千多頭牛,自己卻毫發(fā)無傷,在火熱沖動的西班牙人中,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到處受到人們的尊崇。 用來斗牛的非洲野牛,本來就力大兇猛,再磨尖它的雙角,更顯得野性十足,令人生畏。 這座雕塑表現(xiàn)了公牛沖向斗牛士的雄姿。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上去,人和1200斤重的公牛單獨搏斗都是毫無勝算的,佩德羅·羅慕洛能夠殺死6000多頭牛而毫發(fā)無損,當然能夠引起沖動火熱的西班牙人的狂熱追捧了。 斗牛是勇者的游戲。我既然無緣參與斗牛,那么就擺個pose,扮一回牛吧。 但是,到了這里,斗??偸且獓L試一下的。 為什么我的動作是這么丑的呢? 這么漂亮優(yōu)雅的斗牛動作前代所無,今世唯一。 經(jīng)過小小的公園,就到了懸崖邊的觀景臺。 傳奇斗牛士的雕像被刻鐫在公園里地面上,供游人們觀賞瞻仰。
弗朗西斯科·羅慕洛的孫子,傳奇英雄佩德羅·羅慕洛。
觀景臺邊的涼亭,似乎還是阿拉伯風格。 亭子里,私奔成功的一對情人正在忘乎所以。 懸崖上的小城別具景色。 一幢幢白色小屋矗立于絕壁之巔,腳下便是如同刀砍斧削的萬丈深淵,這可能是全世界最無法復制的景致。
這里原來是一家酒店。 在這家酒店的餐廳里,美國作家海明威寫下了著名的跨文體小說《死在午后》,詳細描述了西班牙的斗牛文化,并對生與死,金錢與享受及人性等問題,作了哲學般的探究。龍達古城也因海明威的加持而名聲大噪,被稱為“最適合私奔的地方”,這話就出自海明威這篇文章。 小說中海明威寫道:'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話,龍達是最適合的地方,全部城市目之所及都是浪漫的風景……如果在龍達度蜜月或私奔都不順利的話,那最好去巴黎,各奔前程、另覓新歡好了。'
60多年前,美國作家海明威幾乎每年都到龍達,打獵、看斗牛,追星……
他從斗牛中獲取靈感,并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出來。海明威小說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對斗牛的描寫。 他曾經(jīng)說過:生活就像斗牛,不是你戰(zhàn)勝牛,就是牛挑死你。 我懷疑他的硬漢小說代表作《老人與?!分心俏慌c鯊魚斗爭了一天一夜,最后拖著一付大馬林魚骨架回到岸邊的老人桑地亞哥是否就是一個斗牛士的另一種形象。
然而,這位浪漫得鼓動到龍達私奔、承認”每部作品后面都有一個女人“的硬漢,骨子里對女人卻充滿了恐懼和憎恨。他筆下的愛情故事里,他的”準則英雄(男人)“都在孤軍奮戰(zhàn),即使與女人有任何瓜葛,最終還是要分離。 D.H.勞倫斯在海明威短篇小說中觀察到海明威關于男女關系的解釋:'一個人想無拘無束。只要避免一件事卷入進去。絕不能卷入進去。如果你被某件事情纏住,擺脫它。別被纏住。擺脫它,離開。'
所謂私奔必須要有兩個條件:一是要風景秀美、能夠培養(yǎng)談情說愛的好心情;二是要地方隱密,不容易讓人找到。龍達這兩者都具有。但是,按照魯迅先生的意見,應該還有第三個條件:能夠謀生。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樣》里說,娜拉走了會怎么樣呢?或者回來,或者墮落,因為她要吃飯,要生活,而吃飯和生活是長期的。 海明威則更加殘酷,他是謀殺他的作品中女人們的兇手。他用他的筆親手將作品中的女人一一處死,吃飯和生活的問題就順利解決了。 《在異鄉(xiāng)》中少校年輕的妻子死于肺炎,然后少校在和”我“的對話中有這樣的表達: '為什么男人不應該結婚?' '不該,就是不該,'他怒氣沖沖地說。'即便一個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該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該使自己陷入那種境地。他應當去找不會喪失的東西。' 少校的話,也是海明威的內心獨白。 或許在他眼里,最好的愛情就是因為短暫才得以永恒。
如果是這樣,私奔不成功如何?私奔成功了又如何? 懸崖上的酒店窗戶里,是否正有一對私奔的男女懷著成功的興奮和擔心的恐懼正在向外窺探呢? 龍達最著名的景觀就是新橋,也叫努埃博橋。 這座石橋橫跨高達120米的山澗,兩邊都是深達百米的峭壁,遠遠望去十分壯觀。
橋頭是五星級的古堡酒店,原來是龍達市政廳,建于1761年。 這座橋之所以叫作新橋,只是因為在峽谷淺低處還有一座舊橋圣米格爾橋。其實新橋于1751年開建,1793年完工,到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有兩百多年,已經(jīng)也是一座舊橋了。 龍達新城和舊城位于新橋兩側,新橋是連接舊城區(qū)和新城區(qū)的交通要道,也是龍達最富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在龍達,住宿、購物以新城為主,跨過新橋就是舊城,大部分的景點都在舊城。
新橋也見證過龍達的歷史。 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中曾經(jīng)寫過二戰(zhàn)時,西班牙的法西斯統(tǒng)治者把反抗的人推下新橋活活摔死;二戰(zhàn)結束時,村民們用棍棒打死法西斯分子,把尸體扔到橋下的史實。
而今這一切已經(jīng)遠去,藍天白云映照的新橋風光無限。
沿著瓜達萊溫河邊懸崖小徑一直走下去,就到了原來山谷低處的舊橋圣米格爾橋,這是從前龍達跨越瓜達萊溫河的唯一橋梁。 這是舊橋上面的費利佩韋門, 從這里就進入了龍達的白色老城。
走在龍達寂靜、狹窄的白色街道上,仿佛進入中古時期的西班牙。 大廳里沙發(fā)背影裝飾滿是各種徽章,不知代表什么。 飯后心緒難平,領隊小龍彈鋼琴為大家助興,表達心中的喜悅。 其實龍達懸崖小鎮(zhèn)的景色比起我們太行山懸崖上的郭亮村還頗有不如。 上千米的海拔,幾百米的懸崖峭壁撐起了懸崖上的郭亮村,奇崛險峻遠超龍達。
只有一條天梯與外界往來,人跡罕至,更是私奔的理想之地。 從1972年開始,在“不要國家救濟糧,不要國家救濟款,不要國家救濟物資”,自力更生戰(zhàn)勝洪災的大寨精神鼓舞下,為讓鄉(xiāng)親們能走下山,郭亮村的13位“當代愚公”在申明信的帶領下,賣掉4000只山羊、賣了山藥,賣了山上的樹,一個人一天一毛錢的伙食。在無電力、無機械的狀況下全憑手工人力,歷時五年,硬是在絕壁中一錘一錘鑿出2萬6 千立方米的一條高5米、寬4米,全長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一錘一釬地開鑿了一條通往山下的隧道公路,于1977年5月1日通車。為此,王懷堂等村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條絕壁長廊,被日本裕田影視公司驚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跡'。 郭亮村以秀美山嶺,獨特的石頭房子聞名,更以其周圍美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旅游者。郭亮洞現(xiàn)稱絕壁長廊,長1200米,洞頂是嶙峋的怪石,開鑿時留下的支撐廊頂?shù)奶烊皇?,形成了崖下?#39;照明窗口'。
郭亮村地處輝縣萬仙山風景區(qū),周圍有很多溶洞,有紅龍洞、白龍洞、黃龍洞,洞內倒懸的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形神各異,發(fā)人遐思,引人入勝,嘆為觀止。這里的風景自然稱其為雄、壯、險、奇、古、秀,山水秀美,楓葉吐丹:奇石名木,谷幽崖高:獼猴攀躍,百花斗芳,尤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為特色。 以前的郭亮村是“長在深閨無人識”,現(xiàn)在”千呼萬喚始出來“,它的險美奇崛已經(jīng)逐漸名揚在外,開始得到人們的了解?!本葡悴慌孪镒由睢埃嘈艜性絹碓蕉嗟娜讼裣矚g龍達一樣喜歡上郭亮這個太行山中的懸崖小村。 有情人們,去郭亮度蜜月或者私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