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接上文,從吐爾根鄉(xiāng)牧民的牧場下來,時間已過去兩個小時,簡單墊吧了下肚子,離開那拉提,向唐布拉草原進發(fā)。 唐布拉草原位于尼勒克縣境內(nèi),得名于阿吾拉勒山北坡唐布拉溝東側(cè)有幾處突兀的巖石,因巖石酷似玉璽、印章而得名,唐布拉即是“印章”的意思。 攻略上的唐布拉草原往往是這個樣子的↑↑,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多數(shù)人來唐布拉,是沖著1964年北京電影制片廠和西安電影制片廠聯(lián)合出品的電影《天山的紅花》來的。天山紅花,又名野罌粟;學名:麗春花;還有一個更加美麗動聽的名字,叫虞美人。哈薩克人稱天山紅花為“柯孜嘎勒達克”,意為“自由的不斷遷徙的花”。主要分布在天山草甸之中,每年5月中旬開放,花期15天左右。盛花季節(jié),艷壓群芳,花開時紅紅火火,形成紅花的海洋(摘自天山網(wǎng)www.ts.cn)。 YY同學手繪虞美人一張 光圈: F/9.0 快門:1/320s 焦距:79mm ISO:100 吐爾根鄉(xiāng)向西走沒多遠的一個埡口,往北進入省道316,伊犁河谷地區(qū)天氣多變,有片云就下雨,S316本來路況就極差,瞬間土路變泥路,然后沒過五分鐘,晴了,又成土路,顛簸倒是還能忍,只是還沒出山谷,車已變了泥球。唐布拉雖距離那拉提并不遠,地圖上看就在吐爾根鄉(xiāng)的后山,但因為路況的關(guān)系,還是走了一個多小時。 光圈: F/9.0 快門:1/320s 焦距:76mm ISO:100 進入唐布拉草原的山口,喀什河攔腰截斷了去路,兩驅(qū)車準備涉水穿行。 光圈: F/7.1 快門:1/160s 焦距:50mm ISO:100 因為進入唐布拉草原的路崎嶇又濕滑,且只有這一條小路可以進山,當時的車沒有四驅(qū),無奈沒敢涉險,只能半途折返,唐布拉草原未能成行,為下一次再訪留下了不錯的借口。 光圈: F/11.0 快門:1/320s 焦距:35mm ISO:100
光圈: F/9.0 快門:1/320s 焦距:79mm ISO:100
光圈: F/7.1 快門:1/320s 焦距:135mm ISO:100
光圈: F/8.0 快門:1/320s 焦距:97mm ISO:100
光圈: F/7.1 快門:1/320s 焦距:135mm ISO:100 往外走的路上,看到一位哈薩克老太,一人拎著東西往唐布拉深處走,應(yīng)該是要回家,經(jīng)過她身邊時,老人有向我們招手,語言不通,大致意思應(yīng)該是請求我們捎帶她一程,可惜我們的車實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光圈: F/8.0 快門:1/200s 焦距:35mm ISO:100
光圈: F/9.0 快門:1/320s 焦距:79mm ISO:100
光圈: F/7.1 快門:1/160s 焦距:62mm ISO:100
光圈: F/8.0 快門:1/160s 焦距:24mm ISO:100
光圈: F/8.0 快門:1/160s 焦距:24mm ISO:100
光圈: F/8.0 快門:1/200s 焦距:29mm ISO:100
光圈: F/8.0 快門:1/160s 焦距:35mm ISO:100
光圈: F/9.0 快門:1/320s 焦距:79mm ISO:100 在伊犁必須習慣這樣的“霸道”,畢竟是我們,打攪了它們原本寧靜而安逸的生活。
離開唐布拉,繼續(xù)驅(qū)車沿S315向西趕往八卦城特克斯,途徑尼勒克縣,沿途的風景也是美醉了。
光圈: F/8.0 快門:1/400s 焦距:135mm ISO:100
光圈: F/9.0 快門:1/320s 焦距:79mm ISO:100
光圈: F/8.0 快門:1/160s 焦距:20mm ISO:100
光圈: F/7.1 快門:1/250s 焦距:81mm ISO:100 又是一抹斜陽,羊群開始回家了。
光圈: F/5.6 快門:1/200s 焦距:135mm ISO:1000
光圈: F/5.6 快門:1/80s 焦距:27mm ISO:100
光圈: F/9.0 快門:1/320s 焦距:79mm ISO:100
光圈: F/5.6 快門:1/160s 焦距:102mm ISO:500 6月7日晚21時47分,太陽還沒落山,夕陽斜照,亮點在遠山。
晚上八點半左右到達目的地特克斯,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城市。(其實這天的行程并未結(jié)束,我們遭遇了狀況...)
來張?zhí)乜怂购脚膱D片來源:萬能的百度
關(guān)于器材: 機身:Canon 650D 鏡頭:EF-S18-135mm f/3.5-5.6 IS STM 拒絕人情投票,只為分享自己鏡頭下不一樣的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