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小學(xué)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看地圖的時候國際標(biāo)準(zhǔn)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但是中國,在西方文化傳入以前,幾千年來一直沿用的卻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的習(xí)慣。 到底是為什么呢? 原因其實(shí)很簡單:皇帝為尊! 中國古代朝廷文武百官上朝的時候是有嚴(yán)格的站立次序的。整個大殿的方位是南北朝向,一個大廳,皇帝龍位高高在上,居于正北位置,正對龍位的是大門,位于正南方(南為陽,因此正南的大門也叫“正陽門”)。 文武百官左右分列而站,皇帝的左手邊(東邊)站的是文臣,右手邊(西邊)站的是武將,原因就是“左青龍,右白虎”,青龍主文,代表穩(wěn)定;白虎主武,代表開疆破土。 于是,不論是地圖,還是家宅建造圖紙,都沿用了這種習(xí)慣,看圖的人相當(dāng)于在北方,而自己正對的方向是南方,地圖鋪到自己面前地上,自然就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了。 知道了這個根本,研究傳統(tǒng)文化的人如果閱讀古籍遇到相關(guān)問題就不至于再有疑惑了。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古代的基本知識可能放到現(xiàn)代還用得上,一并告訴大家: 右為尊。傳統(tǒng)認(rèn)為,不論是戰(zhàn)斗還是寫字,都是用右手,因此右手是最重要的,同樣,各個習(xí)慣也延伸出了“右為尊”的理念。 1、結(jié)婚寫請?zhí)?/strong> 如果是豎排文字的,女方的請?zhí)殞⑿履锏拿謱懺谟覀?cè),新郎左側(cè),而男方的請?zhí)麆t須將新郎名字寫在右邊,新娘左邊。所以,知道了這個知識就不要再說什么“男左女右”的行外話了。 2、酒桌文化 宴請賓客的酒桌文化也會將尊貴的客人安排在餐桌右側(cè),也是這個道理。 3、寫字順序 雖然現(xiàn)在要求的寫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橫向書寫,但是并不代表古代從右往左的寫作順序取消了,而是變換了方式而已。 如果文字是橫向?qū)懽?,那么采用從左往右的常?guī)寫作順序,但是如果文字是豎排的,仍然沿用從右往左的寫作合閱讀順序。不論是文章,還是印章,都遵從這個原則。 4、拜年作揖 給人拜年作揖也要注意,男性為左掌抱右拳,女性右掌抱左拳,拇指一側(cè)面向自己面部,小指一側(cè)面向?qū)Ψ?。原因就是男子右手代表?zhàn)斗,因此要退一寸,女子右手代表花紅,因此進(jìn)一寸。 需要注意的是作揖手勢大拇指合小拇指是前后放置的,也就是拳頭朝上,如果拳頭朝前了那就成了江湖道上的手勢了。 如果不是拜年祈福,而是給人吊喪,則手勢相反,男子右手前,女子左手前。 因此古代禮數(shù)每一個動作都包羅萬象,有著非常重要的表義,萬不可亂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