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貞觀初年下令編輯。太宗十六歲隨父從軍,起義平定動亂的社會,戎馬倥傯十余年。二十七歲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別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養(yǎng)民。 太宗英武善辯,遺憾早年從軍,讀書不多。鑒于前隋滅亡之失,深知創(chuàng)業(yè)不易,守成維艱,在位期間,鼓勵群臣進(jìn)諫批評其決策過失。令諫官魏征、虞世南等,整理歷代帝王治國資政史料,擷取六經(jīng)、四史、諸子百家中有關(guān)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匯編成書。上始五帝,下迄晉代,自一萬四千多部、八萬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種,共五十余萬言。 書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說,實(shí)為一部「用之當(dāng)今,足以鑒覽前古;傳之來葉,可以貽厥孫謀」的治世寶典。太宗喜其廣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釋卷。曰:「使我稽古臨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貞觀之治的太平盛況,此書貢獻(xiàn)大矣!誠為從政者必讀之寶典。 |
|
|